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历史课堂教学要“九注意”
作者:管国菊 张建运
一、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素材,它的灵魂是课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对教材,我们应该多思考它与课改理念、与课标要求衔接得是否合理,多质疑教材的局限和不足,有选择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重建知识网络,化无序为有序;依据课标,把握重点;结合学生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和个性特点,确定探索性教学的亮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历史领域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结合相关教学素材进行教学活动,展现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联系热点或焦点问题,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发展,等等。对教材中的若干内容,对课后练习与活动探究的作业,都可根据教学的具体条件和要求灵活处理。
二、合作:要避免走形式
新课标倡导探究、交流。没有合作、交流,就无法实现和谐的教学互动,更谈不上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小组合作无疑是合作学习的有效形式,教师在课堂上努力实践,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对小组合作的目的、过程没有认真设计,未把握好时机;只要有疑问,不论难易,甚至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时间没保证,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结果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差的学生变成陪衬、听众,在小组汇报中被忽视、轻视。因此合作学习过程中应注意:
1.强调每一位学生的平等参与,共同分享学习乐趣;让学生感受到真诚、公平和责任;接受不同背景的人以及他们的观点,做到和谐相处。
2.有计进地将小组成员编为A、B、C、D等组,合理分配认知责任,在不同学习活动中承担的任务进行互换,如课堂讨论、实验操作、课外活动等。一段时间后,小组的组成重新编排,以利于不同的学生相互了解、合作。
3.可以在小组内或自己喜欢的同伴中交流自己的收获、问题及感受和体验。
4.师生在合作中结成同盟,教师既是指导者,同时又共享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对话:不等于回答
对话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以语言符号为中介而进行的精神上的双向交流、沟通和理解。对话意味着教育双方不仅有语言上的你问我答,而且有知识、思想、情感、体验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
课堂上,有的教师把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课堂上的一问一答,造成表面上的互动,实际上是将发挥学生主体等同于满堂问,盲目追求问题的数量和轰动效应,忽视了问题的质量。如有教师问学生“秦始皇最大贡献是统一全国,是不是?对不对?”而不问为什么。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论正误,都不给予表态和引导,使学生难于建立正确的概念。实际上,课堂对话需要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进行和达成,建构一个多维交叉、互动的课堂对话网络。这个网络折射着人性的关怀,散发着互动的气息,涌动着个体的灵性。教师学生合作参与,平等对话,互教互学,融合成—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四、体验:不仅仅是活动加游戏
伴随着新课标倡导体验式学习,活动、游戏、表演等走进课堂,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丰富了学生的体验。课堂中设置“活动、游戏,表演”是让学生“体验的”,然而有的课堂如《秦帝国的兴亡》,教师将战国模拟图、道具都推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活动,结果学生一会儿看模拟图,秦灭六国的顺序;一会儿又扮演秦始皇,你是怎样当皇帝的?一会儿又做秦灭六国顺序的游戏,学生“活动”杂乱,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没有体验与反思,特别是学生在“角色扮演”后,教师未给学生反思的机会,同学们有何感想,悟出了怎样的道理,一概不知,反会给人有“作秀”之嫌。
较恰当的做法是教师应抓住机会:独立思考的机会、相互交流的机会、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阐释自己结论及辩论的机会,抓住学生在表述中暴露出“思维漏洞”的机会,及时矫正,体验内化。
五、个性:因人施教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智能弱项,也有与自己相适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学生知识面有宽有窄,学习水平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教师必须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施教。如学习内容在深度上分出不同的层次,提供不同的材料,授课的起点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呈现上运用不同的方式,如口述、板书、电视、录像、多媒体等;空间上不局限在课堂,可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学生走出课堂,集体教学与实地调查相结合,或学生自己作社会调查、查阅资料;作业布置上,根据实际分类,让学生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作业。如学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已有知识、材料、爱好、特长来表现对二战的看法,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擅长绘画的同学用漫画来表现法西斯国家的暴行;擅长搜集材料的同学组成小型材料展,来展现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激烈场面、盟国之间的协同战略及人民赢得战争、赢得和平、羸得进步的思想;擅长写作的同学用自己的笔来强烈控诉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新威胁,反映了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六、训练,少一些常规练习,多—些问题解决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训练。为了巩固“双基”,过去的常规训练题都有固定的格式,追求对学习内容的“标准化”理解和“课本式”、“教参式”表达,强调对问题解决的常规思维、逻辑思雄、唯一答案,对学生的质疑、别出心裁、奇思妙想往往采取压制、回避、冷处理甚至简单否定的做法,即使实验题也是验证性的,结果都在预料之中。大量机械、单一的训练,使学生学会的只是“复印”知识,而新课标强调训练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它的创新意识。因此,常规练习要适量,问题设计应有开放性,富有真实气息。
如让学生设计一个旅游计划,要在规定的日期内完成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游览任务。再结合地理知识,以节省经费和路途时间为前提,自己选择交通工具,且根据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区的气候特征准备衣物和必备品。也可让学生不依赖向导,自己以导游的身份,介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和激励。这样,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真实的历史,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各学科知识相互融合的目的。
七、多媒体:是辅助不是装饰
新课标改变了过去以教材为本的课程观,倡导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对课程自主构建的新理念。强调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呈现、设计应有的自主性、创造性。许多观摩研讨课,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并把所要学习的信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其图文声像并茂,学生只要对着屏幕回答问题就行了;有的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代替学生的亲自操作、实验和感悟,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探究体验。过多的多媒体演示,把教学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掩盖了,人机对话取代了师生、生生间的思维交流。
其实,现代教学媒体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不可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更代替不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成功的多媒体教学应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将原来说不明白的问题说明白,难以体验、理解的事件或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理解;将静态、抽象的事件变得动态、直观,给学生留有思考和交流的机会。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可用多媒体动感演示的方式,将欧洲的三条战线用多媒体演示出来,学生对战线的方位、交战双方、两条战线同时作战的国家等一目了然;对西线出现的三大战役情况用图、像和文字介绍相结合,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此次战役的特点,从而对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教学中,教师应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手段,淡化“装饰”效应,切不可为体现“现代教学”而一味地运用多媒体,忽略学生的自主探究、体验交流的主体性地位,使教学工具和教学主体本末倒置。
八、评价:一味赏识并不科学
新课改倡导赏识教育,对“批评”这一基本教育方法采取非常慎重的态度,不少教育专家也呼吁推行赏识教育,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但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表扬,对学生取得的一些成绩甚至最简单不过的回答也大夸其口:“你很聪明”、“你真棒”、“你回答的很好”。这种过多的廉价的奖励,过分注重形式,缺乏激励性,甚至个别学生误认为是对他的漠视和贬低。而有时恰当的批评可能是一剂增强信心且有效的良药,“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关键在于惩罚时机、技巧和方法的恰当使用。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适当的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的错误结论明确地加以纠正,使模糊的概念得以澄清;对学生的不良表现不仅是简单否定,而是深入了解和分析,提出恰如其分的批评和改进意见,使其他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九、反思:教师和学生应思考什么
反思是教师和学生对教学中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分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思、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通过反思、研究,形成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特思考和见解,提高教学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如课前前瞻性反思:调查学生对学习目标了解到什么程度,增强备课的针对性;课中调控性反思:突发事件、意外场面和问题随机应变;课后总结性反思: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教学的不足之处、精彩的片段欣赏、学生的独到见解、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措施、学法指导的优化和创新等。
学生通过反思、感悟,能够内化知识,提高能力。如课前对照学习目标,反思自己了解到什么程度、确定自己的重点、疑点、难点并反馈给老师;课后本节课学会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学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课堂表现怎样、有何意外收获、下节课该什么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