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学校科研失范行为探究

作者:杨凤英




  19世纪初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时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统一”的主张,他的这一思想成为之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重要的办学理念,科研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同时,随着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传统的教学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靠实践经验的累积,更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研兴校”随之成为中小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教育领域对科学研究的重视,不仅为国家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直接推动了教育教学本身的改革。但是我国教育领域科研繁荣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其中引人关注的就是研究行为的失范。
  
  一、学校科研失范行为的表现
  
  学校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之地,本应是社会规范的模范践行之所,但是在当前的学校科研活动中却存在着诸多失范行为。
  问题一:无偿侵占他人成果。科学研究需要建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研究选题前也必须认真了解已有相关成果,以便掌握该领域的最新进展,避免重复劳动。可有的研究者在引用他人成果时,不予注明出处,他人的劳动就理所当然地为我所用了;老师或领导稍微给学生、下属指导一下论文,就成为了第一作者,学生或下属要借用老师或领导的影响力,老师或领导借用学生和下属的时间和脑力,二者合作皆得利;更有甚者,对论文和课题的具体内容都不清楚,就成了第一作者或课题主持人。
  问题二:重复劳动。一种是重复别人的劳动,把几篇文章经过剪接,改装为自己的;一种是重复自己的劳动,一篇文章稍加改动,换换标题,“新瓶装旧酒”再次发表。有甚者内容大致一致的文章在不同刊物上刊发十几次。
  问题三:权钱交易。各种科研评奖日益偏离其主旨,成为某些领导和“名师”的专利,普通教师、后生之辈要想奖上有名,只有做领导或学术权威的科研合作者,实际工作时是科研项目主持人的角色,领奖时是参加人的身份;有的人一旦从教学转到行政岗位,成为某重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后,很快各种学术头衔接踵而至,不问这些领导是否有时间、精力和能力专注科研事务;学界人士为发文章、批课题,而动用各种关系和手段,更不是少数。
  问题四:自我封闭,单打独斗。科学研究需要团队合作,需要科研交流,年轻教师的成长需要老教师的帮扶,可现在有些教师存在惟恐别人超过自己的心理,缺乏合作精神。
  问题五:名利为重。钻成果评价的空子,追求数量,追求短期见效,甚至为荣誉授予、奖金分配而师徒反目、同行相轻。在名与利面前,学界人士已无暇顾及文人的清高。
  上文所述问题,或轻或重在不同层次类型的学校中都有所体现,而且其范围、其程度有扩大之势。
  
  二、学校科研失范行为的危害
  
  上文开列的种种科研失范行为,在实际中则贻害无穷。
  首先,不仅浪费了本来有限的国家资源,而且直接影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潜力,进而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对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和日趋加剧的国际竞争形势,国家决策层认识到了科技发展对国力增强的重要意义,各级领导部门也认识到应用新技术对发展本地经济的重要作用,国家每年往教育领域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学校的科学研究。如果研究者只是做表面文章,简单重复,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评职称、领奖金、得荣誉,而不关心研究的科研和应用价值,就是浪费国家的钱财;如果研究者以实利的获得作为自己研究行为取舍的标准的话,那些周期长、风险大,需要联合攻关的项目,如基础研究,就无人问津。而人类发展史上每一次生产力的飞跃都是源自基础研究领域的突破。当前,我国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可谓之大,但真正能在国际上领先的成果不多,能转化到实践领域,得到实际应用也不多。
  其次,影响了良好科研风气的形成,不利于科研队伍的成长。科研研究者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有坚实的学科知识基础,还要有研究的能力以及坚忍不拔的毅力;要有敏锐的思维,开阔的视野,能够了解现状,把握前沿,大胆设想,又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小心求证。“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如果没有真才实学者通过一些不正当竞争手段得势,会挫伤一些真正埋头搞科研的研究者的工作动力,教育界也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同时,过分看中个人利益得失,研究者间不能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联合攻关,也就无法开展一些大型的、跨学科的研究。科研团队也不乏因利益纷争而解体的教训。某些课题负责人为避免人事协调的困难,往往倾向于联合自己的学生、同学成立课题组,这样,成员间的情感因素虽利于团队的合作,但“近亲繁殖”也会导致研究队伍出现知识和能力结构上的同构问题。
  最后,影响受教育者健康成长,进而影响整个社会风气向良性转变。“欲正人者先正己”,“亲其师信其道”,教育者的行为方式与教育内容中提倡的奉献、诚实、公正等观念相悖,不能“正己”何以“正人”?某些为师者自身的违规会降低整个学校教育的效力。受教育者耳濡目染不良的科研行为,侵蚀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养成他们不良行为习惯。高校学生买文章、抄文章的现象并不少见即是例证。而且,学生最终要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各行各业,有些还会担任其所在领域的领导,如果他们持有与社会健康发展相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那社会风气的好转怎么实现呢?
  可见,学校中的科研失范行为,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资源,影响研究队伍、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而且会影响整个社会风气。
  
  三、学校科研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发生机制
  
  1.学校中出现科研失范行为的因素
  因为作为社会人的行为的发生都是主客观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分析产生上述科研失范行为的原因。
  从内因来看,主要是某些研究者错误的社会化。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某些研究者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的不良影响和教育的不力,形成了错误的观念和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对名利的追逐、错误的自我意识、不良的道德观念、好逸恶劳的习惯等,由于主体自身存在个性和社会道德观念的缺陷,易于接受社会的不良影响。
  从外因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社会中的浮躁心理和功利主义的影响。社会中存在的急功近利,追求短期见效,讲实际利益,看眼前得失的风气,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校。如学校领导实行任期制,几年一轮换,有些领导急于在自己的任期内出成绩,重视那些短期见效的项目,缺乏长远眼光和整体规划。
  二是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存在弊端。(1)指标单一,重量轻质。如,已受到人们争议的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成为了某些高校研究生毕业、教师晋升职称的主要甚至是惟一指标,成果没有被SCI摘录,一票否决,致使SCI畸变。《南方周末》2005年6月9日刊登了题为《科研明星,还是科研泡沫》的报道,该报道通过调查宁波大学理学院执行院院长郑岳青3年发表82篇SCI论文的现象,揭示了这种评价体制的弊端,称“SCI是一把坏掉的尺子”。(2)评价程序不科学。评价周期较短,过于频繁。自从高校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来,高校教师都实行聘任制,一般三年为一个考核期。在此期间,达不到规定科研任务量的教师,或降职使用,或转岗,甚至下岗离校。面对硬性指标,多数教师不敢怠慢。这客观上促进了教师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视,加大对科研的投入。但过短的评价周期,也使得某些教师为急于出成果而在课题选择、成果发表上出现机会主义行为。北大博士生导师王铭铭在专著中抄袭他人成果被曝光后,有人认为他是现行科研评价体制的牺牲品。(3)评价激励手段偏颇。很多学校为鼓励教师重视科研,多出成果,把科研成果直接和物质利益挂钩,对期刊、课题种类进行明码标价。忽视必要的物质激励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但过于强调物质激励手段,也会走向过分重视物质收益的误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