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诠释新课程实践中的几种不合理倾向
作者:顾永忠
一、 盲目分组,抑制学生个性发展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顾客现学习内容,常常生硬地搬用分组的样式,很随意地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为只有采取分组活动,才是新型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个学生表演,多名学生观看,多数人迁就少数人的看法和做法;先做完的同学随意玩耍,不守纪律,而后动手的学生手忙脚乱,不得安宁。这种盲目、不适宜的分组,非但没有实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初衷,反而降低了教学的效率,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助长了学生的不良习惯。
笔者认为,通常适于分组学习的对象应具备下列几个主要特点:学习内容较多,单凭个人的努力很难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操作难度较大,一个人难以解决;学习任务可以分解为操作性较强、创意空间较大的几个部分;需要相互交流与讨论、相互激励与启发的学习活动等。对于具备以上几种特点的对象,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活动、表现的机会和空间。在分组活动前,教师要慎重确定组员,力求避免随意性,分组以中等生为基准,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和平时成绩等因素。另外,还应注重做好组织工作,明确组长及其职责,保证每个组员分工明确,各尽其责。
二、 琐碎提问,限制学生创新思维
有的教师以为只要让学生多参加活动,多大胆发言,学习气氛活跃就是教学的民主。因此,他们常用频繁、琐碎的提问牵动学生的思路,造成热热闹闹的“满堂问”的局面,实际上却忽略了提问和发言的质量,也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热情。在这样的课堂上,许多学生忙于应付教师的提问,而没有机会了解自己感兴趣、不明白的问题和结果,经常被提问的学生感觉很累,另一些学生由于很少有机会回答问题,就会渐渐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养成思维的惰性。
教师在教学中总要提出一些题,但提问有低级与高级的区分,低级的提问是以回忆的内容为主,而高级的提问可以是理解式的、分析式的、评价式的、综合拓展式的等。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将较多的提问机会留给学生,然后由师生共同回答,一起解决问题。
三、 误用比赛,挫伤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些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在教学中采用比赛的形式,常由一名主持人出题,其他学生抢答,最后根据各人得分情况确定优胜者。然而,每次评比的结果往往集中在班级中几个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身上。就此,我们姑且不谈其评分是否合理,结果是否准确,单就把少数人的荣耀建立在几十个人的失败上,这样的结果就应引起我们教师的注意。如果说这种教学活动最初的目的是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提高竞争意识的话,那么总是以少数人得胜的结果挫伤多数学生的满腔热情。久而久之,这种教学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不仅不会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方面有所收获,反而会使许多学生失去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
那么,是不是在课堂上就不能用比赛的方式呢,不是,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怎样处理比赛结果。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将比赛形式与小组合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避免将失败归结为某一个体的能力不足;也可以将比赛、竞争建立在自我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每一点成绩和每一线成功的希望,这样或许会让竞争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为了从不同角度鼓励那些在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在比赛活动中,可有意多设一些奖项,如普通话标准、书写工整、发言有新意、表现有勇气……甚至有热情等,从而保护了孩子们心中的那份自信,让更多的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 滥用课件,影响学生观察效果
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那么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就必须使用多媒体,而且要多用。因此,他们常将常见的实验、教具,花很多精力制作成多媒体动画;有的教师将非常简单的一句话,非要花费很大的气力,通过电脑课件中的一个卡通人物去说。这些用课件取代一切常规的教学手段,想一俊遮百丑的方法,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教师的基本功得不到展示,很多直接、鲜活的视觉感受,学生难以得到体验。还有极个别的教师使用教学课件,可能是为了展示制作者的高超水平,在所展示对象的周围制作几个不停闪动的小动画,不时播放与所学内容无关的精美图画或动人音乐。这样的课件,不仅事倍功半,而且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了学习效果。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首先考虑该不该用,应该在哪个环节上使用;其次考虑课件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生理、心理卫生的要求。另外,还应注意教学课件的科学性、艺术性,因为这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五、 必用研究,徒具新型学习的虚名
新课程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管具体的内容,统一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所谓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的、被动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旨在打破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一统天下的局面。也就是说,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下,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研究性学习为辅。其中研究性学习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种,它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但不是学习的全部,也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通过研究性学习来完成。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性学习有一定的程序,但不能八股化,次次面面俱到;要让学生逐步学会,但不能速成;要让学生学会,而不是由教师教会。特别值得我们教师注意的是,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也是较好的学习形式,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接受性学习不等于以灌输、死记硬背为主。当然,对于某些学习内容来说,个体学习的组织形式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新课程强调教学的有效性,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压抑学生的兴趣、热情的弊端,让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习能深入到学生的认识世界,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 放任学生,未能有效调控教学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有的教师便以为要把教学的舞台全部交给学性,自己不自觉地由教学的“中心”走向教学“边缘”,甚至退出教学舞台当“观众”,沦为“放羊式”教学。其实,教学是必须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教学理论修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在教学中,学生如何真正成为主体,学生怎样真正实现主体参与,在某种意义上讲,不仅仅取决于把舞台让给学生,还在于教师如何成功地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实现要经历三个基本过程:学生参与意识的产生过程,学生自主学习的启动过程,学生积极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学生通过这些过程实现着主体性的一次又一次的重构与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些过程,认真研究这一过程的基本规律,并按规程办事,努力实现学生主体的真正参与和发展。
七、 缺乏个性,一味采取“拿来主义”
新课程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有的教师不顾自身的特点,一味采用“拿来主义”,集中表现在直接“克隆”他人的劳动成果,或从网上下载“复制”别人的教学模式。新课程的综合化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这意味着教师的工作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背景,但不是排斥教师的个性特点。无数成功的教学实践活动告诉我们,惟有个性才有活力,惟有个性才有成功,惟有个性才是发展。新课程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而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与魅力将影响和感染学生,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在吸收他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独立思考,推陈出新,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个性化教学创造条件,努力形成一定特色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 鲍东辉.中国美术教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学习读本.南通市教学研究室.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