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中学教师坐班制的利弊分析

作者:盛 舒




  所以,教师的努力目标、工作效果及教育效果的价值都是难于具体明确准确评价和计算的,并非准时上下班那么简单。简单地运用“泰勒制”的管、卡、压等管理手段,表面上看起来是“准确”地计算教师上班时间,但是实际上教师多在消极抵抗,签到而“不作为”,这种“人在曹营心在汉”,只管其身、不理其心的管理工作又有何意义?另外,这是不是在暗示或“号召”一线教师,下班后你别工作了,这不算工作量,做了也白做!
  学校教师管理,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管理,“对人的管理”的含义决不等于单纯的对人的“管束”、“要求”和“制约”。新课程所要求的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应当包括两点:一是看在某种管理制度下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二是看一个人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是否活得有尊严和有价值。因此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去除管理”。这并非不要管理,不要制度,而是让教师感受不到管理的存在,让制度不会成为教师精神上的限制和束缚。
  依笔者之见,学校管理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学校管理的文化性。树立具有凝聚力的校园精髓文化,这是学校人本管理的基础工程。优秀的校园精髓文化应为教师确立一种具有群体心理定势的指导意识,建立共同的文化氛围,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及由价值观指导下的学校目标、学校精神、职业道德等,能激发教师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从而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向心力。用优秀的校园精髓文化统一教师意志,比再严厉的管理制度都要管用百倍。
  学校管理的弹性。学校建立一些教职工考勤制度、工作规则是必要的,但不可太多太严。只有在合情合理合法的条件下,才为教师工作提供一定的自由度,才能使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恰如其分的发挥。因此学校管理要尊重教师人格,给教师工作环境和心理空间上一定的“自由度”。如果对教师实行“坐班制”,犹如给教师戴上了“紧箍咒”,这不仅不利于教师身心舒畅放开手脚工作、提高业务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且不说这对教师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是一个极大的挫伤,如果仍以这种封闭的形式来管理,又如何能培养出开放型的创造性人才?
  学校管理要多元化。一是在教师工作考评内容和标准上,要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的转换的要求以及教改方向;二是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师生关系引入评价的内容;三是在评价实施上,要努力使评价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此外,评价要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要从教师成长过程来看待评价结果,为教师建立档案,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身的成长阶段和尚需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 刘永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