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对“物”化班级管理的反思

作者:王 剑




  
  三、 管理制度的“物”化
  
  这里所说的“管理制度的物化”当中的“物化”指的是低俗化、功利化和层级化,主要是针对传统教育管理制度强化了“官本位”意识,成为了导致师生上下级的主从差异以及同学之间等级分化的工具,造成了管理活动中对弱势生命的忽视和压迫。以下我们就从管理制度中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目前各类学校的班级管理,一般情况下实行的都是以班主任为管理主体,以班级全体学生为管理对象的一种管理模式。大小各项班级工作都由教师说了算,班里虽然有学生干部,但他们也仅仅是负责贯彻教师的意图,履行教师的部分职责,而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真正参与班级管理。班主任在布置任务时希望听到的是服从,他们习惯于发号施令而让学生俯首听命。他们常常为学生听话、班级稳定而自豪,为管住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而得意。当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一些调皮学生时,往往会找班主任,然后班主任的第一反应是强调自己的权威,加强班级整顿。为了让自己所教的学生“听话”,许多班主任都习惯于采用各种严格措施控制学生的一言一行,忽略了学生自身情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的头上,使得学生每天生活在班主任规定的条条框框之中,没有半点生动自主发展的活力。长此以往,严重遏制了学生的个性、情感、意志品格的发展,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容易使学生形成胆怯、懦弱、内向、孤僻的性格,缺少开拓意识,缺乏创新精神和自主能力,忽略了对学生某些想法和做法的尊重和引导,致使学生不能及时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加重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同时由于教师的过分控制,容易造成个人与集体的对立,师生关系紧张,无论对学生或对教师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在班级管理系统中,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缺乏一定的均衡制约机制,作为管理对象的学生,几乎对班集体的一切都无权干涉,纯粹是一个弱势群体;而作为管理主体的班主任,虽然没有社会组织中那种明文规定的行政职权,但对班级学生具有“生杀大权”(聚表扬批评、座位安排、“职位”升降等无数权力于一身)却是无可争议的。
  正因为老师对学生的绝对控制和领导从而使班级管理成了一种稳定的层极化结构,无形中也强化了学生的“官”意识:班级中形成了班长、团支书听老师的安排,其他干部听班长、团支书调遣,而一般学生受干部指使的由上而下、近上远下的风气与传统。一切听上面的指令办事,久而久之,养成了学生“等”、“靠”、“要”的消极思想,扼杀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与创造精神;同时又诱导强化了只有当干部才有出息的价值取向,导致了学生价值取向的偏狭化,阻碍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在此结构中,相对固定于少数班级成员的班干部被看作是一种荣耀、信任、拥有管理别人的权力、享有“高人一等”的地位,而多数学生则被置于被动接受、服从管理的地位,这种被动地位又造成了多数学生缺乏班级主人感,缺乏自主管理意识,导致学生班级地位的差异和两极分化,班级群体的分裂。学生在班级地位的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与义务感,也不利于养成民主、平等的意识和习惯。即使是对于少数处于管理地位的班级干部而言,由于受到班主任的过多控制,也难以发挥其自身的管理才干和作用。另一方面,无论是老师任命、档案甄选还是所谓的民意选举,班级干部的职位往往局限在少部分学生之中,缺乏流动变化,其他学生实际上并不具备获得各种角色心理塑造与才能培养的机会。其后果是造就和培养了少数“营养不良”的精英,而众多的个体则被遗忘,不利于学生全体共同发展。
  综上看来,“物”化班级管理的毒瘤已渗透到教育教学从内在观念直至外部制度的方方面面。在素质教育乃至生命教育呼声愈强的今天,如何从班级管理的层面真正体现教育的初衷呢?实现其生命化的回归就成了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赫尔巴特著.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 冯建军著.生命与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孙晓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