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毒品离学生有多远

作者:刘景太 温连权




  据最新报道,我国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05万人,现有吸毒人员已超过74万人。令人担忧的是其中青少年就占72.2%,并且大多是在不知毒品危害的情况下,被诱骗染上毒瘾的。尽管深处内地,毒品活动并非十分猖獗,但在禁毒教育上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也不算是杞人忧天。况且促进“禁贩、禁种、禁吸”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此,笔者就本地情况在本校组织了“毒品离我们有多远”主题活动,进行了毒品知识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的形式
  
  题签笔试。考虑本调查涉及学生敏感、新奇话题,为让学生能将自己的情况如实反映出来,故明确可不署名。调查对象为本校初一、初二在校学生。时间为五分钟。
  发出问卷570份,收回有效问卷561份(初一285份,初二276份)。
  二、问卷内容
  有关“毒品”的调查问卷
  (1)你所知毒品的名称有_________。(不知道可空)
  (2)你认为吸毒最大危害是( )
  A.对身体有害  B.失去人生价值
  C.浪费大量钱财 D.易侵犯他人利益
  E.不知道
  (3)你认为以下哪种做法不可能对毒品成瘾( )
  A.与用毒者身体接触 B.偶尔尝试
  C.滥用麻醉品    D.被迫吸毒
  E.不知道
  (4)假如你有位邻居或熟人吸毒时,你会( )
  A.依然与以前一样,不会有任何改变
  B.不在与他接触并少交往 C.建议戒毒
  D.好奇,可能试试    E.告诉别人,以防沾染
  (5)你想通过哪种途径了解有关毒品知识( )
  A.父母 B.老师 C.同学朋友
  D.书刊、报纸及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
  E.不感兴趣
  所在年级____本人年龄____性别_____答卷日期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毒品名称了解情况
  在调查对象中,大多数学生知道海洛因、鸦片、冰毒、吗啡,部分学生听说过摇头丸、大麻、杜冷丁、可卡因等。可见,除海洛因、可卡因、大麻这三大传统毒品外,新近充斥社会的冰毒、摇头丸也被学生有所知晓,高年级比低年级所知更广,更超前。如在调查的学生中知道冰毒的由初一的32.4%升至初二的69.1%,知道摇头丸的由初一的21.4%升至初二的58.8%。其影响面之广不可回避。
  把香烟(尼古丁)、酒、咖啡因及砒霜、敌敌畏、鹤顶红等误以为毒品的总共占34.5%。我国刑法所界定的毒品范围是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学生混淆毒品与非毒品会给禁毒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
  另外,认为自己对毒品名称难以列出的占4.4%,具体是初一学生的6.1%,初二学生的2.1%。可以看出,由于知识阅历的增长,在毒品知识方面所知越来越多。
  
  2.毒品危害的了解情况
  毒品对人类最直观的危害就是它对人体健康的直接损害,不仅对身体有害,还会使精神颓废,人格扭曲,真是“哀莫大于心死”。广而言之,负面影响还涉及人类社会的安定和发展。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对身体有害和使人失去人生价值的分别达到32.0%、64.4%。由于是单选(选最佳选项),故能看出高年级学生更看重精神危害,占77.8%,低年级仅有55.1%。
  对危害无所知的占1.7%。尽管本调查有一定局限性,但仍能反映出在禁毒宣传上仍存在死角。
  
  3.染毒过程的认识情况
  吸毒成瘾并非一日之事,但有第一次经历后很容易出现第二次,第三次……为了了解学生的侧重点,故要求单选。统计表明,认为身体接触不可能成瘾的不到半数,认为偶尔尝试、滥用毒品、被迫吸食不会成瘾的分别有2.5%、3.2%、5.7%,不知道怎样会成瘾的近四成。这都提醒我们潜在的染毒危险不可小视。
  
  4.对吸毒人的态度
  吸毒可说是人类社会的瘟疫,应是畏毒如虎。青少年还不具备独立的人格,其行为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通过调查,学生染毒的危险性可略见一斑。对吸毒人的态度,极少数学生不以为然,多数(尤其是高年级学生)选择“建议戒毒”,达93.7%。可见,我国现实社会中人情味很浓,真谓“人性本善”。当然,这就给染毒以可乘之机。值得欣慰的是无一人选择好奇可能试试的做法。
  
  5.获知途径的情况
  预防青少年吸毒要坚持正面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了解学生的认知途径很有必要。调查显示想从媒体了解毒品知识的占59.6%,其他途径较少。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老师在教学中涉及不多,学生与父母沟通较少,同学所知相当,以至欲从老师、父母及同学朋友处获知想法偏少;而媒体几乎无处不在便成为首选。
  学生中不感兴趣的占一定比例,约28.4%。从另一角度看“无趣而漠之”,也不算坏事。
  
  四、建议
  
  1.加强媒体宣传
  从学生了解途径上看媒体影响较大,故可利用媒体展开全方位宣传,在全社会形成“禁毒光荣,吸毒可耻,贩毒有罪”的社会风气。与此同时,学校可利用校园网、有线广播、黑板报、标语等形式配合6月26日“国际禁毒日”进行宣传,进一步帮助学生辨别毒品,知晓危害,明确法律规定,消除新奇意识,充分认识毒品。
  
  2.加强打击力度
  国家尽快完善禁毒法规,完备戒毒治疗体系,加大“禁贩、禁种、禁吸”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下功夫,本着预防为主,教育为主的方针,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以此使学生在全社会禁毒、戒毒活动中,全面隔离毒品,全民动员,让吸毒、贩毒活动无处藏身。
  
  3.加强学科教育
  在相关学科中,像生物、政治、历史等科目进行教学时可适度融入有关禁毒教育内容,使学生学到毒品植物和毒品的生物学知识,认识毒品危害,提高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能力,坚决拒绝毒品。
  
  4.加强品德教育
  配合品德教育,拓宽师生的沟通渠道,多举办有益身心的活动,消除不良影响的可乘之机。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长是非辨认能力,提高自身免疫力,形成心理屏蔽,真正远离毒品。
  
  5.禁毒教育常抓不懈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吸毒活动逐渐向全国蔓延,吸毒势头有增无减。禁毒工作作为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取得彻底胜利,校园中的禁毒教育也必须常抓不懈。
  总之,毒品离我们并不遥远,也不算陌生,面对禁毒,每个人都不能掉以轻心。让青少年真正能认识毒品,拒绝毒品,正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声。大家携起手,全方位同危害人类的毒魔斗争到底,让明天更美好。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