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当心儿童阅读口味“快餐化”

作者:唐金龙




  有一个故事耐人寻味:1918年2月14日,英军第60师奉命进攻杰里阔,欲将土耳其人从约旦赶出去。途遇一很高的石头山,山上有一个叫“蜜抹”的村庄,土耳其人盘踞村中,凭借险要的地形顽强抵抗。师部派出一个旅的兵力攻打山头,要不惜代价为后续部队开辟道路。有一个熟读《圣经》的少校,一听说“蜜抹”这个村名,马上联想到很可能就是《圣经》中提到的“蜜抹”。他马上拿出《圣经》,果然在“撒母耳记”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里找到了。《圣经》记载:扫罗和他的儿子约拿单以及跟随他们的人都住在便雅小阁的迦巴,但非利士人在蜜抹安营……有一日扫罗的儿子约拿单对拿兵器的少年说,我们不如到非利士人的防营里去。要从隘口到非利士防营,这隘口两边各有一个峻峭的山峰,一峰向北与蜜抹相对,一峰向南与迦巴相对。《圣经》中讲到约拿单如何从隘口向上,一直爬到了一个很高的地方……非利士人从梦中醒来,以为被包围,四处逃窜,扫罗指挥部队发起总攻,大获全胜。
  少校把《圣经》拿给旅长看,说虽然几个世纪过去了,但蜜抹周围的环境没有变,我们何不照《圣经》所言打上一仗呢?旅长于是改变了强攻的计划,派出一连人马趁夜攀上山头,正如非利士人一样,土耳其兵从梦中惊醒,以为被英军包围了,四散逃命。英军未发一枪,就把敌人吓跑了。
  这是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战场上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少校的名字叫维文·吉尔吉特。少校面对敌情,能够回忆起自己读过的书籍并熟练地加以运用,这说明这位少校当时在读《圣经》时的认真态度,否则,在关键时刻是不可能学以致用的。
  由此,我想到就阅读而言,还是应该深入一点。而现在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阅读越来越浮躁了,有学者称现在的人热衷“浅阅读”,也形象地说出当今人们的阅读取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更关心的是现在的孩子都在读什么书。
  近日,安徽省图书馆少儿阅览室对在该馆少儿阅览室借阅图书的2005年全年借阅记录进行统计,对省城青少年的阅读倾向进行了颇具权威性的摸底调查,结果发现:借阅排行榜前三位的图书全是漫画书,由此看出,省城儿童阅读口味趋向“快餐化”。
  省图书馆借阅部副主任孙瑞华解释说,省图书馆借阅部少儿阅览室针对的读者群是省城6~14岁的青少年,阅览室藏书已经达到28000多册,持证小读者已有7000多人,借阅部一直希望能在积极引导小读者树立良好阅读习惯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今年,他们首次对青少年借阅记录进行全面统计,以帮助家长、老师了解孩子们的阅读倾向。统计结果发现:2005年度图书借阅排行榜前五位的分别是《菜头与土豆》、《数码宝贝》、《蜡笔小新》、《哈里波特》系列、《猫和老鼠》;2005年度图书种类借阅率排行榜的前五位分别是艺术类(漫画故事居首)、文学类(校园小说居首)、综合性图书(百科全书居首)、史地类、生物科学类。
  孙主任介绍,这次统计发现,青少年现在最爱阅读的图书是漫画类的图书,借阅排行榜前五位中有四部都是漫画类书籍,这与小读者阅读天性有关。现在的孩子最怕固有模式的约束,所以喜欢选择直观易懂的书籍,同时孩子们学习压力较大,使他们缺乏大块时间阅读厚厚的名著,希望通过阅读这样的“快餐”书获取轻松和休闲。他还指出,品位较高的漫画书籍对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有些帮助的,如果进行适当引导,对孩子们的智力开发也是有益的,但调查结果也反映出,青少年的阅读习惯亟需引导,“快餐”文学是无法满足青少年的知识积累以及性格培养需要的。
  
  正如孙主任分析的那样,我们必须要对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加以引导,不能让“快餐文化”占据孩子的整个视野。毕竟“快餐化”的阅读对于孩子成长,不是十分有利的。
  读书之大忌,在于生吞活剥,不求甚解;而读书之秘诀,不仅在于融会贯通,更在于消化理解、吸收营养,进而释放能量。能量的吸收与释放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形象地说明了自然界中物体吸收、释放能量的辩证统一关系。一般而言,物体吸收的能量越多,释放的能量就越多;吸收得越快,释放得也越快。反之,能量的释放又能促进能量的吸收。“快餐阅读”相对于传统的经典式阅读,少的正是深入地吸收和消化。
  宋朝诗人朱熹七绝《观书有感》中:“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实,一渠池塘,光引水而不溢流或光溢流而不引水都难以保持活水常清。人的大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应该是一池“活水”,而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贮水桶”、“封闭器”。只有常引常流,常换常新,知识才能不断丰富,思维才能不断渐进,观念才能日臻更新。否则,纵然你“读万卷书”、“听万家言”,倘若不会消化,不会更新,甚或不会转化、释放,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樽“两脚书橱”而已。
  著名作家赵树理曾打过一个生动的比喻:“读书就像开矿。”开矿为了什么?冶炼。冶炼干什么?释放能量。这样,读书——开矿——冶炼——释放能量就形成了一条有机的链条。当然,人的能量不能无限地释放,因为人的能量也是有限的。那么,读书正好起到了一种补充能量的功能,读书促进了人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如果仅仅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学习而学习,仅仅为了拿别人的良言警句作为卖弄学问的资本,装点门面的点缀,那岂不失去了读书的本义,那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
  读书为了运用,读书为了释放,读书为了创造。这就是读书的智慧。我们要智慧地读书。这样,我们才不致于死读书,才不致于单纯地、消极地、被动地全盘照搬现成的书本教条,才能在学习和借鉴前人、他人成果的同时,孕育那创造性的萌芽,闪烁那智慧的光芒。
  对于孩子成长来说,读书是一种超越。人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它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也不会停止在某一阶段,它需要不断超越。而要完成这一超越,光有“快餐化”的阅读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深入的经典阅读。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