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语文课文选取不当的危害

作者:陈庆云




  根据教育界人士和高中生对现行高中语文课本课文选取的看法,以及本人对课文的审视,可以发现现行高中语文课文选取存有下列问题:1.关注青少年日常生活不够;2.政治思想性过强;3.时代气息太淡;4.关注社会的视野不够开阔;5.对世界各国文化的反映有欠全面、客观。对于课文选取存有问题人们可以说没有多少异议,但对于这些问题的危害人们的认识却是或多或少、深浅不一。那么,课文选取不当有无危害?危害是什么?大不大?
  课文是给学生学习用的,所以选什么文章做课文,其着眼点应是学生,即以“学生”为本。但长期以来,我们对课文的要求是明确提出的“文质兼美”和虽未明确提出但一直在起作用的“政治思想挂帅”,这其实是把“文章”和“社会”当作课文选取的着眼点,即以“文章”和“社会”为本了。课文选取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这其实也就是上述问题的本质。所做之事一旦违背事情的本质就不可能不产生危害。课文选取不当其危害到底怎样?
  课文属于教育材料,它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成为健全之人。但课文的教育作用不会自行产生,它必须要依靠一定的凭借环节和对这凭借环节的很好运用。而对课文来说,它的凭借环节就是学生围绕课文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而对凭借环节的很好运用就是这种训练能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提高能力,陶冶性情。所以,课文如果选取不当,它的凭借环节将无从依附,即听说读写训练将失去适宜的依附之物,对它的凭借环节的运用也无法有效进行,即学生对这样的训练失去兴趣,最终导致课文教育人的目的无法实现。由此可见,课文选取不当的危害主要反映在学科、教学、教育三个层面。
  
  一、语文学科层面上的危害
  
  课文内容脱离学生生活,不仅导致学生丧失阅读兴趣,影响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严重影响学生写、听、说语文能力的提高。由于写文章就是写生活,所以作文教学对学生一再强调要关心现实生活,而学生在写生活时不可能不首先着眼于他们所能了解和关心的生活。课文本是他们的习作范文,如果课文内容反映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它当然就更能有助于学生懂得如何去把握生活、反映生活,从而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来。并且,由于课文所写的与学生想写的很一致,那么课文在写作学方面的知识就易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接受,而不大可能出现死记硬背、死搬硬套却事倍功半之结果。
  长期以来,我们对课文只泛泛地提“文质兼美”的选取要求,没有从语文所要培养的四种能力入手,提出相应的、具体的选取要求,而且在实践中,“文质兼美”这一要求又被狭隘地理解、执行了。一般的文章都是作者在充分时间内深思熟虑、潜心创造之结果,所以内容较为“精致”。而且,由于作者创作之初衷就是把自己的文章给人阅读而非听说,所以这些文章往往具有很强的书面色彩。可文章如用于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相对而言,它就应具备较强的口语色彩。而且由于这种文章应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所以内容较为“粗糙”。看到“文质”之说,人们往往只联想到供读写用的文章,却忽视了它其实也统摄供听说之用的文章。但大纲既然没要求编者作如此理解,它也就与其他因素,如传统上就不重视听说能力等,一起促成了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供读写用文章比例远远大于供听说用文章比例的局面。前文所提高中语文课本,六册书所收供读写用的文章为167篇,而专供听说用的文章只有5篇及15个片段。这就使得所选课文与听说能力的培养相脱节,给听说能力的培养造成很大危害。英国教材编撰专家Z·G·亚历山大说,“在学生课本里编入一些来自现实生活的东西是有好处的”,它给学生“提供了真实语言的教材”。对于听说教材,他说:“我们的做法是让人进入录音室随便交谈,我们把他们的谈话录下来,再选出最精华的部分(编入教材)。”这应该能引起我们对自身做法的反思。
  
  二、教学层面上的危害
  
  前述问题所反映出来的做法违背了教学应遵循的兴趣原则。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从这条规律出发,教学就应注意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因需要而生兴趣,需要与人的身心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同一年龄段的人往往有共同的需要。笔者曾做过一次调查,得知学生不喜欢课文的原因中与课文选取有关的有这样几点:1.课文内容与自己生活无关;2.课文内容难懂;3.课文内容己过时;4.课文内容无意义。对于学生认为“课文难懂”,一般人还易理解接受,可对于学生认为“课文内容与自己生活无关”、“课文内容无意义”和“课文内容已过时”这三条,有人可能就难以接受了。因为被高中生划入这三条的课文有很多是经典之作,如许多的文言文和当代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等。对此,他们会问:如此说来,这些文章还算不算经典了?经典还要不要学习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已为人们广泛认可接受,该学说认为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而且人只有在基本满足了较低一层次的需要之后才会产生较高一层次的需要。任何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文章,其内容都能被人们拿来作满足某种需要之用。只是有的文章可以满足人的较低层次的需要,有的则可以满足人的较高层次的需要。对于学生来说,当课文内容层次低于他们的需要层次时,他们就会觉得课文“无意义”;当课文内容层次与他们的需要层次相符时,他们就产生喜欢之感;当课文内容层次高于他们的需要层次时,他们自然就觉得课文或“与己无关”,或“难懂”,或“过时”了,甚至由于认识不清,而产生“无意义”之感。许多古文和一些伟大人物的文章本属优秀之作,但由于其内容与他们的心理需要相去甚远,他们也就对这些优秀之作失去兴趣。由调查得知,第一、二册书都分别有近半数的学生不喜欢课本中半数以上的篇目,而第三、四册书的课文虽基本上是公认的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却也仍有17.6%的作品不为学生所喜欢,这就较为充分地证明了课文选取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阅读需要。
  据1988年辽宁师范大学谭欣等人对高中生人生价值观调查研究得知,“真正友谊”被高中生排在第一位,另外我们也知道高中生已比较关注爱情,喜欢为自己寻找人生偶像,使得这些内容的文章往往成为他们的阅读需要。可当他们用急切的眼光搜索课本时,却几乎看不到一篇这样的文章。此时,由于较低层次的阅读需要尚未得到满足,他们对那些用以满足较高层次阅读需要的文章,如治国经世之作等等,不感兴趣也就很好理解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所学内容只有与学生的已有经验接轨,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说到底,就是要让学生觉得学习跟自己有关,从而凭着较强的兴趣把学习搞好。可见兴趣问题在教学上是一个永远不能被忽视的问题。
  
  三、教育层面上的危害
  
  前述问题所反映出来的做法违背了教育的内涵。“就‘教育’概念的内涵来说,它至少有三义:第一义,为本义,指‘善’的影响,使人善良;第二义,指使个人完善发展,为教育的转义;第三义,指使个人成为完善发展的社会人,为第二义的转义。”教育旨在使学生成为个性健全而又有益于社会健全的人,根本上它是对人的一种帮助和关怀。学校设置种种科目,哪种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每个人要健全个性,有益于社会,他就完全应该满足身心需要、了解时代、放眼社会和世界。可对于此,在所有科目的教材内容中,语文课本显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它有丰富的文章资源,这使它比其他任何教材内容有多得多的机会去谈人、谈时代、谈社会、谈世界。再说,有什么文章内容跟这些无关呢?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以人有两种需要: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课文是教育材料,负有帮助学生成为健全之人的使命,所以它在选取时应该兼顾学生的这两种需要,而不能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而且,在稳定的生活环境中,自然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所以课文在选取时就更应重视学生这方面的需要。所选课文如果不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即不选取反映青少年学生身心状况的文章,这其实是忽视学生的自然需要,属于“掐断供给”的做法;所选课文如果缺乏时代气息,只触及社会、世界的某一点、某一面,这其实是没有充分满足学生的某种社会需要,属于“供小于求”的做法;所选课文如果政治思想性过强,这其实是向学生过多提供某种社会需要,属于“供大于求”的做法。“掐断供给”、“供小于求”、“供大于求”几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能是促使学生变得猥琐、脆弱、狭隘自私、胸无大志……总之,一个与教育宗旨相去甚远的人,而不是一个个性健全而又有助于社会健全的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