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与模式简析

作者:鲁保华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
  
  1.以学科为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类价值取向的课程以学习和掌握心理学基本知识为目标,关注学科知识本身的理论体系,以事实、概念、原理、结构等形式表现。这类课程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把心理素质或心理品质所包含的内容作为构建课程的主线,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功能;另一种则是以心理学知识为基础,根据心理学知识的逻辑体系组织为学科,以心理学知识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按照心理学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课程组织,从而导致课程知识化、成人化,脱离现实需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知性”特点和普及性功能。教学过程以教师讲授为主,让学生死记硬背心理学知识,而且通过考试来检查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是错误的。
  2.以经验为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类价值取向的课程主张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把获得经验和体验作为课程的支点,强调活动、实践和心理训练。这类课程可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活动课的形式,即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正式的活动课来对待,而且纳入课程计划编入课程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现、充分活动,在活动中进行心理训练,从而增加学生的心理体验。另一种是活动的形式,即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等,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课程不再是文本,也远非某一过程,而是一项项行动,一次次实践。还有一种就是心理训练的形式,即有些学校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如磨难训练、生存训练、心理拓展训练等。以经验为取向或者说以活动为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为中心组织课程,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为核心,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全面发展,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活动具有主体性、灵活性、多样性和开发性,有利于学生获得经验和心理体验,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但容易忽略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容易产生“活动主义”和形式化倾向。
  3.以问题为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类价值取向的课程把心理问题作为课程的切入点,强调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这类课程可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辅导形式,即教师根据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或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辅导。这种形式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保健功能和预防功能。另一种是咨询形式,即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负责心理咨询的人员对来访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这种形式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功能和治疗功能。再一种是自助形式,即针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组织学生自学或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自学、互助的过程中提高心理素质。这一取向以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为中心组织课程,从学生面临和关心的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把课程的重点放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但这种类型课程难以保证学习内容的系统性、严密性,容易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功能。
  以上三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类型分别以不同的课程流派为理论依据,即学科课程理论、活动课程理论和问题课程理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和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策略,每一种课程类型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特定的指导意义,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从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际情况看,这三种课程都存在,但以活动课程最为普遍。我们应把三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类型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一个系统全面的反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性质和特点的课程体系及模式。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
  
  1.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称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显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是学校列入课程计划并通过显性课程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施加影响的一类课程。这一类课程通常又可分为两种类型模式:一是学科课程模式。即较为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的一种课程形式,这种模式的课程具有知识性、基础性和问题逻辑性等性质,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体系的基础部分。二是活动课程模式。即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原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的一种课程形式。这种模式的课程具有活动性、主体性、互动性、体验性和感悟性等性质。由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独特优势,这种课程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体系的核心部分。
  2.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称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它是指在学校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传递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注重挖掘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中的内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能力、情感特质和人格素养,从而完善心理机能的一种课程形式,它具有整合性、潜隐性、依附性等性质。这类课程通常可划分为三种模式:一是学科渗透模式,即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二是活动渗透模式,即在各种活动中渗透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三是环境渗透模式,即在校内外环境中渗透融合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类课程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组织
  
  1.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科——经验——问题三位一体的综合课程”。它强调“学科”旨在提高它的系统性,强调“经验”旨在提高它的活动性,强调“问题”旨在提高它的针对性。
  2.心理健康教育是“核心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综合。所谓“核心课程”是指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共同学问或普通教育。所谓“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年级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所谓“选修课程”是指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自我选择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功能为重点,所以说它是核心课程,在某些年级应当成为必修课。就解决心理问题而言,又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个别性,所以常常采取专题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的形式。单就课程形式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又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3.心理健康教育是“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综合。“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正式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对学生的认知、心理、人生观、价值观、态度等产生影响的各种学习环境。教育部明确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计划,研究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办法和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发。”这是它成为“显性课程”的依据。然而,“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远远超出“显性课程”的作用。所以,学校应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此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
  4.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各种教育活动、教育工作的综合。除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以外,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5.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是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的综合。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6.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高水平的心理教师,更需要具有健康心理的教师,加强师资培训和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同等重要。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或作为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的组成部分需要有教材,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应当是“学科、经验、问题”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尤其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通过课程四要素的整合,使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既可获得心理素质、心理品质、心理健康、心理训练、心理暗示等“结构性知识”,又可获得经验、体验、心态、态度等“非结构性的知识”。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结构应是一种多渠道、全方位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其中的各种课程既分工又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此外,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兴起。今后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将实现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综合。
  
  参考文献
  [1] 何树德.基于“互动论”体系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学与管理,2006(13).
  [2] 陈光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及对策.当代教育论坛,2006(06).
  [3] 史慧颖,张庆林,范丰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问题与对策.中国教育学刊,2006(04).
  [4] 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教师教育研究,2006(03).
  [5] 陈庆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02).
  [6] 赵青山.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吉林教育,2006(01).
  [7] 徐美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5(06).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