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中小学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

作者:赵学功




  
  三、 促进我国中小学体育发展的对策
  
  1.加强和重视课外体育训练、全面提高学生体质
  各级学校应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制度建设,制订年级、班级课外活动日程表,确保课外活动的时间、场地、学生、辅导教师落到实处,建议各级学校将课外活动列为先进班集体评选条件之一。在开展课外活动中,应注重调动班主任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充分发挥班主任在课外活动中带头兵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各种类型体育竞赛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杜绝课外活动时间被挤占的现象。推行大众体育,使课余训练和竞赛高水平地运转筹划和草拟大众体育的锻炼标准或体育测试标准,并在学校体育中推广。
  2.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学校体育的基础设施条件
  应从各地区实际出发,贯彻灵活多样的方针,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应提倡自制器材多样化、规范化;城镇等发达地区力争在达标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规范、优质、丰富的体育器材,使学校体育教学物质条件合理有序地发展。同时,应继续鼓励与提倡农村地区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自制一般教具与器材,如小学生自制毽子、跳绳、沙包等,保证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的基本需要。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具有乡土和民族传统项目的特色体育。不能完全照搬城镇学校体育发展的模式,应立足本地,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开展花钱少、场地器材要求低的乡土体育和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真正使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人人享有体育卫生”教育。
  3.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加强对体育师资队伍规划和管理,确保体育教师队伍的数量足够,质量合格,分布合理。制订、完善有关体育教师培训的制度,加速体育师资培训的步伐,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体育师资的素质水平,使体育师资培训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对现职未达学历要求的教师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的在职培训,加强对青年教师和农村兼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重点要加强对农村小学兼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以有力保证农村地区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将体育师资学历达标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评估条件之一,以保证体育师资培训的有力进行。各级各地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教师法》,落实相关师资政策,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世界62个国家教育概况.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李社超.论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18(4).
  [3] 冯俊.我国教育市场效率与规范的非均衡分析.经济科学,2000,(3):78-86
  [4] 王宁.西北偏穷地区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非均衡发展因素分析.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4):3-5.
  [5] 周元超.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研.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6):150-152.
  (责任编辑 刘永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