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中国高等院校指南

作者:孙传远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家长迫切希望子女能够上名牌大学,读热门专业,而作为高中生本人也希望就读于自己理想的大学,认为这样才会有远大的前程。然而,在跨入大学校门前,他们对即将去的大学了解多少呢?对他们所学的专业又有多少爱好呢?许多学生填报志愿不是出于个人自愿,而是由父母和老师决定。高考后考生往往只拿到一册简略的报考指南,而那上面除了各校历年录取分数线、招生人数、收费标准外,几乎了解不到什么更详细的信息。而每年一度的高校招生咨询会更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各地学生、家长和老师的需求。因此,笔者认为,在高中阶段开设一门“中国高等院校指南”选修课程十分必要。它应是一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同时也是教师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课程。该课程不但应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国各高校的校址、校史、学校面积和类别、在校学生数、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发展前景,还应体现课程设计目标、实施策略和评价等内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想。
  
  一、课程目标
  
  1.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正确导向
  几乎每年每所重点高中都有一大批高分学生落榜,出现“高考高分复读班”甚至有“高中本科班”。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学校、教师、家长的导向错误。有的盲目追求大学名气、优质的地理环境、热门专业等,而没有充分考虑学生本人的意见,也没有真正了解大学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一方面应加强宣传指导,消除盲目性,为广大考生填报志愿提供正确导向;另一方面要和学生交心,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疑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多方面素养,促进学生发展
  通过了解中国高校的历史沿革、校园景观、办学条件、办学特色、办学成就及本专科专业设置等情况,他们会因为向往这些大学而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机,也同时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学生通过上网阅读、收集和下载资料,也培养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
  
  3.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学习、了解中国高等院校的现状和前景,还通过和大学专家的接触,激发了本身开展校本教研的热情,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
  
  4.加强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更好地促进中学生与大学生德育一体化
  在学习的同时,学生会清醒地认识到高中阶段打好基础对于今后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外语和信息技术。在教学的同时,教师也会自觉地加强品德教育,为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
  
  二、课程的组织与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此外还应在校长的感召和领导下,并争取家长、社区以及校外专家的大力支持,才能合理安排好课程。笔者以为,“中国高等院校指南”这一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而获取课程资源的渠道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索取高校招生简章
  索取和收集这些高校招生简章是比较方便的,也是各院校乐意做的,这是他们推荐自己的极好机会。所收集到的简章一般是图文并茂的,会全面地说明和展示该校情况,对于学生、家长都极富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2.上网浏览、下载
  这种方式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单独做。教师应积极引导、有效监控,适当组织学生分组学习、交流。
  
  3.读书籍、报章杂志的宣传介绍
  学校应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教师可组织学生集体学习。如2004年《班主任之友》杂志的封面就分别介绍了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名牌大学。另外,有张晋衡主编的《中国大学指南》一书已于2002年由文汇出版社出版,可作参考。全书共分五册:“211工程”重点大学;华北、东北地区大学;华东地区大学;华中、华南地区大学;西南、西北地区大学。
  
  4.重视辅导学生填报志愿
  每年约有30%的考生因为填报志愿不当而高分低就甚至高分落榜。目前,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名校有多年招生工作经验的专家编写了《决胜高考——填报志愿百问必读》一书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学生、家长的角度出发,为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提供参考。
  对于以上课程资源应作合理规划,可将各地高校按地区、类别或级别等划分开,分别学习了解。例如,可分为这样几个部分:教育部直属院校,地方院校,民办院校;或分为:师范院校、理工大学、农业大学、医科大学、综合性大学等几类。
  
  三、课程活动形式
  
  1.合作互动式
  这是校本课程的主要活动形式,它是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和校外专家共同合作生成的形式。
  
  2.影像式
  地方和校园电视台专门制作节目播放,学生收看。
  
  3.课外学习式
  师生共同阅读校报、墙报的专栏。
  
  4.专题讲座式
  邀请大学校长或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专家来中学作专题讲座,介绍高校的改革发展和招生情况。
  
  5.实践活动式
  组织学生走进大学校园,进行实地参观考察活动,感受大学的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
  
  四、课程分析与评价
  
  既然教师是这一课程开发的主体,那么教师就有权利决定“如何教”,也有权利决定“教什么”。有这方面爱好和特长的教师可主动提出申请,经学校审议后,决定由若干专门教师负责开发。校长应给教师充分的时间和宽松的环境,适当加大课程开发和编制的投入,教师应将收集到客观、真实、详细的资料,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介绍给学生,切实为中学生做好服务导向。切不可硬贴标签,不负责任地听之任之或包办代替。同时通过对高校所在地的文化底蕴、经济发展、教育状况的了解,鼓励学生养成吃苦耐劳之精神,自愿服务于落后的地区。学生自己应当正确评价自己,从了解全国、全省(市)各高校到最后填报志愿要经过一个认识过程,切勿草率决定。
  这一校本课程开发是师生互动、共同成长和发展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培养兴趣,陶冶情操,为学生将来迈入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打下基础,为教师自身增强课程开发意识,开发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促进专业化成长提供一个平台。
  该课程的评价不能以单一升学率为指标,而要以发展性评价为主。这里介绍一种外观评价模式来评判这一课程的实施情况,如下表:
  
  从上表看出,斯塔克认为,评价应该从三个方面收集有关课程的材料:前提条件、相互作用、结果。这里的前提条件要考虑学生的现实需求以及教师本身的素质、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等;相互作用是指教学过程,主要是记录师生互动的关系;结果是关注教师教学水平、技能的提高,学生态度、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等的变化。另外,家长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的满意度也应考虑在内。
  当然,要想培养有良好素质的高中毕业生,为大学输送合格人材,光靠开设一两门课程是远远不够的,本文只想通过一管之见引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以期能加强高中阶段的教育,突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心理的指导,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面向未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晋衡.中国大学指南.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
  [2]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