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及其启示

作者:杨 荣




  道德教育途径及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完成道德教育的手段,在整个学校道德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背后是教育作为支撑的。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具有特色,这与它不断拓展新的德育途径、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分不开的。探讨美国学校实施德育的有效做法,并与我国学校德育进行比较研究,无疑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改进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一、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途径及方法的特点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出现了多样化的特征,除了理论灌输之外,还有大量的实践活动和渗透教育,实现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结合。总体上,以隐蔽性更为突出。
  
  1.道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
  主张德育与其他学科融合是杜威的教育思想,美国各学校长期以来一直遵循这一原则。将道德教育寓于学校生活和各学科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美国学者约翰·埃利亚斯指出,道德教育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仅仅通过一门学科来探讨这一领域既是有限的,也是危险的。因此,他们十分注重各学科的德育渗透作用。人文和社会学科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美国学校虽然少有专设的道德教育课程,但普遍开设了历史、公民学等有关课程。在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传授中,渗透着美国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教育内容,强调美国对于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和领导作用。高校的公共基础课普遍开设美国总统制、欧洲政治思想、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道德问题、美国现代文明等课程。这些课程的政治性和理论性都很强,充满了美国所认可的核心政治观和价值观。
  此外,美国学校还十分重视自然学科与道德教育的结合。其方法是对每一门主修的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学习研究。即要求学生在学习任何一门专业课程时,都需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芽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芽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芽对这三个问题作出正确分析与解答,实际上就实现了德育之目的。
  
  2.注重活动式道德教育
  活动式道德教育,即道德教育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德育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教育者在教学中,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获取道德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美国通行的德育模式一般是按照“设置场景——引导角色进入——体验——选择”进行的,即通过把教育对象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进行选择,其中无不贯穿学生的思考活动[2]。
  在课堂外,让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体验社会。自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会活动,参加多种形式的义务服务,以取得相应的学分,方能毕业。美国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范围非常广泛,有募集资金,竞选宣传,环境治理,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慈善工作服务等等。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获得服务社会的体验,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社会生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3.注重发挥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隐性教育是课堂内外,间接的、内隐的,以特定方式呈现,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地、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因素。美国学校非常注重发挥隐性课程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作用。一方面,不回避道德教育的阶级性、政治性,通过开设“公民”、“美国宪法”、“民主问题”等课程,进行公开的正面的教育。另一方面,十分注重发挥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充分利用课堂内外,间接的、内隐的教育因素进行渗透教育。这种隐性教育方式具有极大的自然性和隐蔽性,通过情境交流,在愉悦的气氛中,使受教育者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达到教育目的。如,美国学校中普遍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有固定的编制、行政拨划的经费和正规的工作制度与规划,成为专门从事学校道德教育的机构。咨询人员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家,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专门为学生提供咨询,排忧解难。心理咨询机构除了开展日常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外,还开展各种形式的团体心理训练活动。一些学校在新生中开展“情感适应”训练,包括增强责任心,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自信心的培养,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促进学生与学校融为一体的能力的培养等等。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的成熟,培养健全人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美国学校重视社会环境的教育作用,利用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熏陶、渲染、渗透作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如美国首都华盛顿以拥有众多的博物馆而著称于世。像美国国会大厦、白宫、华盛顿纪念馆、林肯纪念堂、杰佛逊纪念堂、国会图书馆、航空航天博物馆等场所大都免费向学生开放。这些文化设施,不仅发挥着陈设与展览作用,而且具有鲜明的公众传播和教育功能,集中表现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宣扬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是美国向其国民包括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基地。学校德育在这里得到了有效的呼应与补充。
  
  二、 启示
  
  通过对美国学校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学校德育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应在坚持自己特色的前提下,取长补短,在借鉴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1.重视学生个体发展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不难看出,美国学校德育整个体系从内容到方法的递进多是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和知识水平相适应的,并且十分重视德育的整体性与阶段性。在我国的道德教育中还存在着走形式、轻效果,重“大德” (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世界观等)、轻小德(道德品质、人生修养等),重“共性”、轻“个性”的倾向,强调对学生道德认识能力的培养,忽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特别是道德实践能力的养成,忽视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影响了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我国的学校德育首先要按照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及其发展水平,由浅入深,科学地安排德育内容,要注意个体发展的整体性和阶段性,遵循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努力做到理想和现实、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其次要注重研究不同阶段的道德教育的科学衔接,使学校道德教育走向科学化、序列化和层次化。
  
  2.重视心理指导的德育功能
  心理咨询与指导是美国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寓德育于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是美国学校德育的成功经验之一。心理健康是学生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载体,是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前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使涉世未深的在校学生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学校开展道德教育的有益途径。把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思想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做人、做事统一于学校德育过程中,以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
  
  3.注重运用隐性渗透法
  如前所述,美国的学校德育方法具有渗透性、隐蔽性的特点。一方面,将德育渗透在正规课程之中,强调知识教育的育人作用;另一方面,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各类活动和学校管理之中,使之潜移默化。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和管理中的全方位渗透式教育,极大地提高了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这套严密而富有感染力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的手段值得我们借鉴,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要提高我国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仅靠传统的灌输法是不够的,还必须借鉴其他有效的方法,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和结合。
  
  参考文献
  [1] 董小燕.美国学校德育的进程、特点及启示.外国教育研究,1997(1):45-49.
  [2] 陈俊珂.美国大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比较教育研究,1999(1):38-41.
  [3] 辛志勇,金盛华.西方学校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发展及其启示.比较教育,2002(4):27-32.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