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再认识
作者:胡明珠
在这个短文中,作者有意识地使用了表示上下文意义衔接的顺序信号词以及代词。在语言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注意到语篇关系,那么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都能得到提高。
4.策略能力
张永胜、张永玲(2003)认为交际策略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运用应变能力。它是指学习者在第二语言掌握有限的情况下,为同他人交际而采取的语言或非语言的策略,以弥补词汇和语法的贫乏,克服交际中的障碍。Tricia Hedge(2002)具体指出,策略能力是指学习者在使用口语和书面语时能勇于冒险,会使用一定的交际策略,学会一些必要的策略性用语,如“……东西叫什么?”、“……人被称作?”等等。
交际能力包括会使用交际策略。具体的交际策略包括回避策略(遇到交际困难而采取回避不说或转换话题的方式),二语策略(遇到交际困难运用外语进行解释、描写等方式迂回表达),合作策略(遇到交际困难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等手段向他人求助)和拖延策略(遇到交际困难用套话、重复等手段赢得说话时间)。当学习者由于缺乏语言资源不能成功地进行表达时,这些策略能够派上用场来弥补语言资源的不足。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对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的训练,而忽略了对交际策略的训练。他们错误地认为交际策略能力完全可以由学生按照母语交际的习惯在交际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并不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因此导致了学生的策略观念较弱,不会采用各种策略手段保证交际顺利进行,从而缺乏成功交际的实践能力。为保证成功的交际效果,教师对学生不仅应该提供恰当的交际活动,还应该提供交际策略等方法论上的指导,培养学生使用交际策略的意识,使学生了解在何种情况下合理地使用策略。
5.流利性
流利性与说话有关,是指能够态度自然地、在没有不当迟缓或犹豫的情况不费力地把语言单位连接在一起。Faerch,Haastrup和Phillipson(1984)认为语言的流利是指说话者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能力。他们认为流利有三种类型:语义流利,即:在话轮中能使用粘着手段逻辑地、快速地传达信息;词汇句法流利,即:能把词汇和短语快速连接;语音流利,即:发音清晰,会恰当地使用重读和语调。总之,一旦语言使用者具有了流利性,他就能够在真正语篇中能应付信息差,能处理语言并且能自如地做出恰当反应,在真实时间段内能用合理的速度回应。
一直以来,Nattinger(1992)等人提倡让语言学习者学会一些套话以帮助他们语言的流利性,即学习者把一些符合特定场合的语言当作“语言块”整体地学习。这样的“语言块”不仅包括短语,而且包括分句及句子。掌握这些“语言块”可以让学习者从他的记忆储存中快速抽调有用的语言,使其说话更具有流利性。
三、结语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语言交际能力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不仅仅指口语表达能力,也不仅仅指一个人的语言知识水平,它涉及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与心理的关系、使用语言的策略,等等。作为语言教师,只有全方位地理解语言交际能力,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