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对学生作业答案的思考
作者:俞桂云
一、将答案还给学生,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维持长久的学习兴趣
“√”与“×”可谓是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符号,学生时代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几乎是天天见。作业上、试卷上少不了“√”“×”,“×”虽是一种符号,代表着“错”或“否”,但在感观上实在并不是赏心悦目的。课后作业作为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和学生都十分重视作业结果。由于在复习期间作业量大,加之有些作业与教材不相配,难、偏、怪等原因,作业结果有时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看着满是“×”,心里总是不好受的。学生会觉得展开放在家长、同学面前很丢人。久而久之,他们会对作业产生恐惧心理。一些同学说:我们谁都想做好,可是由于自身或作业等多种原因往往是“事与愿违”,弄得自己每天都为作业烦恼,交作业成了自己的一块心病。其实学生们是期望自己作业完成之后能有一个校对,或能在答案的指导下使自己的作业尽量做得完美些,给自己、老师一个好心情。的确,学习是需要有兴趣的,牛顿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学生学习到害怕作业,学习兴趣从何谈起?笔者多年来,在担任毕业班教学时,大胆地在复习期间将答案还给学生,放心让学生自主地去作业、检测、校对、再作业。经观察,发现完成作业总比其他班级要快要及时,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也比其他班要高,对教师的欢迎程度也比其他班要高。有教师质疑:如此作业可靠吗?据调查,90%以上的学生都是在做完作业后再进行校对的。其实,校对作业也是学习,是一次再学习、反思的过程,效果并不比教师批改差。对差生而言,则是适当地降低了要求,可以促使他们在答案的“指引”下完成作业,保护了自尊,维持了学习兴趣。可见,将答案还给学生虽然牺牲了一点作业的甄别与选拔功能,但它能重视过程,保护学生的自尊和持久的学习兴趣,利远大于弊。
二、堵不如疏,将答案还给学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并不是自学,而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学生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初三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条件和能力,在中考复习这个非常时期将答案还给学生,是给学生课后作业提供了“后援”,有力地支持了自主学习。当学生做完作业后,能及时与答案进行校对,发现问题再思考、再探究、再作业,无形中对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进行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反之,如果作业多、难、繁,又缺乏指引,学生从心底里会对作业产生一种恐慌心理。有人对中国学生的作业与国外学生的作业作过一个比喻:“作业好像是一个洞。中国学生的作业洞口很小,但要求挖得很深;外国学生的作业洞口很大,但要求学生挖得很浅。”形象地说明了我们的作业缺乏辅助,对学生要求太高。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得不“另辟蹊径”,于是出现了“请他人代作业”、“花钱租答案”、“网上跪求答案”等等,令做老师的尴尬不已。因此,我认为堵不如疏:将答案还给学生。我们的教学是服务于学生,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在复习期间将答案还给学生是一种教学策略,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做完作业后能有一次再学习,再思考的过程。我们做教师要学会信任自己的学生,放手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去解决能解决的问题。总之,堵不如疏效果好,在初三复习期间将答案还给学生是教学环节中的一个创新,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将答案还给学生,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师的劳动效率
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能学以致用。作业作为知识巩固的手段是教学环节中很重要的一步。巩固的手段多种多样,不同时期也可改一改传统做法,特别是在初三复习期间,作业量大,难、偏、怪题不少,学生作业负担很重。再说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较大,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些都是客观事实。把答案还给学生就是将学生放到了教学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有差异的人。正是由于这个事实,答案对不同的学生起了不同的作用。有些作业属于识记类的,作业时即使忘了便可立即通过查看答案解决。有些属于应用理解类的,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做了后发现与答案不一致,会促使学生去思考,是自己不对还是答案有问题,从而产生想弄明白的探究念头。这个念头就可能促使学生产生去查找资料,或设法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讨论。如通过这些探究后获得与答案一致的结果,因其过程特殊,远比直接由教师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即使不能得到结果,由于学生做作业时在答案的指引下有了一定的探究,再在教师的讲解下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因为心中有了底,对老师的解答也能提出自己的想法了。据调查,学生的学业负担极大部分不是来自作业量的问题,而是来自作业心理压力,将答案还给学生是给学生心理解了压,也就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与此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劳动效率,它帮助教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脱出来,能集中精力对学生提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突破。因此,在中考复习期间将答案还给学生,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还能提高教师的劳动效率,真切地将复习落到实处。
四、将答案还给学生,有利于改变旧的师生关系,创建互动合作探究的新型师生
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的特点是:教师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学生是期望知识的接受器;教师单独拥有权力,学生服从。按上述的师生关系,答案只能是教师所有,学生处于被“检验裁定”地位,学生对教师的答案和批改不能有异议。从而形成了教师做“裁判”,学生作业“被判”的局面。如此师生关系,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无视教学对象的存在,而且这样的教学很大程度上受约于教师的个人素质。如果教师将答案搞错了,错的不再是教师一人,而是误导了一大群,后果可谓严重。如此师生关系已基本不能再适应时代的步伐了,它阻碍了构建“互动合作探究”的师生氛围。假如将答案还给学生,学生在做完作业后能及时校对,对自己做的与答案不一致的就能再次思考重做作业,甚至与他人合作进行讨论,寻求正确答案。当然,参考答案仅具参考价值,个别答案也有错谬,学生一旦发现,就会坚持自己的解答是正确的;个别答案也有不足,学生会顺着这条思路去思考、充实,这本身就是探究的过程、创新的过程……有了“探究过程”,学生心里有底了,在教师进行分析讲解时就能主动对答案提出质疑或新的见解。学生有话说,就有机会和理由与教师进行合作探讨。在课堂上校对作业或讲解作业时,学生就能不自主地将教师当作他们中的一员,从而能放开胆子,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个“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同时,教师也有“角色”转换的机会,实现了从“判官”到“合作者”,从“施教者”到“引导者”,从“独奏者”到“伴奏者”的转换。因此,笔者认为将答案还给学生不仅能改变旧的师生关系还能创建能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五、将答案还给学生,有助于教师角色转换,凸现学生主体地位,推进新课程实施步伐
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我们的教学往往是“重结果,轻过程”,在地位上教师是“判官”,学生“受审”。对学生作业也如此,过分地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如此做法既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也不利于新课标的实施。转变教师角色,凸现学生主体是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之一,只有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确保新课标的顺利实施。在初三复习期间,将答案还给学生有助于处理这两者的关系,从教师角度来看,能实现从作业批改中的“判官”转变为“合作者”,从课堂作业讲解中的“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从而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对学生来说,由于有了答案,就能在作业讲解前进行初步的探究,从“被动”地位上升至“主动”地位,在课堂上凸现出主体地位,成为教学的主体。可想而知,这两者关系理顺了,我们的复习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对学生的能力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将答案还给学生还有利于在教学方法上创造一种宽松、宽容、富于活力的教学气氛,是教学方法上的一种革新。
当然,对将答案还给学生存在一些担忧思想也是正常的,担心学生会过分依赖答案和懒惰心理的助长也是值得重视的。传统的教育思维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的确令人深思。“生不学,师之惰”。《礼·学记》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将答案还给学生,教师并非为此而逸,仍要把握其引导权。为使“善学者”不致“从而庸之”,批改作业时,要看学生对作业有无新的突破,特别是一些主观题,学生的答案是否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与探索,批改时重在鼓励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对“不善学者”而言,虽有“搬抄”答案之嫌,但只要看其作业是否认真,态度如何?如能始终如一,则至少也能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又何必“从而怨之”。将答还给学生,能让他们在各自不同的“起跑线”上学有所得,我想这也算是教学改革中的一大创新,在现实教学中是具有可行性和实用价值的。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