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对近四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诗词鉴赏题的思考

作者:刘会明 张 鹏




  近些年来,我们连续带高三毕业班,与高考题“见面”“打交道”的机会颇多。高考题留给我们总的印象是,一年比一年俏丽,一年比一年璀璨,尤其是其中的诗词鉴赏题,更是引人注目。高考语文诗词鉴赏题从2002年起变客观题为主观题,关注人生,注重审美,集综合性、开放性于一体,既秉承传统,又推陈出新,令人耳目一新,备受各方青睐。但我们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她的一些瑕疵,现提出,以就教于同仁。
  
  一、 所引术语使用不当
  
  在试题中,对传统诗论中一些术语的解释,有时不够准确,有失妥当。比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此处“诗眼”使用不当。刘铁岭在《作诗百法》中说:“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诗眼就是洞察诗歌旨趣的窗口,是诗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它足以使全诗生姿添色,是诗歌的灵气所在。抓住诗眼,便可理清诗歌的脉络,领会诗歌的意境和主旨。诗眼或为一字,或为一句,位置也不固定,但总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据此可见,本题对“诗眼”的解释以及“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的表述有失妥当。假如从“炼字”的角度进行命题,直接让学生分析“咽”字和“冷”字,就会避免产生这种“尴尬”的局面。
  
  二、 所拟答案不合题旨
  
  在试题中出现了所拟参考答案与题旨不符的情况。比如,2004年全国高考卷I的第16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笔者认为,《秋思》第三、四句中,“又开封”的细节告诉人们草就家书,在行人匆匆上路时,生怕漏了什么内容,又匆匆拆开信封,它的耐人寻味之处在于“疑”。对家乡亲人的万重心思、万千思绪在这一细节上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然而所拟参考答案却是“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可谓是答非所问。
  
  三、 所设考点导向不明
  
  在试题中,诗歌鉴赏题设置的考点有的导向不明,与学生的审美基础和思维水平不符,导致命题意图和学生实
  际情况脱节。比如,2005年全国高考卷I第12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第1小题所设考点“对偶”导向不好,对绝句的赏析,学生一般不会从这个角度思考。本题有点“故弄玄虚”、为命题而命题的嫌疑,这与近年来“贴近考生”“以能力立意”的高考方向相违背。更何况“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并不是典型的对偶句,因为“无人”与“一路”对仗不工。我们觉得本题从表达技巧“动静关系”的角度命题更好,这样命题导向明确,既能考查学生对“以动衬静”这一常见的古诗词表达技巧的理解,又能考查学生对整首诗意境的把握,这才是真正的“以能力立意”。
  第2小题从“景”和“情”的角度命题,考查学生对整首诗意境的把握,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虽然考点明确,但是却没有对必要的相关背景知识作注释,从而影响考生准确地鉴赏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春天经过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学生想要对这一首诗进行准确地鉴赏,就必须对“宜阳”有所了解。宜阳,县名,在今河南省西部,洛河中游,即唐代福昌县城。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就座落在这里。境地内女几山是著名的风景区,山上有兰香神女庙,山中古木流泉,鸟语花香,景色妍丽,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园。它年年都吸引着皇室、贵族、墨客、骚人前来观赏。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里遭到了践踏蹂躏,景象荒凉。此诗就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学生只有了解以上背景,才能去准确地把握这首诗“对时代的深沉叹惋”之情。然而,本题却没有对此作简要的注释。
  
  四、 所选诗歌艰涩难懂
  
  在试题中,所选诗歌有时内容难懂,用词艰涩,导致学生不能对诗歌进行准确鉴赏,学生的鉴赏水平不能得以展现,使得该题的区分度不清。比如,2006年全国高考卷I第12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竹石牧牛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年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
   ②野次:郊野。
   ③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在这首诗中,除了注释中的三个词外,还有以下几个词不太好理解:峥嵘,指怪石;幽篁,幽深的竹林;老觳觫,老牛;牛砺角,牛在怪石上磨砺它的头角。这些词语虽然都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或多或少出现过,相关意思在诗前小序中也有所暗示,但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让学生通晓本首诗的内容,理解“竹石牧牛”图的含义,评价诗人的观点态度,进行深层次的鉴赏,实在是强人所难,有用专家眼光考查高中学生的嫌疑。
  以上只是我们对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诗词鉴赏题的一些思考,觉得近些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题的命制在术语的使用、命题意图的表述、学生的审美基础预见和鉴赏材料的选择等方面存在一些瑕疵。也许有人认为,高考试题的命题人都是一流的专家、学者,所命试题都经过了反复推敲、验证,上文所指出的,有吹毛求疵之嫌。瑕固不掩瑜,无瑕岂不更璀璨?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