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班主任工作中的社会知觉偏差及其调控
作者:朱 辉
一、 正确对待第一印象效应,防止“先入为主”
第一印象也称初次印象,是指一个人在同他人初次接触时所形成的最初印象。它是一个人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的感知,进而取得对他的动机、情感、意图等方面的认识,最终形成关于这个人的印象。在人与人的知觉过程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就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的良好判断,反之则形成不良判断。
一般来说,第一印象的作用是消极的。首先,第一印象的形成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周围不同环境或事物的影响,而很少会单纯地根据人们的观察去直接形成印象。例如,在一个豪华客机上遇到一个人,与在一辆公交车里遇到一个人,这两种环境下形成的第一印象会有很大的差别;第二,第一印象是根据被观察对象的一个有限的行为形成的,而且是高度个体化的偶然的反应,它忽视了对被观察对象的个性,智力等的考察,因而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有可能歪曲被观察对象;第三,第一印象会造成认知上的惰性,形成对被知觉对象的固定看法。所以第一印象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会造成“先入为主”的首因效应,这给班主任带来认识上的片面性。对某学生的第一印象好,就看不到他的缺点,第一印象不好,就看不到他的优点。因此,班主任应正确对待第一印象效应:一方面,在看待学生时,一定要避免受第一印象的不良影响,不能先入为主,要有发展的眼光,要以第一印象为先导,连续观察感知,反复深入甄别,防止对学生的错误判断和错误结论。另一方面,班主任一定要注意给自己的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要和同学见好第一次面,谈好第一次话,帮助学生做好第一件事,树立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二、 防止晕轮效应,以免“一叶障目”
晕轮效应是指我们在观察每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清晰明显的知觉,由于这一特征或品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和品质的知觉。也就是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好像刮风天气到来之前,晚间月亮周围出现的日晕把月亮光芒扩大了一样。晕轮效应实质上是一种逻辑推理上的以点及面效应,即根据一个人的个别品质做出对其全面的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以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做了一个试验证明了晕轮效应。上课之前,实验者向学生宣布,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接着告知学生有关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况。其中,向一个班学生介绍这位研究生具有热情、勤奋、务实、果断等项品质,向另一班学生介绍的信息除了将“热情”换成了“冷漠”之外,其余各项都相同。而学生们并不知道这两种介绍间的差别。下课之后,前一班的学生与研究生一见如故,亲密攀谈;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淡回避。可见,仅介绍中的一词之别,竟会影响到整体的印象。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镜去观察代课者,而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所以,在学校班主任对学生智力的看法很可能受学生本人相貌、举止、家庭背景以及一些无关的事情所影响。这种偏差不仅影响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而且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晕轮效应的极端化就是推人及物了,从喜爱一个人的某个特征推及到喜爱他整个人,又进而从喜爱他这个人泛化到喜爱一切与他有关的事物,这就是所谓“爱屋及乌”。
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其特征具体表现在这三个方面:一是遮掩性,二是表面性,三是弥散性。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善于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合理地运用晕轮效应。首先,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的实际,了解考查。作为班主任,在了解和评价某个学生时,不要过早地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简单地下结论,更不能凭感情用事,片面地根据一时一事就对某个学生一概给予肯定或否定。而要充分认识主观印象的表面性、肤浅性和虚假性,冷静分析,客观评价,深入实际,全面了解考查。其次,班主任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遇到具体问题或事件时,要注意多运用发散性思维,从多种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对待好的学生不能“一好百好”,对待差的学生不能“一差百差,一无是处”。
三、 运用近因效应,注重前后联系
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留下的印象具有强烈的影响,往往决定着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的特征的解释。它和第一印象的作用正好相反。一方面,当两类不同的社会知觉的信息连续地被人感知时,人们总是倾向于去相信第一印象;当两类信息不连续,隔一段时间传送第二类信息时,第二类信息就成了最新的,最新信息给人印象深刻,人们相信最新信息;另一方面,在知觉熟悉的人或事时,近因效应起到较大的作用;在知觉陌生人或事时,第一印象起到较大的作用。如一个一直表现不错的人,最近做了件错事,人们就会认为他的思想在变坏,正在走下坡路,推翻了原来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发出“想不到他原来是这样的人”的感叹。
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正视近因效应的存在并正确地运用它。首先,要预防近因效应的消极影响,不能不看过去,只看现在,而应该以联系发展的态度感知事物,把对学生的每一次感知,都当作我们认知事物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避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其次,重视和把握从每一个学生身上获得的最新信息,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此,班主任在对待学生,尤其是教育“差生”时,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好的思想萌芽、言谈举止和学习进步等,哪怕是一点点,都应及时分析,并在适当的场合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表扬、鼓励,积极实施对差生的转变,这样班主任工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良言行,也要认真分析、妥善处理,要避开近因效应的影响,使其消除在萌芽之中,使学生能在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下,时时处于发展进步之中。
四、 纠正定型效应,全面看待学生
定型效应是指人们把在头脑中形成的对某类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感知某类对象,因而对该类对象逐渐地形成了固定化的印象。生活在同一地域和同一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常常表现出许多行为上的相似性。比如商人大多较为精明和算计,知识分子一般都文质彬彬等等。如果这些特征被列入人们的认知模式中并固定化,就成了定型效应。在知觉某一特定个人时,知觉主体倾向于用刻板相一致的解释即定型效应。所以,当评价某一特定学生时,总是倾向于用上述固定观念套在该生身上,这样就势必影响对学生认知的准确性,从而削弱德育效果。其消极作用在于使人对他人知觉的僵化和停滞,阻碍知觉主体准确地认识他人。因此,对学生的准确了解必须建立在较长时间实地观察的基础上,而不应先入为主地从定型效应出发。
定型效应的产生有其认识的根源。人的思维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所以,在某些条件下,定型效应有助于人们对他人作概括的了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基本的概括方法,这种方法的积极作用是在于把现实中的人们加以归类,以便加速认识的过程。但是,在没有充分掌握全面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所作出的概括,就会形成偏见。所以,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定型效应的积极作用,又要克服其消极的影响。从积极作用方面看,刻板印象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一定的事实,简化人们的认识过程,帮助人们更有效地了解和应付周围环境的变化;从消极影响方面看,刻板印象可以使人们的认识僵化、停滞,阻碍人们接受新事物和开拓新视野,并在判断他人的时候,把群体所具有的特征都附加到他人身上,导致过度概括的错误,这些消极的影响是主要的、明显的。所以,班主任在工作中尤其要摆脱这种消极的心理现象,不能因学生有某方面的不足或一时做错了事,把他看“死”,轻率地把他归入某一个落后的群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待学生不论性别、相貌、个性、籍贯、家庭背景、能力高低,一视同仁,尽量消除定型效应的干扰,通过对学生长期的观察和了解,对学生作出客观的、全面的评价,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育质量。否则,必然导致班主任工作上的偏差和失误,造成师生关系恶化,影响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学校教育质量。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工作,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班主任往往会带有社会知觉的偏差去了解学生,以致造成一些认识的误差,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要预防和调控各种社会知觉偏差,从而,促进班主任工作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 许永勤,张福松.管理心理学.北京:工商出版社,2002.
[3] 何东亮.管理心理学.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3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