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国际意识教育
作者:朱永文
一、“国际意识”的内涵
国际意识相对于民族意识而言,指国民对跨国事务或国际事务的认识和了解,实际上是世界观的体现。国际意识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公民或者社会团体在看待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及整个国际形势发展状况时所表现出来的敏锐度、关注度极其了解的深度等。在历史新课标中,国际意识被理解为一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我们有一种宽广、开放、平等的心态、主动自觉地了解世界、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公正客观地对待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具体地讲,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国际理解与平等意识
国际理解首先要求我们承认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有差异的。杨善民、韩锋等人将世界文化划分为六大系统:西方文化系统、伊斯兰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东亚文化系统、东南亚文化系统和非洲文化系统。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也认为,冷战后全球政治成为多极文明和多文明的,世界由七个或八个文明构成。然而他强调的是“文明的冲突”,并认为西方文明将受到所有外来文明的挑战。我们认为差异性不一定就导致冲突或战争。为了避免冲突和战争,这就需要加强国际理解,遵循“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承认历史的差异性,尊重异域历史文化。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有效沟通应该以“平等”为核心。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国家组成的,有强有弱,有大有小,文化、习俗等也不尽相同,但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优秀民族和劣等民族的区别。世界各国一律平等,尽管从现在情形上看各国并不平等,但我们要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
2.国际依存与合作意识
最早提出相互依存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库珀。他于1968年在《相互依存的经济学》一书中指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飞速发展塑造着一个日益一体化和高度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各国经济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世界越来越发展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全球问题层出不穷。全球问题是决定着人类共同命运而又只能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如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紧缺、粮食匮乏、战争威胁等问题。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也就是说,中国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些全球化问题面前,中国不可以也不可能置身事外。赵中建教授在《教育的使命》一书中指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并确保全民更加美好的未来,应调动全世界青年的创造性、理想和勇气以培养全球伙伴精神。”我们必须关注全球社会未来的发展前途和状况,对全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尽自己的责任,支持和理解国家对国际事务所承担的义务,强调合作共赢而不是利己损人。
3.国际竞争与交流意识
美国国际政治学家基欧汉和奈在1997年对相互依存概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国际政治中现实主义所主张的均势和以军事力量为中心的国家安全观已经过时。国际间商品、资本、人员和信息的交流给各国带来了切实的收益或成本。与库珀不同,基欧汉和奈更强调相互依存中各国利益分配的不对称性,因此,在相互依存中各国不仅有合作,而且有竞争。全球化浪潮,已经使我们身处于一个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世界。在这个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世界里,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世隔绝,孤芳自赏。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必须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还必须树立积极辩证防范风险的意识,在竞争中增强实力,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中不断拓宽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空间。
4.国际和平与正义意识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人们向往和平,呼唤和平,和平是当今国际社会两大主题之一。联合国大会于1981年通过决议,将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二联大开幕的日子定为国际和平日。2001年9月7日,联大通过第55282号决议,决定从2002年开始,将每年的9月21日定为国际和平日。大会宣布,国际和平日为全球停火和非暴力日,并呼吁所有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行动。大会还号召所有会员国、联合国系统各组织、区域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通过教育和公众宣传等适当方式庆祝国际和平日并同联合国合作实现全球停火。多年来,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为实现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作出了不懈努力。然而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战争、恐怖袭击、地区冲突等多种形式的暴力敌对活动依然存在,人类实现真正和平的理想任重而道远。和平是当今国际的主题,而正义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正如罗尔斯所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意蕴十分丰富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国际意识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是由于长期传统教育的影响,只重视爱国精神、理想信念、传统美德等方面的教育,而没有足够地认识到国际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致使国际意识教育被淡化,甚至被忽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国际意识教育,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二、国际意识教育的方略
1.以开放的史观为指导,把握人类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曾以阶级斗争为主线解释历史,片面强调国家和民族意识,以及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能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不能主动地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以自我为中心、盲目乐观,最终未能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方向。历史教育要“面向世界”,就必须以开放的史学观为指导,即运用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从人类文明的高度观察和评价历史的标准,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以前我们总是一味地讲述中国的科学技术比国外早多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结果只会导致形成一种狭隘的爱国主义。其实,并不是中国所有的科学技术成果都早于西方。如: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晚于巴比仑、埃及和古希腊,只有少数成果早于西方。世界各国的文明在发展时间上有早有迟,内容上也是千差万别的。我们要以开放的史学观为指导,引导学生承认历史的差异性,尊重异域历史文化,懂得各国历史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在课堂上,我们当然要使学生基本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以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但是必须纠正长期以来我们对古代的科技成就所表现出来的过分沾沾自喜,还要通过与西方科技的对比,对中国古代优秀的科技成就中所隐藏的不足作进一步的分析。中国科技领域主要是应用科学,科学研究主要是采取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缺少理论的研究,轻视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同时我们更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曾吸收许多国家的先进文化,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如印度的熬糖法、美洲和越南的农作物、欧洲的水利技术等,从而进一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