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农村学生学校适应的差异研究
作者:石艳玲 孙献文
一、 研究方法
1、被试
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德州市三所农村小学和一所农村中学共928名学生进行集体问卷调查,除去无效问卷后剩余有效被试907人,其中小学生298人,(四年级124人、五年级174人),占总人数的32.9%,平均年龄分别为11.38岁和12.83岁;初中生609人(初一315人、初二294人),占总人数的67.1 %,平均年龄分别为13.75岁和14.21岁。独生子女218人,占总人数的24%,非独生子女689人,占总人数的76%。
2、 测量工具
(1)情绪适应。儿童孤独问卷:采用邹泓修订的儿童孤独问卷。问卷包含四个维度:孤独感(C1)、社交能力评价(C2)、同伴地位消极评价(C3)和社交需要未满足(C4),共计21题。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填表作答。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分别记为4~1分。除社交能力评价的高分代表积极评价外,其他3个维度的高分均代表消极评价。将社交能力评价维度反向计分,取各维度的分数之和作为总体孤独感分数。儿童社交焦虑问卷:采用马弘翻译、周宗奎修订的儿童社交焦虑问卷。问卷共有10个项目,包含有两个大因子:①害怕否定评价(第1、2、5、6、8、10条);②社交回避及苦恼(第3、4、7、9条)。使用3级评分制,量表的得分从0到20。两大因子的分数之和为被试的社交焦虑分数,得分越高,社交焦虑水平越高。在上述两问卷中,被试的孤独分数和焦虑分数越高,表明情绪适应越差,反之,则情绪适应越好。
(2)行为适应。采用陈欣银修订的Masten“班级戏剧”问卷,共有30个项目。陈欣银在将此量表中国化时已经缩减为12个题目,这12个项目可分为3个维度:社交——领导行为,攻击——破坏行为,害羞——敏感行为。其中,社交领导行为包括5个项目;攻击破坏行为包括3个项目;害羞敏感行为包括4个项目。问卷采用同伴提名,对第一、第二、第三提名分别用3、2、1计分。根据每个被试在每个项目上被提名的次数,计算在该项目上的得分,以班级为单位将所得分数标准化,然后分别计算三个维度的得分,以三个维度中各个项目得分的平均分作为各维度的最后得分。
(3)同伴关系。采用同伴提名法评定儿童的同伴关系。要求被试写出自己在班里最喜欢的三位同学、最好的三位朋友(积极提名)和最不喜欢的三位同学(消极提名)。以班级为单位对每个被试所得的提名频次标准化。被试的两项积极提名分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17,p<0.001),故以两者的平均数作为同伴接纳的指标,以消极提名分数作为同伴拒绝的指标。
(4)学业成绩。以施测时被试的期末考试成绩(语文、数学)作为原始学业成绩,以班级为单位将其分别转化为标准分,然后以语文和数学标准分的平均分作为衡量被试学业成绩的指标。应用上述问卷进行集体施测,施测时以班级为单位,被试的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均不在场,由主试讲明要求,必要时给予个人指导以确保被试正确理解问卷内容。被试独立答卷,答卷当场收回。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二、 研究结果
为了清楚地了解农村学生在学校适应各个指标上的差异,笔者以性别、独生/非独生为自变量,以学校适应作为因变量进行2×2方差分析,用以考察农村学生学校适应的性别差异、独生/非独生差异。结果如下:
1.农村学生学校适应的性别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在社交——领导行为因子上,性别主效应显著,男同学的得分显著低于女同学。在攻击破坏行为因子上有极显著的性别主效应,男同学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同学。在同伴拒绝因子上有着显著的性别主效应,男同学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同学。在学业成绩方面,有着极显著的性别主效应,男同学的得分显著低于女同学。
2.农村学生学校适应的独生/非独生子女比较
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孤独总分的独生/非独生主效应非常显著,独生子女的孤独总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在害羞——敏感行为因子上,性别和独生/非独生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独生子和非独生子在害羞——敏感行为因子上无显著的差异,而独生女和非独生女有显著的差异,独生女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女(t =2.226,p<0.05)。
三、 问题探讨
1.农村学生学校适应的性别比较
本研究发现,男同学在社交——领导行为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同学,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女同学相对来说身心发育较早,尤其是农村的女学生经常参与家务劳动,相对比较成熟;另一方面,与男同学相比,女同学通常更为随和的、愉快、善于与人合作,并且与城市女学生相比,农村的女学生具有更多的传统女性的特点,有较多人际取向的女性特质,所以在社交——领导行为因子上的得分要比男同学高。在攻击——破坏行为因子上,男同学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同学,这和以往的研究基本一致,大多数研究发现男同学比女同学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Reznick等发现,女同学的行为抑制一般多于男同学,因为女同学的害羞在社会关系中很少体验到消极后果,父母因而对改变女孩子的害羞较少做出努力。本研究也发现,男同学的害羞——敏感行为水平显著低于女同学。同时也可能与两性的性格特点有关系,与男同学相比,女同学通常更加文静、内向、多愁善感,尤其是在农村,由于“女主内、男主外”的传统分工模式影响着两性的性别角色,使女同学倾向于抑制自己的某些行为,导致其害羞敏感行为较多。在同伴拒绝因子上,男同学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同学。这可能与女同学通常比男同学较为早熟,社会化发展程度略高于男同学有一定关系。同时与性别角色的社会期待和女学生自身的生理特点有关,与男同学相比,女同学更多地采取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所以女同学通常比男同学更为随和的、更善于与人合作,所以较少遭到同伴的拒绝。在学业成绩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男同学的得分显著低于女同学。这可能是因为在小学乃至初中,女同学比男同学更注重学习成绩,学习也更认真努力,加上小学和初中的课程对记忆和形象思维的要求较多,女学生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相对来说成绩较好。
2、农村学生学校适应的独生/非独生子女比较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认为,虽然独生子女在智力方面的发展往往较非独生子女更好,但在人格和行为特征发展的某些方面同非独生子女相比则有一定的缺陷。如苏林雁等发现独生男童比非独生男童更显得“不合群”和“社交退缩”,陶国泰等发现独生女童较非独生女童的“心理成熟”相对较缓。
本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的孤独总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这一结果与风笑天的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第一,与非独生子相比,独生子的父母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子女的物质需求,而且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子女交往,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其精神需求,使他们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稳定感和归属感,所以孤独感相对较少。第二,虽然非独生子女有条件、也有相当多的时间是与其兄弟姐妹一起在家庭环境中度过,但是这种手足之间的交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在家庭外与同学、朋友的交往。相反,由于缺少同兄弟姐妹交往的家庭环境,独生子女被迫更多地与同学和同龄伙伴往来;而且由于家庭这一具有首属关系的“我群体”中的交往规则不同于家庭之外众多具有次属关系的“他群体”中的交往规则,独生子女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表现相对强于同龄非独生子女。同时本研究又发现,在害羞敏感行为因子上,独生女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女。原因可能在于,第一,与非独生女相比,独生女没有兄弟姐妹,在家和同龄人接触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第二,独生女孩自小受到父母与祖辈的关怀,再加上女孩本身心理发展上的不同,与男孩比较起来到了前青春期仍继续多受保护,在外参与社交活动较少,没有充分发展外向性行为,较容易形成害羞敏感的性格。
参考文献
[1] Block,J.H.Differential premises arising from differential socialization of the sexes:Some conjectures.Child Development,1983,54:1335~1354.
[2] Reznick,J.S.Prespectives on Behavioral Inhibition.Chicago: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89, 71-91.
[3]苏林雁、李雪荣、唐效兰.独生子女行为及情绪特点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1):9-20.
[4] 陶国泰、邱景华、李宝林.独生与非独生儿童心理发展的纵向分析:南京的十年追踪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210-212.
[5] 风笑天.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中国社会科学,2000(6):118-131.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