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大连市中小学学校管理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作者:赵玉英 陈大超




  学校管理者是指那些对学校工作承担领导责任和发挥领导作用的管理人员,也即在学校管理系统中,具有一定管理素质、管理能力并承担一定管理职责的人,他们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因素,是管理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按工作性质分,有思想政治工作者、行政事务管理者、学术研究工作管理者;按工作责权分,有决策指挥管理者、咨询参谋管理者、执行协调管理者、具体事务管理者[1]。学校管理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除了要与普通教师一样承受教育教学与改革的紧张与压力外,还必须在工作和生活中率先垂范,做出榜样。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关系着学校的发展走向,影响着学校师生的心理,同时也影响着管理者自身的健康。学校管理者的心理健康,意即学校的管理者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应其特殊的角色、地位及环境,并能以自己特有的人格特征去充分发挥心理潜能,达到自觉、平衡的统一。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被试选自大连市五个地区的中小学的校长、副校长、团委书记、教导主任等120人,有效问卷109份。其中男59人,占总人数的54.1%,平均年龄为42岁(s=5.4);女50人,占总人数的45.9%,平均年龄为40岁(s=6.3)。任职时间1-3年的40人,平均年龄为39岁;4-6年的46人,平均年龄为40岁;7年以上的23人,平均年龄为44岁。
  2.方法全部对象均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此量表由上海铁道学院吴文源引进修订,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精神科的临床和研究,其效度系数为0.77~0.90之间。SCL-90包含广泛的精神科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所涉及。量表共90个项目,以五级评分,症状从无到严重分别评定为1、2、3、4、5分,得分越高,症状越明显。全部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
  
  二、结果
  
  1.中小学学校管理者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
  (见表1)(因子分≥3的人数与比例)

  
  注:一个被试可能同时有一个以上因子≥3
  据统计,在109名中小学学校管理者中,有8人因子分≥3分,可知有7.3%的中小学学校管理者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表1中可见,达到中等严重程度所占比例较大的是饮食睡眠障碍,其次是强迫症状和焦虑。
  2.中小学学校管理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见表2)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校管理者的SCL-90各因子得分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但女性管理者的各因子分均高于男性管理者。
  3.中小学学校管理者心理健康状况和任职时间比较
  方差分析表明,在强迫症状因子上任职时间为1-3年和4-6年的中小学学校管理者的得分显著高于任职时间为7年以上中小学学校管理者。除饮食睡眠障碍一项外,在其它各项因子上随任职时间的增加均分逐渐减小。
  表3:中小学学校管理者心理健康状况和任职时间差异显著性检验(x±s)

  
  三、讨论
  
  1.中小学学校管理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照有关标准,SCL-90各因子中只要有一个因子的得分大于或等于3的,则被认为被试可能有中度以上的心理卫生问题。据表1的统计,中小学学校管理者有7.3%的比例人数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且主要表现在饮食及睡眠障碍、强迫症状和焦虑上,这对于中小学学校管理者群体来说已是不小的数字。这一结果不同于张蕾对青岛市四方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在此调查研究中,全部样本的阳性检出率为7%;也不同于谢爱武的调查,在这一调查中认为只有极个别的中学教师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另外,这一结果也不同于2002年郑洪利对青岛市中青年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远远好于普通人群)。可见,学校管理者作为领导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应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而且在这一段时间内,中小学学校管理者的心理压力确实很大。我们认为导致中小学学校管理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工作压力。学校管理者作为学校的重心人物,他们要对整个学校负责,必须从宏观上、整体上去关心学校的发展。而学校的工作繁多复杂,每天都有不同的工作目标,使得管理者们更是精疲力竭。同时,随着素质教育的号召,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管理理念都受到了时代的冲击,使得管理者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去适应时代所赋予他们的新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的组织与功能日益复杂,管理者的职责也越来越大,负担越来越重,人们对其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这更加重了管理者的压力。工作压力过大,会影响学校管理者的饮食、睡眠及躯体的正常活动,使体内生理生化的变化不能恢复正常,最后造成某些器官或系统的疾病。
  第二,复杂的人际关系。呈现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人际关系不能简单的用关系网来概括。上下级关系、同级同事关系、亲戚朋友关系、职能部门关系和各种私下的社会关系紧紧纠缠着学校的管理者。这些关系看似简单,处理起来却十分困难,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如“蝴蝶效应”所起作用一般,能引起更复杂的关系,难以平衡,难以协调。如果学校的管理者不能良好的处理这些关系,便会出现焦虑、痛苦等消极情绪,如果这些消极情绪过强或持续过久,便会影响其心身健康。另外,学校的管理者应酬较多,经常会有无规律的不良生活习惯,这些生活习惯会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导致人格的偏执并陷入恶性循环。
  第三,不良的个性特征。不良的个性对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有的学校管理者由于受遗传、特殊的角色地位及环境的影响而出现一些不良的个性,如自我评价过高、固执、敏感、多疑、墨守陈规、急躁好强等,这些个性如不很好的加以把握,便对自身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以至于出现强迫、偏执、精神病性等人格障碍倾向。
  2.中小学学校管理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分析
  从统计中可以看出,中小学学校管理者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但女性管理者的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男性管理者。其原因可能是,作为学校管理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他们同样承担着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不同压力:有来自社会各界关注教育事业的人的期望,也有教育行政部门的压力;在学校管理中,同样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关系,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事务;在家庭环境中,又同样承担着家庭的重担。因此,二者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女性管理者各因子分均高于男性,所以女性管理者为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
  3.中小学学校管理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任职时间分析
  从方差分析中可以看出,除饮食睡眠障碍外,其他各项因子都随任职时间的增加而均分逐渐减少,且在强迫症状因子上任职时间为1-3年和4-6年的学校管理者显著高于7年以上的学校管理者。这说明任职时间越长,学校管理者越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是因为任职时间在1-3年内,学校管理者还处于探索和适应期,经过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如适应工作环境、完成角色过渡、全面进入管理者角色等环节,再逐步过渡到成长期和成熟期。在任职的前三年内,学校管理者还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由于其不适应,受到消极紧张情绪的影响,便引起过度疲劳,身体衰竭,造成神经系统功能减退,因此容易出现强迫倾向。随着任职时间的增加,学校管理者逐渐适应角色,工作也得心应手,总结经验,不断开拓创新,形成自己的教育管理特色,因此,心理问题的出现率也较低。
  
  参考文献
  [1] 安文铸.学校管理词典.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 张蕾,孙凯基.青岛市四方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1.
  [3] 谢爱武.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
  [4] 郑洪利.青岛市中青年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