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俄罗斯家庭教育:父亲“缺席”
作者:冯永刚
3.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俄罗斯民族亲情观念的淡薄
今天的孩子也就是将来的家长。生活在单亲家庭,或在缺少父爱的环境中长大,疏远了父子之间的感情,使得许多孩子对父亲的概念相当笼统、模糊和不确定。家庭生活本身就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父亲教育孩子责任的欠缺使得孩子今后对自己的社会责任也模糊不清。一个最明显的不良影响是直接导致了俄罗斯民族亲情观念的淡薄。众所周知,抚养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但赡养老人理应是子女法定的义务。然而,俄罗斯人却没有赡养老人的责任意识。青年男女一旦结婚就离开父母,搬到外面居住,自食其力,过起自己舒服的小日子。他们平时很少回家看望父母,亲情观念自然也就淡薄。这不是局部存在的现象,而是整个俄罗斯民族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在俄罗斯,老人孤苦伶仃,一人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直到在孤寂中死去。更为可悲的是,俄罗斯老人在自己的小木屋里死去已多日,才被邻居发现。这类事情比比皆是。俄罗斯人逃避赡养老人之责任,着实令人感到悲哀。
三、 专家建议
俄罗斯教育界有识之士指出,俄罗斯单亲家庭的增加以及俄罗斯男子对教育孩子责任的“缺席”所带来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并提出了解决的具体措施。
1.再次重申母亲在教育子女中的不可代替作用
俄罗斯教育行政部门首先肯定了母亲在教育孩子中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母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力量,因而母爱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俄罗斯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家庭教育中,母亲在孩子0~12岁时对孩子的智力、道德与审美艺术等能力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父亲。同时,俄罗斯政府认为儿童不是家庭的私有物,而是祖国乃至民族的未来。因此,基于对下一代的负责,基于对祖国前途的考虑,俄政府号召母亲要承担起抚养教育孩子的职责。为此,俄罗斯政府对孕妇采取了一系列特殊优惠的政策。如俄罗斯女子怀孕8个月后就可以请产假休息,安心待产。孩子出生后,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继续休假15~18月,此段时间工资仍旧照发,以使母亲安心抚养照顾孩子,而无生活的后顾之忧。
2.强化父亲的角色意识,增强他们教育子女的观念
强调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并不意味着否定父亲在教育子女中的作用,父亲同样负有教育好下一代不可推卸的责任。尽管父母双方教育方式方法有别,所起作用各异,但忽视父亲的教育作用,诚如前述,其消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共同承担的职责,父母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为此,俄教育学家呼吁,父亲对孩子负有直接的教育责任,父亲要强化自己教育子女的责任意识,把家庭教育作为自己的一项义务,并且在实际行动中能够切实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职责。为增强父亲的教育意识,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准,一些俄罗斯学者撰文号召开设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素质;定期举办家长咨询、讨论会,交流家庭经验以及成立家长工作指导委员会等等建议,然而这一措施至今在俄罗斯还没有全面贯彻落实。
3.试图通过“一夫多妻制”减少单亲家庭数量及由此带来的困惑
前文已经提及,俄罗斯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也即意味着,如果按照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俄罗斯许多女子必将终生未婚。然而俄罗斯女子一般都希望有一个孩子作为心灵上的慰藉,这样的后果必然是未婚妈妈的增多,单亲家庭数量的增加。如何消减这一现象带来的社会问题呢?早在2000年,俄罗斯副议长日里诺夫斯基就提出了修改现行俄罗斯一夫一妻的家庭法典,提出在俄罗斯实行一个丈夫可以迎娶四个妻子的一夫多妻制草案。他认为,当前俄罗斯正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危机和社会危机,只有一夫多妻制才能缓减这一危机。这一议案虽然由于众多议员投反对票而未通过。但俄罗斯人口学家指出,虽然日里诺夫斯基的提法似乎有点荒谬,甚或违背日常逻辑,但并不毫无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低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严峻现实所导致俄罗斯总人口的急剧下降,以及单亲家庭孩子违法犯罪呈上涨的势头必然严重阻碍俄罗斯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所以,近几年来,俄罗斯要求一夫多妻制的口号依然此起彼伏。俄罗斯是否会搞一夫多妻制?尽管这一政策的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俄罗斯严峻的人口危机,缓解单亲家庭的困惑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们姑且不论伦理道德问题,但这种制度的实行必将带来更严重的社会问题。笔者认为,这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除此之外,俄罗斯专家还建议单亲家庭的母亲们应把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核心位置。
参考文献
СергеваяВ.П.,Управленеи бразовательными системами.-М., 2001.
[2] Шимбарева Е.И.Обладать свободой или быть свободным?.Знание -сила. 1993.-№3.
[3] Стрельницкая Л.П. Образование и идеология.Педагогика.1995,-№6.
[4] Рыбакова М.М.Конфликт и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е в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ом прогрессе.-М.,1991.
[5]КрыловаН.В.Ребеноквпространствкультуры.-М,1994.
[6] Б.П.Пузанова.Коррекционная педагогика.-М.,1998.
[7] Халамов И.Ф.Педагогика.-Миниск., 2002.
(责任编辑 付一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