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女性文化视角下的语文教材改革研究

作者:冯海英




  一、教材中女性文化现象审视
  
  笔者从女性文化的视角,分析了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全六册所有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中有人物角色的课文。
  1.女性形象类型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全六册共133篇课文,其中描绘女性形象的作品及女性形象主要有:
  《致橡树》女性,《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祝福》祥林嫂,《边城》翠翠,《荷花淀》水生嫂,《卫风·氓》女主人公,《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琵琶行》琵琶女,《记念刘和珍君》刘和珍,《项链》玛蒂尔德,《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雷雨》鲁侍萍,《罗密欧与朱丽叶》朱丽叶,《窦娥冤》窦娥,《长亭送别》崔莺莺,《闺塾》杜丽娘、春香,《齐人有一妻一妾》妻妾,《抄检大观园》王熙凤、探春、晴雯,《黛玉之死》林黛玉等。
  从以上看出,以女性为主要形象的课文不过20篇,女性形象远远少于男性,女性的出场次数比男性少得多,可见教材中女性文化偏少,男性文化占绝对优势。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女性典型形象大多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普通妇女形象,现当代优秀的女性形象偏少,外国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更少。
  2.女性形象文化特征
  研究显示,在教材中以中国古代女性形象为主的女性文化呈现出一种消极、弱化甚至缺失的状态。总体特征如下:
  (1)身份地位卑微低下。教材中女性形象地位较为低下。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窦娥冤》中的窦娥婆媳、《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卫风·氓》女主人公、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雷雨》中的鲁侍萍等等,她们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都在生活中备受欺凌。这反映出由于封建制度的制约,封建礼教的束缚,中国妇女始终背着“三从四德”、“贞节操守”等沉重的十字架,被压制在社会的底层。女子“在家从父,既嫁从夫”,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必须依附于男人生存。正是由于经济上的不独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不独立,这是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根源。
  从教材看,无论是贵族女性如林黛玉,还是平民女性如刘兰芝、窦娥、鲁侍萍、祥林嫂、翠翠,或者是风尘女子杜十娘,外国妇女玛蒂尔德等,尽管她们善良、勇敢、聪慧、美丽,但大多难以逃脱悲惨的命运。
  (2)性格气质顺从柔弱。在教材中,女性形象多是依从型、受害型,性格多以顺从、忍让、单纯、柔弱为主要特征。有的有才情却尖酸刻薄,如林黛玉;有的抑郁苦闷、感情痛苦受挫,如刘兰芝、杜十娘等;有的受到社会的不公待遇却消极忍让,如祥林嫂等。除水生嫂、刘和珍、《致橡树》女性之外,很少有积极、乐观、自信、成功的人物形象或精英人物。《触龙说赵太后》中赵太后是一位思想开明的太后,教材中却淡化了这位杰出的女性在社会公共领域上的成就,而是体现了“母亲”溺爱孩子的共性,这容易误导学生,使学生认为母亲溺爱孩子是理所当然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虽然展现了女性追求自由、追求爱情、敢于献身的伟大精神,但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距太远,不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而教材中对男性的描写要比女性丰富全面,男性更多地被塑造成坚强、智慧、明理、好学的形象,这些都体现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特点。女性文化这种弱化失衡的现象对学生正确认识女性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女性文化偏失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个体社会化就是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中,学习并掌握其所在社会的规范,逐渐形成与社会一致的又有自己特色的社会态度、价值观、信念、行为模式及人格特征,成长为社会的积极成员的过程。高中阶段是学生社会化发展的最关键阶段,语文教材中的人物作为学生的参照群体,其中人物的性别角色、身份职业、形象倾向等特征会影响着学生社会角色的形成,并对学生的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文教材中女性文化的偏失影响着学生的性别角色认同和归属,也影响着学生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成。
  1.导致女生性别自卑感的内化
  女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可资效仿的偶像性榜样,这些榜样主要来源于语文教材或课外读物,但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女性不但出场的频度远远低于男性,而且被赋予的人格特质也劣于男性。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窦娥冤》、《祝福》、《边城》、《雷雨》、《氓》、《孔雀东南飞》等作品中的女性都是以社会底层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都揭示了封建社会制度压迫女性自由,女性不能把握自己的爱情和命运,生活完全依附于男性,命运悲惨,令人同情的事实。过多地选用这些作品进入教材会让学生们认为女性是软弱无能、孤独寂寞而又无助的,从而使得女性向来地位低下、比男人弱小的观念通过教材的展现潜移默化地内化于学生的潜意识中,更容易让女生产生自卑的心理。女生勤奋学习,学到的却是自己的性别在文化中低劣的定位,她们很难找到偶像性榜样来激励自己,对女生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
  2.促使男生不良性别观的形成
  教材中的性别不平等并非只是对女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它同样阻碍了男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教材中主人公多数是男性,女性很少,这样就人为地制造了“男女有别”、“男女不平等”。教材中过多选择反映受社会压迫、地位低下的女性形象作品,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可能更多地会造成男生对这些女性的漠视甚至是误解,认为男尊女卑自古就已存在,这样会导致一些男生产生自大心理,不利于男生形成平等的两性观。
  教材中所鼓励的男孩子的勇敢、坚毅、冒险、豁达使得男孩子更加追求阳刚之气,而努力克服幼儿教育中带来的娘娘腔。但是,并非所有的男生都具有勇敢、坚强等阳刚品质,一个男性在其一生中也并非总是一贯的坚强,男性也有想要流泪的时候。当男生发现他所处的环境不鼓励他表达情感,他就只好把焦虑和痛苦深埋在内心。这样必然造成一些心理问题。可见,教材中男性文化的过分强化、女性文化的过度缺失对男生的不良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教材中的人物选择,从而有意识地消除教材编写环节上可能出现的性别偏见。
  三、女性文化构建的策略设想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和谐意识,讲究阴阳调和,刚柔相济,女性的阴柔和男性的阳刚相对应而形成和谐的整体。在确认了女性文化的主体价值之后,我们必然要在更高的层次上取得男女两性的平等与融和,追求人类整体文化的协调与统一。
  1.教材开发上引入女性文化视角
  语文教学除了担负着文化的承传功能,也担负着塑造学生人格的重任。语文教材应该提供正面的角色典范,教材开发者应适当地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传统教材中女性形象的定型以及偏见进行改革。在语文教科书的编写过程中,逐渐淡化性别特征的差异,用崭新的女性角色去教化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们,避免将来他们走向社会后遇到的种种冲突。应适当增加女性作家的作品和女性主人公的作品,甚至当代女性作家描写当代女性风貌的作品,注意作品中女性人物或主人公的职业、社会地位、人物性格和形象,特别要注重以多彩的成功女性来建构新的课程内容,多一些职业女性、成功女性、科学的女性、前卫的女性,树立具有现代品格的女性形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价值观,从而逐渐改变社会性别刻板意识,达到男女平等的教育目标。
  2.注重教材男女角色比例的相对均衡
  我们要重新建构的女性文化,并不是以摒弃男性文化的所有内容为目的,而是要与男性一起来弥补既有文化的种种弊病和不足,努力挖掘女性良好的文化潜质,建立协调机制,促进相互理解,以建立两性和谐、互补的新天地。
  随着男女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和女性在文化地位上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力度的进一步加强,创造一个性别和谐的时代,已经成为一个当下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话题。国务院在2001年5月22日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重申:“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教育内容。”作为基础教育主要科目的语文教材,由于其强烈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及其背后潜藏的主流文化对性别与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认识,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性别角色社会化影响要远比其他课程深刻。语文教材编制者应该主动学习和领会性别平等理念,将性别公平有意识地融入教材的编制中,并寻求理想的、贴近学生的呈现方式,以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性别文化。
  3.建立科学规范的教材制度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实验地区实行了教材选用制,这表明我国的教材制度大改革的开始,标志着我国几十年来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已被打破。教材的改革为性别平等的教科书的出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只有建立了科学、规范的教材制度,性别平等问题才可能解决。在这个改革过程中应该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教材制度。具体说来,首先应该在教材的编写和审查、选用的过程中注意性别问题;其次在今后的教科书选用中,应加强家长的声音。教材的终极受益人是学生,但中小学生并没有充分的能力来界定自己的利益,也无法对其代理人———教育行政部门、校长及教师进行约束。加强学生的监护人———家长的声音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家长、特别是女生的家长不会赞成使用性别不平等的教科书。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