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形成与政策分析

作者:张亚星




  一、 中国新课程改革政策的确立背景
  
  1.国际背景
  国际上国力竞争对基础教育的压力和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推动了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1)美国。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提出“美国学生在4、8、12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课内容方面能应付挑战”,最近特别强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2)英国。英国1988年颁布《教育改革法》,首次提出推行国家课程、制定标准。1999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四项发展目标、六项基本技能、四方面共同的价值观。
  (3)日本。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2002年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教育指导思想包括: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为学生掌握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
  (4)韩国。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入“区别性课程”。
  
  2.国内背景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为了迎接新世纪挑战而进行的,是历次课程改革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1)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面对知识经济兴起而带来的社会转型和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承担国民素质提高的教育正经历一次观念、态度、内容、形式、技术、方法的彻底变革。作为教育改革核心的课程自然应该先行一步,通过课程改革来培养知识经济所需的创新人才。
  (2)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范式的转换。为了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这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课程本身不改革,基础教育改革就无从谈起,素质教育的落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课程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正是在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推动下,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3)我国课程改革的成就所提供的现实基础。新中国成立来,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七次改革。最近一次比较全面的改革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课程改革,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有的体系和框架。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实验,课程改革取得了突出的进展。新一轮课程改革正是在这些成绩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经验,体现本土化,突出中国特色。
  
  二、 新课程改革的形成过程
  
  教育部于1999年5月启动了第八次课程改革。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试点实验阶段、全面推广阶段。
  
  1.酝酿准备阶段
  (1)1996年7月至1997年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6所大学及中央教科所的课程专家,对1993年秋在全国施行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依据。
  (2)1998年以来,教育部组织教育理论工作者进行广泛的国际比较研究,了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经验和策略,在现状调查、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明确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开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起草工作。
  (3)2000年初,教育部组织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的申报、评审和立项工作,确立了课程改革的项目共9类78项。与此同时,着手义务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的研制及教材的编写工作。
  (4)2001年5月,教育部邀请了专家对18科课程标准进行审议,在反复修改的基础上,18科课程标准于2001年9月进入实验区试用,经审查通过的20个学科49种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教材首次进入实验区试用。同时,关于课程管理政策、评价制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试点实验阶段
  (1)2001年秋季,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及其20个学科的49种新课程实验教材在38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试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第二阶段,即试点实验阶段。
  (2)2002年秋季,进一步扩大实验范围,启动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工作,新课程体系进入实验阶段。全国实验规模达到同年级学生的10%至15%,近千万中小学生使用新教材。2002年暑期,全国近百万名教师、教育管理人员、教研员参加了新课程培训。
  (3)2003年秋季,修订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地方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的改革方案;在全国范围内,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的35%左右。试点实验工作大约3年时间,2004年结束。高中新课程也将于2003年秋季开始实验与推广。
  
  3.全面推广阶段
  (1)2004年秋季,在认真总结国家和省级实验区的经验,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的工作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将正式颁布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文件,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的50%~70%左右。
  (2)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并将正式颁布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文件。
  
  三、 新课程改革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政策的制定没有考虑到全国范围的普适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论东部、西部,还是城市、农村,课改指导思想、课改内容、课改要求等都是一致的。由于我国东西部、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如果对所有地区推行相同的课改政策,必定无法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课程政策将难以施行。因此,必须考虑西部及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困难”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使课程改革政策能够在全国顺利推行。
  
  2.政策执行中的形式主义问题与倾向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过程中,有些学校为了贯彻政策标准,满足课改硬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应付上级的检查。这些问题与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核心旨趣理解得不够深刻、不够全面,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能从根本上改革传统课程的实践范式,只是关注、追求形式的新颖与变化。这样,不仅使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难以落到实处,而且还扭曲了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旨意;其二是反对、抵触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消极应付、做表面文章,从而使新课程改革不仅缺乏严肃、认真的理性思考,而且缺乏有针对性的实践方案与途径。这些问题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学校自身的条件以及执行者的素质有关,但是新课程改革政策的制定若不符合地方与学校的实际,也容易导致学校推行课改的疲于应付甚至逆反心理。
  
  3.学生评价指标——等级制和百分制存在的问题
  课程改革实施后,小学阶段考试成绩开始使用等级制表示,将成绩划分为几个范围,以等级形式公布。然而,教师和家长希望对分数更细化一些,但并不是说分数决定一切。大范围的等级制,虽然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但是学生无法认清自己的真实水平,因此,等级制在教师中的推行存在一定阻力。通过调研显示,建议使用百分制的校长人数显著多于赞成使用等级制及其他方式的校长人数,所调查的校长更多倾向于使用百分制作为考试的评价形式。改进关键是需要将等级分得再细一些,分数细化了,学生才能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不足。
  
  4.新课程改革中学习内容与考试内容产生出入
  新课改以后要求学生上课讨论,重朗读,重研究,有探究质疑等环节。这些想法都非常好,进一步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双基”,教师需要用额外时间进行补充。有些老师反映,许多形式灵活多样的公开课是给人看的,包括北京市的表演课,但是“双基”是用来考试的,这些都存在非常矛盾的地方,无法回避。如果每节课都新颖灵活,可以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各方面能力,但是实际考试并不考这些,考试内容与学习内容存在比较大的出入。教材偏离生活实际,难度加大,容量增多,给教师和学生都造成了非常大的负担。因此,需要进行考试改革。
  
  5.教师培训不足,负担加重,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新课改实施后,多方面的诸多要求加重了教师负担。同时,许多教师的素质无法适应要求,且教师培训不足,严重束缚了新课改的顺利推行。由于培训时间少,系统培训不足,很难将理念深入教师心中。许多新课程的理念很好,例如档案袋的评价方法等,但是教师难以合理使用,使得实际实施并非按理想状况运行。因此,教师素质问题是当前制约新课改实施的很大阻力和障碍。
  
  (参考文献本刊略)(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