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对上教社2005版初中化学教材的几点商榷

作者:王健霞 齐高平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化学教材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旧版初中化学教材相比,在教学内容、章节结构上都做了大的调整,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新教材增加了大量图片并改为彩页印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教材中新增加了诸如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拓展视野等栏目,为广大师生的教学预留了很大的自主空间,可以让他们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自主的调配。但是教材在拥有众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
  
  一、叙述不严密
  
  1、教材37页对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提到:这种在化学反应中能增大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改变的物质称为催化剂。笔者以为,既然催化剂有可以加快反应速度的正催化剂和减慢反应速度的负催化剂之分,为了让学生对催化剂这类物质有个全面的认识,上述语句中不如把“增大”改为“改变”更为合适。
  2、教材99页在化学方程式书写过程中,对于生成物中沉淀、气体化学式后边上下箭头的标明没作出明确要求,这样容易误导学生。此处应像原2001年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本72页那样对此作出具体要求,指明只有当反应物中没有气体或沉淀,而生成物中出现气体或沉淀时,其化学式后再标注“↑”或“↓”符号。
  3、教材118页第6题中的填空:家用热水瓶内胆壁的银白色金属是。对此空,教师指导用书中所给答案为“银”,但据了解,目前暖水瓶内胆壁上除了镀银外,也有镀铝的,过去还有镀金属汞的。这样就造成答案的混乱。
  4、教材134页观察与思考栏目中第3步实验要求向澄清的石灰水中滴入两滴酚酞试液,可在此处教材并没对酚酞的特性给予解释,这样不利于学生理解,因此建议编者能像42页实验中用到石蕊试液时加以标注,给学生以提示。
  
  二、编排顺序问题
  
  1、教材第5页观察与思考栏目中安排了因铁丝生锈消耗氧气导致锥形瓶内外气压差,使烧杯内导管液面上升的实验。但由于教材的变化,化学课在讲到此处时,初三学生物理学科还没讲到压强知识,使得本来很浅显易懂的知识成为学生们的难点,因此建议编委们注意在编排时考虑一下学科间的知识衔接问题。
  2、教材第44页介绍的气体收集方法建议安排在第38页氧气的制取处介绍为好,因为在讲氧气的制法时已经涉及气体的收集,学生在此处应该了解一下气体收集的方法,并应知道该如何根据气体的性质选取收集方法。
  
  三、其他问题
  
  1、教材34页活动与探究栏目中安排了木炭、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但这样的实验探究需要大量的氧气,实际教学中如若班级较多,课又前后相连时,氧气的准备就有困难,因此考虑到可行性,建议将此处改为观察与思考较为合适。
  2、教材第35页第二段中提到: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许多物质会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在此处,对于氧化反应学生完全不了解,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提及这个概念显得很突然,不利于学生理解相关内容。
  3、教材91页观察与思考栏目中安排的面粉爆炸实验实际操作中成功率不高,建议可用其他可燃物爆炸实验替代,如可换为H2与O2的混合气体爆炸。
  4、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而上教版教材对此点没有体现,建议设置相关练习,让学生体会到溶液与化学反应这两个知识点的融合。
  5、下册教材第七章中对酸、碱、盐三类物质,正文部分并未给出明确定义,在实际教学中,不便于学生理解,建议编者能从物质的组成角度引出酸、碱、盐三类物质,使学生能够识别酸、碱、盐三类物质,从而为后续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当然,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死教教材,应该活用教材。但考虑到教材在实际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以及它的权威性和明显的指向性,因此建议编者在编写、印刷等方面要精益求精,以免误导学生。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