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由推门听课谈课堂教学管理
作者:高庆蓬
近些年来,学校之间的教学质量竞争日趋加剧,生源大战愈演愈烈,学校管理者越来越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开始把管理的触角直接延伸至课堂。“课外抓能力,课内抓知识,热热闹闹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是许多学校教学的真实写照。对课堂教学的管理,仍然以频繁的检查评比、繁琐的量化打分为主。县级教研部门都制定下发课堂教学评估细则,从教学基本功、教学目标、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量化打分。如课堂结构:有必要的教学环节(3分);层次清楚,过渡自然(3分);时间分配合理(2分)。每年都要组织人员对中小学校进行检查评估,学校每学期也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检查评比,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依据。虽然这样,学校组织的特性决定了管理者不可能控制每个教师的课堂。因为教室门一关,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师。怎么办?推门听课的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学校管理者试图通过这种方式直接监控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上,课堂教学的质量很难说是取决于管理者外在的控制。但是,我们今天的学校管理,仍然是粗放式管理,学校管理者监控教师、教师监控学生还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不二法门。笔者调查了某县初中毕业班学生的在校情况,除了几所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每周休息一天外,其他学校大部分每周只休息半天,有的甚至隔周才休半天。被叶澜先生所抨击的“一道最顽强地展现传统教育思想的风景线”的必修课的课堂教学仍然少有变化。[2]那么,课堂教学变革困难的原因到底何在?
课堂教学技术进展缓慢,变化不大,也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从学校组织性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有:
首先是学校教学技术模糊。这是由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复杂性决定的。按照现代教育组织理论的观点,学校是一个松散结合的系统,呈现一种有组织的无序状态,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教学技术的模糊,“何为教学?学习过程何时发生?什么对此负责?不论在哪一个层次上,大多数教师都是在一种试验和错误的基础上行动的——行得通,就干下去,如果不行,再换换别的。这种方法可以与现代人们对工业组织技术的理解形成对照:鉴别和分出一辆成品汽车中的独立部件,要比鉴别和分出教学过程中的独立成分容易得多。在装配线末端,如果一辆新汽车运转不灵,找出毛病的原因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而如果一个学校毕业生不会写作,确定毛病出在哪里的过程是相当困难和不精确的。”[3]这导致教学技术进步的缓慢,以致于有人认为,教育的生产组织技术从夸美纽斯发明班级授课制之后就没有多大的进步。因此,许多教师教学十几年,在课堂教学技术方面简单重复就不奇怪了。
其次是批量生产的学校组织模式。我们今天的学校模式仍然是20世纪初确立的工业模式,正如马克·汉森所说:“看看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如同汽车的装配线一样,学生从一个年级到又一个年级,当学生流过每个教师面前时,教师便给学生添加某些价值(教会他们一些具体的知识);考试的等第被用作质量控制的尺度,以便分出产品的优劣,褒奖最好的,贬抑最差的;学校和工厂一样,分成许多层级:校长、副校长、教师、学生;学校的各层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来管理,这些规章制度由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这些方面的自由空间极小;教育工作者和工厂里的工人一样分工精细,特别是在中学,划分了历史、语言、数学等许多学术专业领域,而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则建立在学生的测验成绩之上。”[4],在这种模式下,靠加班加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成为有效的途径。
最后,教师课堂教学服务对象的“失语”。对教师课堂教学最有发言权的应是学生,但在目前的学校体制下,学生没有选择教师的权利,也没有选择班级的权利。一位教师即使方法粗暴,水平低下,学生仍然不得不接受。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笔者曾担任中学班主任,班上有一位任课教师,工作极不负责,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夫子自道”,谈自己的历史和趣闻。反映到学校领导那里,也仅仅是由领导诫勉罢了,并不撤换,只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这是造成教师课堂教学进步缓慢,教学低水平徘徊的重要原因。
如果以上几条原因不虚妄的话,那么对症下药,教学管理的转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实施柔性化的教学管理。以检查评比、量化打分为主的教学管理是一种刚性管理方式,教师教学的一举一动,都有统一要求,都有固定模式。有的学校管理者认为,教学管理的最佳境界就是整齐划一。但是,教学活动的松散结合特点,不同教师又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都要求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定的课堂情境,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与这种特点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应是有较高理智水平的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在人们心目中生成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转变为自觉行动的一种管理[5]。其最大的特点是以人为本,有专家认为,柔性管理将成为21世纪中小学管理的主要模式。
第二、建立自下而上的教学管理体系,即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目前,学校管理者主要以考试分数来评价教师,这种只重视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的做法,导致个别责任心差的教师不择手段,追求高分数,对学生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推门听课倒是一种过程管理,但仍然是自上而下的依靠行政手段的管理,且不说这种手段对教师的消极影响,即使可以运用,也难以遍听教师的每一节课。因此,靠学生来实现对教师教学的过程评价就成为必然的选择,这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评价指标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真实体验,便于学生回答,比如“教师讲课是否具有针对性”,“备课是否充分”,“教师讲课能否引起学生兴趣”等。评价时,几门学科的评价表要同时发给学生,让学生在比较中评价。学生评价教师以后,不要给教师排队,反馈给教师的是全校的平均分和自己的分数,让教师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学校管理者应更多地与教师交流、沟通。
第三、畅通家长监督学校教学质量的渠道。许多调查都表明,子女教育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1995年12月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委托零点公司所作的调查表明,在家长们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中,子女教育排在第一位。[6]许多家长愿意承担较高的教育投入,一项问卷调查在回答“你安排家庭经济开支时,除了基本生活以外,优先考虑的开支项目是什么?”这一问题时,76%的人选了“子女及自己的教育”。[7]因此,不少家长一方面情愿为孩子选择学校付出高额的择校费,另一方面非常关心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家长作为教育服务的对象,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意愿,也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力,尊重家长的这一权力,是各国学校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向。在教学管理方面,学校要畅通家长监督教学质量的渠道,如课堂向家长开放、倾听家长的意见、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家长或学生选择教师、选择班级等,以此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持续改进,真正使学校教育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社会,满足广大家长和学生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第四、采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校组织模式。当前,学校普遍采用规模化的组织结构,教师只关注学生全部教育中与他们有关的一小部分,教学质量建立在教师单打独斗的基础上,很难实现教学的持续完善。采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校组织模式,需要把学校以奖惩性评价为主的教师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根据学校情况,以一个班级或一个学科组组成教师团队,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致力于教学和学习过程的持续完善。在这种背景下,团队成员相互之间的开放听课,进行课堂诊断和改进就成为日常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要时,可邀请学校管理者和有关教师参与,共同探讨怎样改进课堂教学。这样,学校管理者的随堂听课就具有新的意义,通过观察教师课堂教学的具体行为,肯定团队的努力,对有效的教学行为给予真诚和积极的反馈,不断推动以团队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的持续完善。
参考文献
[1] 杨克瑞,曾庆伟.教学的自主与管理的扩张.张斌.推门听课.当代教育科学,2003(16).
[2]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9).
[3] 周南照,杨典求.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管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4] 冯大鸣.沟通与分享:中西教育管理领衔学者世纪汇谈.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
[5] 郑其绪.柔性管理.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6] 北京市青年联合会课题组.子女教育与家长心思.光明日报,1996-1-19.
[7] 陈卫.中国教育文化初探.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93.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