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向教师同仁进一言——远离庸俗

作者:李中涞




  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迎来送往,礼尚往来,实属人之常情,有人把人情比做一把“锯”(你拉过去我拉过来)是最恰当不过了。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情风是愈刮愈烈,直侵我们的校园。正所谓“礼重心沉,礼多心痛”。这礼是越来越重,礼金也越来越烫手。这让我们不得不想起2004年的夏天,哈尔滨一学生,欲置办一桌谢师宴感谢自己的班主任老师,但苦于家庭困难拿不出钱,竟然动起了歪脑筋。他买了一把水果刀尾随一名女子,正准备持刀抢钱时,被警察抓获。这件事经有关媒体报道后,在全国范围引起轰动。
  确实,为了置办谢师宴,学生竟持刀抢劫,出现这样的事,既让人痛心,也发人深省。学生主动表达一番谢师之情,似乎也无可厚非,只是现在一些谢师活动越来越变味了。无论是中、高考发榜,还是过春节,各种谢师游、谢师宴就变得特别火爆,谢师宴更是你方谢罢我登场,而且相互攀比,档次越谢越高,给学生和社会带来的各种副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各种谢师活动给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后用吃吃喝喝来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埋下了伏笔”。
  记得《半月谈》校园话题栏目曾就“老师,应该收礼吗?”这个话题展开过讨论。笔者认为,教师的师德状况、人格水平是他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把精力和心思放在培养学生上是教师应尽的义务,教好学生更是教师的责任。学生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重点中学的教师,如果稍微一放松,刚入学怕孩子受歧视得不到照顾的要请要送,请过的希望孩子得到更好照顾的还要请要送,就是天天吃请天天收礼都有机会。但是,教师当对某一个孩子给予特殊关照时,你如何面对你的学生?
  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者,他的思想言行不能有一点污渍,否则就会污染学生,影响教师的人格。如果教师很世俗,学生就反感;如果教师没有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学生就不佩服;如果教师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学生们就服你,听你。因此我们学校划定了师德“三条高压线”(即不准接受家长的宴请,不接受家长的钱物,不委托家长办私事),因为这些在社会上看来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拿到学校来就不合适,这也是学校这个精神特区的特殊之处。
  也正因为如此,值新年来临之际,我要大声向各位教师同仁呼吁:请远离庸俗,这样才能无愧于“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