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中学生责任感培养及活动模式探讨
作者:刘冬梅
责任感是个人素质的核心成分,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素质的优劣。美国的西点军校曾将“责任”二字作为校训。1993年,联合国在中国召开了主题为“21世纪挑战及教育改革”的会议,来自24个国家的与会专家提出了一个共同看法: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少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他人真诚合作的,也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可以说“学会负责”已成为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主动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
责任感以认识为前提,没有是非标准责任感就无从谈起;责任感以情感为基础,一个孝顺父母、热爱子女的人,对家庭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深切情怀的人,当外族入侵、祖国受难之时,就会舍生取义、鞠躬尽瘁;责任感靠意志维持,尽责尽心是一个艰苦的意志过程并反映在人的行为举止上,只有坚强意志的支撑,才能在履行责任过程中抵制各种诱惑,恪守职责;责任感通过责任行为反映出来,有责任感的人会在作出满足自己需要和愿望的个人决定时,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等作出全面的考虑,必要时甚至会牺牲个人的利益。
二
可以看出,个体责任感的形成,是沿着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责任行为的逻辑过程进行的。当然,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责任行为作为责任心理成分的划分是相对的,这些心理成分不是相互分割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在责任感形成机制的研究中最为困难的是揭示个体为什么会在履行责任行为中,以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甚至作出极端的行为。
责任总是由个体外部即社会赋予的,个体责任感的形成是由体现社会需要的外部责任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的履行责任的自觉性,那么,社会需要到底是怎样转化为个体需要的呢?社会生物学派的代表人物威尔逊认为,人的“利他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生物遗传而来的,他在《人类的本性》一书中,以蚁蜂等昆虫为保卫群体生存而做出自我牺牲的“利他性”为实例,推断人类个体的“利他性”部分也是通过基因来遗传的。他说:“利他之举的形式和强度有一大部分是文化决定的。人类的社会进化显然是比较文化性而不太是遗传性的,其中有一个要点,即行为背后的情绪在所有人类社会中都已强烈地表现出来,只有这一点可以认定为是通过基因进化的。”我们暂不讨论他的观点中有多少合理之处,但至少他否认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即动物的行为总是本能的反应,而人类的行为总是从其所追求的目的意识出发的,就责任感的形成而言,个体在不断的接受教育和履行责任的行为实践中,渐渐地体会到,责任本身既体现着社会利益,也包含着个体的利益,个体利益又无形地包含在社会利益之中。正是这种意识的长期积淀,使得个体一旦面临责任情景,就不是单纯地把个体利益从社会利益中分化出来单独考虑了,于是专注于责任的履行上,甚至不惜献出个体的生命。如果从履行责任的个体需要的角度看,那也是因为个体在不断地、长期地接受教育和履行责任的行为实践中,其需要本身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即个体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高级需要占据需要结构的主体部分,生存的需要降低到了服从的地位。总之,个体关于社会利益与个体利益高度统一的意识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占据需要结构的主要地位的长期积淀的结果,正是个体在履行责任中表现出极端利他行为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
研究责任感形成的机制,归根到底是为了给责任感教育提供操作依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确立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呢?
三
1.重视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认知是指人认识世界的过程,包括对人和事的评价成份。责任感的培养要从提高认知水平入手,首先应使学生懂得什么是责任感,其内涵和外延是什么:明辨是非,知晓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义务;懂得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等等。认识清楚了,认知水平得以提高,是非感随之产生,责任感就会明确。
在提高学生认识的过程中,要认真地、科学地对待和引导学生的认知偏差。由于我们所处的转型时代,学生身上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偏差,因此,就需要对他们认识中的某些不良倾向以及有悖于时代特征的言行进行适时引导,以发扬其积极认知,抑制其消极认知。
2.加强学生责任情感的教育
责任感作为心理品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养成离不开情感调控。情感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倾向与选择,责任感反映人们的内在倾向,正是个体的情感与责任感的倾向性大致相同,才使情感同样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一般说来,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会有与其相适应的积极的责任感。责任感需要情感的唤醒与激活,情感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责任感的扬抑。教师应善于运用需要原则、期望原则、价值目标和激励手段,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热情,因为热情是一种稳定、持久、深厚的情感,也是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健全人格的必要因素。它能培养学生健全的理智、达观的态度,教育学生学会思考生活。总之,情感教育是达到责任感内化的有效方式。
3.开展学生责任行为的养成活动
责任感的培养,不仅要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而且应该在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中加强行为训练,使责任感通过活动得以强化。教育性活动与交往是责任感养成的基础,而责任感又推动活动开展。这就需要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培养责任感。
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欣赏优秀文学、艺术、影视作品,吸取作品中的营养,熏陶学生心灵,丰富学生情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走出校园,投身社会,以自己所见、所闻,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所思所感,通过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野外考察、社会见习、旅游、参观等开阔学生眼界,拓展学生认识空间,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得以强化。
四
经过多年实践,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模式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
1.目标管理
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目标管理,围绕确立目标、实施目标及考核目标,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目标管理最大的功能在于它的鼓励性,能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满足学生的愿望感,引发学生的迫切感。
2.榜样感染
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培养,不能光靠口号或抽象的结论,应该为他们树立起形象、生动的榜样,宣传他们的积极面、闪光点,特别是他们的先进思想和行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鼓舞;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乃至激发自己的巨大热情,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
3.习惯训练
改变学生身上的坏习惯、不良思想,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先进思想,使他们对自己负责,做一个宽容体谅之人,做一个自立、自信、自控、自爱之人,这也是学生责任感培养的目的之一。
4.班团活动
发挥班集体优势,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加强班团工作的管理,发挥班干部、团员的核心作用,教给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完成任务与执行任务的矛盾,在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行动服从团体行动的前提下,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任劳任怨、情绪稳定等性格品质。
5.专题报告
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教育活动,具有直接、灵活、有效的功能。进行专题报告,还可以直接提高学生的自我价值意识,激发学生“拼搏”、“竞争”、“自我推销”等增长才干的强烈愿望。专题报告还能增强自信心、自尊心,能交换心灵,弃旧图新。总之,它可以强化自我发展、自我负责的精神。
6.游戏激趣
组织学生参加自己喜爱的各种兴趣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表现自我的心理需求,增强学生做事能力及办事信心,融洽师生感情。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展现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拓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由活动本身的兴趣转移到对活动的“乐趣”,最后引导到对某一事物的“志趣”。
7.环境熏陶
环境熏陶是教育者有目的的创设教育情境,对学生进行积极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培养受教育者责任感,其最大优势是没有明显的教育痕迹,不喊口号,不贴标签,体现一种渗透性、具体性、深刻性,是真正的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8.心理辅导
学生责任心不够理想或学生责任心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存在心理原因,诸如学习情绪问题,缺少毅力和信心问题。这一些心理问题,只有采用心理辅导的方法,才能得以解决。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