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十五种常用方法
作者:王德昌
一、引发需要法
通过创设愤悱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引进对数概念之前,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各种运算,讨论这些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对于ab=N(a>0,a≠1),当学生总结出开方运算是乘方运算的逆运算时,引导他们注意到,已知幂N和底数a,求指数b的运算是否可作为乘方的逆运算呢?这样既整理了已经学过的各种运算的关系,又发现了目前还缺少一种运算,怎么定义这种运算呢?这时学生心理上处于一种“欲求而尚未得”的愤悱状态。教师利用这个时机,引入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设美赏美法
学过数学的人,常常会感到数学具有某种魅力,能吸引人,常常会出现愈学愈爱学,对题目越做越想做的情境,有的人甚至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正是由于数学自身存在着“美”,惹人喜爱,令人神往的缘故。事实上,数学具有几何图形的对称美、数学结构的寓意美、数学逻辑的推理美和数学习题的演算美。数学之美,能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并逐步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从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而,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展示数学美,引导学生欣赏数学美。
三、体验成功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实践都证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地取得成功,会带来内心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从而产生对学习的亲切感,这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诚恳、恰如其分的鼓励和表扬。
四、联系实际法
结合所学内容,联系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用数学结论解决地砖图案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无盖图形容器容积的最值问题;用数学思想解释摸彩游戏的中奖率问题;用数学方法计算购房贷款每年应偿还的金额数等。
五、融会贯通法
数学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各部分之间有着诸多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将学过的知识纵横联系起来,互相沟通,适度引申,有助于保持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已知:acosα+bsinα=c,acosβ+bsinβ=c,其中α-β≠2kπ,k∈Z
乍看此题,,是一道三角条件等式的证明题,证题中免不了繁琐的代换且不易成功。学生若能根据所给条件,认真观察分析,会发现点(cosα,sinα)和点(cosβ,sinβ)在直线:ax+by=c上,而由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又得到该直线的另一个方程为:(y-sinα)/(sinα-sinβ)=(x-cosα)/(cosα-cosβ)容易想到同一条直线的两个方程的对应系数成比例,进一步化简便可得到结论。这种证法,融三角、直线、方程等知识于一体,思路简捷、清晰、灵活,可使学生体会到解题的趣味,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六、挑战问题法
根据学生实际,提出对学生而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讨解决,可充分挖掘其潜能,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如,讲了函数极限的定义,可设计如下的开放性问题,供学生思考解答。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函数
(1)当x→∞时,函数的极限是1
(2)当x→-∞时,函数的极限存在,但当x→+∞时,该函数的极限不存在
(3)当x→-∞时,函数的极限存在 且x→+∞时,极限也存在,但x→∞时,极限不存在
七、数学史料法
实践表明:丰富的数学史料,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介绍相关的史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可结合《二项式定理》的学习介绍杨辉及杨辉三角形,介绍我国古代数学的巨大成就;结合《极限与导数》的学习,介绍牛顿和莱布尼茨在微积分创建中的杰出贡献。
八、巧思妙解法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处处闪耀着人类的智慧之光,许多问题的思考和解法,令人拍案叫绝,课堂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介绍一些巧思妙解,可优化学生的思维,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九、数学实验法
数学实验是指为了探究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结论或假设而进行的某种操作、试验或思维活动。如:在“逻辑联结词”教学中,对“或”“且”“非”和“真值表”的理解引入物理中的串联、并联实验电路:如图是一个实验装置图,
命题p,q表示如下:p:开关K1合上,灯L1亮;q:开关K1合上,灯L1亮
用并联电路实验解释p或q中的“或”,即:p或q就是表示灯L1亮(开关K1合上)或者灯L1亮(开关K1合上),或者灯L1和灯L1都亮(开关K1和K1都合上)。
用串联电路来解释p且q中的“且”,即p且q就是表示灯L1和灯L1都亮(开关K1和K1都合上)。
同样,用串联、并联电路的实验很自然可以得出其“真值表”。
将这个实验引入“逻辑联结词”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轻松并能深刻理解概念、牢固掌握知识,同时有助于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
十、突出过程法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突出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并且让学生深入参与其中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办法。
例如:在“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概念”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直接告诉学生“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然后要求学生记住该概念,再配以一定量的习题供练习巩固。那么,学生由于不清楚为什么要定义这么一个“角”,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定义这个‘角’”,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就像一架学习的机器,只是被动记忆、模仿,在他的心理上就会产生烦燥和焦虑,毫无兴趣和快乐可言。但如果按下面的教法设计:
1.给定的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斜交时,如何准确刻划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如何找到刻划这一位置关系的量?
3.能否将这种关系用直线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描述?
4.平面内与直线相关的哪条直线是确定的吗?
经过师生的共同探究,最后得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定义,并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学生由于亲自参与了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作为认知活动的主体受到尊重,感受到了数学概念的简洁与严谨美,体验到了“学习的主人”的欢乐,自然会学习热情高涨,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记忆更为牢固,从而极大地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十一、媒体辅助法
多媒体具有集声、光、色、电于一体,对人的感官多方刺激的作用,通过多媒体,呈现优美画面,给人以视觉享受,可增强学生的愉悦感,提高学习热情。如学习圆锥曲线时,可充分借助多媒体展示平面以不同角度截圆锥所得截面的不同形状。
十二、教法交替法
课堂上,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的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使用观察、实验、谈话、讲解、问答、练习等方法,使学生不断感受新的“刺激”,从而达到激发其学习兴趣之目的。
十三、精心设疑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惊讶感情——是寻求知识的强大源泉。”精心创设质疑情境,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对数函数时,可先出示如下新奇问题,让学生探究问题出在哪里?
求证:2>3
证明:∵(1/2)2>(1/2)3∴ lg(1/2)2>lg(1/2)3
∴2lg1/2>3lg1/2∴2>3
十四、满足需要法
实践表明,学生对于自己关心的问题(如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更为感兴趣。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需求,想学生之所想,讲学生之所想,针对学生要求,满足学生需求,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
十五、角色换位法
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体现在认知活动的主动参与上。课堂教学中对课本中的部分习题和较简单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讲,由于每一个学生的讲课风格不同,学生都用好奇且欣赏的眼光去听课,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制考试题,同学之间交换完成。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