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新课程精神观照下的听课观念变革

作者:林存华 郁琴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精神也逐渐为师生所熟悉、所接纳,并对课堂中的教与学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与研究产生着全方位的深刻影响。作为教师教研活动和学校常规管理方式之一的听课,也必将在新课程精神的观照下发生悄然而又实质的变化。
  说到听课观念的变革,有些教育工作者就会觉得观念变革只是口头讲讲、图个新鲜而已,它并不能对听课活动发挥真正的指导性作用。事实上,听课观念变革是有必要的,观念本身也不见得就是虚的。如果说某些教育观念对教师来讲是虚的、是装饰的,那只能说明那些教育观念还没有真正进入教师的心中,并没有在意识深处被教师所理解与接纳。即便是一些教师对某些教育观念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如果他们只是说说而已,不愿也不能与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结合起来的话,那么说到底这类的教育观念只能算是外在于他们的一种存在。而教育观念一旦被教师所理解和接受,就能够有意无意间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从而逐渐成为内在的教育理念。这样的教育观念是与行为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个体的行为,而且从教师个体的教学行为中也能清晰地折射出所蕴含的观念。听课观念的特性和作用也是如此。
  那么,在新课程精神观照下,中小学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应该如何听课?他们原先熟稔的听课观念又要发生哪些变化呢?简单地讲,听课者要转变原先基于“应试教育”的听课观,树立与新课程精神相适应的听课观念。否则,即使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听课的形式很多、花样百出,听课者也难以正确地理解、评析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的变化,更无法将听课活动融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中,发挥诊断教师实施新课程中存在问题和引领教师正确实施新课程要求的作用。虽然很难全面地阐释清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听课观念具体是什么,但它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听课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
  传统的听课重视记录教师在课堂中的“表演”,而忽略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当然有的听课者也会有意识地观察学生,但是大多重视学生课堂学习的结果,而容易忽略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即使听课者希望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但由于传统课堂常常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在课堂中很少有主动发言、自我表现的机会,所以听课者的愿望一般也会落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就意味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教师授课方式将会发生改变,学生在课堂中将有更多的参与机会,有更多的表现空间。因而在新课程改革精神观照下,听课者要重视观察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表现,特别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听课者不仅要注意倾听学生的言语,也要观看学生的行为,更要关注学生的情绪,以及透过外在的言行来体察学生与教师互动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
  第二,听课应更多地关注教学内容的生活性
  传统的课堂与学生、教师的日常生活脱节乃至严重隔离。部分原因是传统课堂只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教师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书本知识就可以应付升学考试了。在这种情况下,听课者自然就无法观察到课堂内容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联系,听课者在听课过程中也不会刻意去观察教师是否将适当加工的生活事件引入课堂。
  新课程精神强调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建立一定的联系,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带进课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所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听课,要特别关注教学内容是否与师生的日常生活发生了联系。例如,有的教师将日常生活的内容试着带入了课堂,听课者就要关注日常生活的经验在课堂中具体的表现方式,教师对其加工和处理是否到位,或者说日常生活的事件与课本知识的衔接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的调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听课应更多地关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由于传统的课堂一般会呈现出“教师一味讲、学生埋头听”的特点,听课者也无须过多地关注上课者教学方法是否多样,是否灵活搭配、合理运用。新课程精神观照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主张将日常生活合理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仅仅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来组织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实际上,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灵活多变地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因此,听课者不能无视课堂的这一变化,而是要更多地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方法的意识、行为和能力。也就是说,听课者既要在课堂中观察教师使用了哪些教学方法,也要分析教师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教学方法,以及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第四,听课应更多地关注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传统的听课中,听课者听课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通过听课来评价上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堂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评价的对象是学生,教师对学生也往往只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因而,听课者既无法感受到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也没有必要通过听课和课后评析去引领教师开展多元的课堂教学评价。
  在新课程精神观照下,评价上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最终目的,不仅仅是给教师的教学水平分个优、良、中、差,而且是通过听课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改进和师生共同的成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听课者对一堂课的教学评析角度不应是一元的,而应是多元的;不仅要从教师的言行评析教学,而且能够从学生的角度评析教学效果;不仅能够关注到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等显性表现,更能够从学生的情绪、表情、学习状态等细节发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需要,以及教师是否能够准确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自身的课堂教学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和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五,听课应更多地注重观察方法的技术性
  听课是学校中再平常不过的日常教学研究活动,每个教师也都在学校教学工作中重复着听课的实践活动,自然而然地会积累一定的听课经验。不可否认,这些经验对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听课也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多数听课者并不认为听课是一件复杂的、富有技术性的活动,也很少有意识地学习一些专门的听课技术。换言之,传统的听课无非主要是凭着主观感受“听听记记”的活动,听课在教师看来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可言。
  实际上,听课细究起来是“技术活”,听课者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自己的听课技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而,要较好地观察、研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听课者必须提升听课的技术含量,娴熟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听课技术。例如,有意识地借助量表、图式记录等工具来观察课堂,有意识地运用摄影机、摄像机、录音机等现代电子产品来辅助记录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影像、图片和声音。另外,也要有能力分析各种采用定量和定性课堂观察记录的原始资料。当然,对于一些教师平常不大熟悉的观察技术和工具,学校管理者需要通过集体培训、提倡自学等方式,来提升听课者对听课技术的掌握水平,并且也要提供课堂观察的技术工具,为提高教师听课的技术性创造有利的条件。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