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历史教学中的生态意识教育

作者:李春香 郎益生




  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气候的变暖,淡水资源的日益枯竭,许多生物物种的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的退化,沙尘暴……这些生态现象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实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然而,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主阵地之一的中学历史课程,关于生态意识教育的内容却很少,在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史观方面明显不足。如何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史观已成为摆在每个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利用教材中的有限信息进行生态意识教育
  
  中学教材中关于生态环保的信息是很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以有限的信息作为切入点,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人教社2003年版)“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一节,关于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开中有“放火烧山”、“围湖造田”的方式,使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了当时人们的做法,然后指出:放火烧山、围湖造田固然使土地资源得到开发,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是建立在破坏生态平衡的基础之上的,是与我们当今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在学习清朝“摊丁入亩”的影响时,我在讲完教材内容后设计了一个问题:地丁银制度的实行,导致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又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经过讨论后,学生得出结论:为养活更多的人口,就须大规模地开垦土地,围湖造田,造成森林大面积消失,草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的盐碱化和沙漠化加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而教材中对人口增长只给予肯定的评价显然是不全面的。
  
  二、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态史观
  
  教材中关于生态环境的隐性知识是相当丰富的,只要教师正确引导,主动挖掘,就会有很大收获。如在复习中国古代史部分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古代史地图上黄河名称的变化情况,学生很容易答出:唐朝以前的黄河叫河水,唐以后开始叫黄河。然后我向学生介绍道:黄河名称的变化不是偶然的,在先秦时代黄河水是清澈的,只是由于后来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日益增多,河水变浑,至隋唐时期改名为黄河。那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从秦朝至唐朝,导致黄河中上游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原因有哪些?学生相互讨论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结论:①从秦至唐朝,各个时期土地的开垦造成水土流失严重。②从秦至唐朝,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几乎每个朝代都大兴土木,对周边地区的林木过度砍伐,造成植被严重破坏。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几乎在少数民族统治之下,北方少数民族对草原的过度垦殖。④频繁的战争对生态的破坏。从秦以来的农民战争,到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再到十六国时的混战,隋末农民战争……教师进一步指出,从先秦至汉唐,黄河中游一直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中心,也曾是森林茂密的地区,但随着人为的过度垦殖、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日益贫瘠、气候日益干燥、自然灾害频发。至宋元以后,黄河中游已经完全失去了经济中心地位,政治中心也随之转移,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幕悲剧。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多数学生都扼腕叹息,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强化生态意识教育
  
  研究性学习活动课是强化学生生态意识的好“战场”。在每节活动课前,教师要精心安排和布置,以达到最佳效果。具体做法是:①在前2~3周先给学生确立好主题,然后每班分成四个大组,每个成员都有具体的分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通过各种方式(如到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搜集相关知识、到书店购买相关书籍、深入社会调查了解等)获取相关主题的信息、资料,并加以整理,提出本组的观点,形成书面材料。②活动课上,教师作为主持人让各组代表轮流发言,阐述观点,做到史论结合。③组与组之间的辩论。④教师总结。⑤各组根据答辩情况和教师建议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小论文。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
  如今,人类的生存正面临危机,地球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日益恶化。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生态史观,从小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