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用情感教学促科学探究目标达成

作者:赵惠玲




  情感是促进人们积极行动的动力之一。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培养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只有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的情感动力,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勤学、创造性地学,才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达成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一、情感教学释义
  
  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其内涵包括以下要点:
  第一,促使情感朝着积极的方面发生作用。情感本身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特性。教师只有操纵好教学变量,创设出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才能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真正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二,创设知情互促的教学格局。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不是一个纯粹的认知过程,而是一个知情统一的过程。情感教学是针对教学中重知轻情的失衡现象提出的,它不仅不否认教学中的认知因素,而且还充分重视认知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情感因素与认知因素有机融合,形成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互促的局面,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功能。
  第三,情感教学中的“情感”既是手段也是目标。运用情感优化教学,将情感当作手段是不言而喻的。需要指出的是,情感还是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良好情感,为实现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情感教学与传统的教育教学在观念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传统的教育教学是一种重知轻情的教学模式,教育工作者一直重视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等隶属于认知范畴的活动,将教学策略、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定位于认知领域内,而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则始终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情感教学是针对传统的认知教学效率低下,导致人才片面发展的现象提出的,其基本职能是激发和运用学生的积极情感,避免和消除学生的消极情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情知交融”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人才质量。
  
  二、情感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规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其他学科的学习、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此规定表明,儿童科学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和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而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获得,重点是科学教育实施的过程而非单纯的结果。
  大量的实验研究也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情感始终伴随着认知活动,具有调节心理气氛的作用。目前,科学探究已被作为课程理念提出且作为首要目标付诸实施。但由于教学活动节奏加快,学生社会化程度提高等多种原因,有效落实情感教学变得愈加困难。如何进一步发挥情感的重大作用,在现阶段科学教育中显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因此,越来越多的科学教育工作者已经充分认识到:“科学探究中能否有较好的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已成为达成科学教育总目标的关键所在。
  
  三、巧用情感教学,促进科学探究目标达成
  
  现阶段科学探究教学模式一般有五个主要环节,即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收集信息、得出结论和总结评价。如果将情感教学贯穿于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达到相互融合,将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间合作交流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成功与挫折的适应,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1.创设问题情境,以情激趣,引发问题
  科学探究源于遇到问题,问题产生源于特定情境。学生真正的主动探究和学习是从产生疑惑,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有了疑问并产生了寻求答案的愿望,才算真正进入了主动探究的准备状态。教师预想的问题如果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问题,随后的活动将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依据心理学原理:借助直观事物,通过感觉、知觉、表象容易引发情感。教师在创设科学问题情境时,应重视挖掘预设材料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并充分运用多种形象化素材与手段,创设与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以情境吸引人,以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如在上《放大镜》的内容时,教师在一块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通过水滴观察玻璃板下的报纸,学生发现报纸上的字体变大了。这种教学情感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并由情生疑:为什么透过小水滴看报纸,报纸上的字体变大了?芽小水滴的作用是什么?芽处于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情趣和自主探究的热情就会油然而生。
  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很多,实验多媒体、漫画、幻灯等都可以产生比较理想的效果。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电教媒体、实验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为学生创设各种问题情境,以境激趣,情境结合,激发好奇心,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2.启发探究思路,以情激需,诱导假设
  做出假设或提出猜想的过程能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一步确认问题,为收集证据提供方向,为后来的评价与反思创造条件。学生在这一探究活动中,始终伴随着一定的情感,而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和实践的内驱力。由于学生需要满足受尊重、交往、沟通以及探究自然现象及规律等欲望,而需要又是推动人活动的内在动力,因此在具体活动中,我们必须重视考虑教育目标需求化的问题。教育目标的需求化就外在的教育“社会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身内在的“需求目标”,即把社会化的教育目标要求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个人需求,使学生产生源于内部的活动动机。在此基础上,目标的达成就变成了学生自愿、自发、自主的主动行为。所以,在做出假设环节上,面对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提供多种需要,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启发探究思路,诱导学生做出一连串的科学假设。
  如在《种子》的探究活动中,是这样调动学生情感,启发学生探究思路的:农民春耕时,正是天气多变、雨水充足的季节,如果种子萌发不良,将会使粮食欠收,造成重大损失。请同学们对已确定的中心探究问题——“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环境条件”进行大胆猜测或假设,并通过实验验证,帮助农民探索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环境条件。情感上的需要,促使学生自觉做出多种假设。然后引导学生确定适合于学生特点、有意义、具有可行性的科学假设开展探究活动。学生最后选择了“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种子的萌发需要氧气”、“种子的萌发需要合适的温度”三个假设。
  事实上,学生只有在情感上感到需要时,才容易将提出的问题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要求,才能在学习活动中做到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应不断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需要,避免学生产生负担过重和枯燥无味的感觉,从而主动积极地做出各种假设。
  3.引导实验探索,以评激情,收集信息
  收集信息是学生分析、解释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依据。心理科学规律表明:情感的发展变化是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实现的,耍转变一个人的情感,必须依靠情绪共鸣才能达到。教师面对做出的假设,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索、收集所需信息时,应始终以热情、饱满、振奋的情感感染学生,陶冶学生。应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探究活动,并以赞扬为主,多给学生热情的鼓励和积极的引导,达到与学生心理相容、情感共鸣、思维相通,从而做到以评激情,促使学生积极开展小组讨论,共同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并通过查阅资料、实验、观察、上网等方式,收集所需信息。如在学习探索《土壤的秘密》一课时,教师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分组让学生自主寻找土壤,自主探究土壤中的成分,并进行分类、分享,在分享中给予激励性的评价指导。整个过程中,教师既做良师,又做益友,对学生循循善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与教学过程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信息收集就变得更为顺畅和顺利了。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用积极的情感去影响学生、激励学生,才易收集到所需信息,易让学生从中得出积极的、肯定的反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