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高考的素质化导向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
作者:鞠九兵
一、 高考语文命题中的素质教育因素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其中的“考试内容”越来越“素质化”。以2006年的《考试说明》为例:43款中,“识记”级的仅占16%(共7款),而“理解”、“分析综合”、“应用”、“鉴赏评价”级的共占83%(分别为13款,占30%;4款,占9%;16款,占37%;3款,占7%)。“识记”级的考查内容,是高中毕业生必备的字音、字形、文学常识、名言警句等语文基础知识;其他四级考查内容,是高中毕业生必备的语言技能、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一切都属于语文素质的范畴。
考试内容的素质化,决定了试卷命题的素质化。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其命题意图、考查内容、命题角度和取材特点,不难理出其中的素质教育因素。
语文知识的考查,“常考点”有:①辨识容易读错的字的读音。意在促进语音的规范化,取材大多是多音字、形似字和声旁不表音的字。②辨识容易写别的字的字形。意在促进汉字书写的规范化,取材都是因读音相同、相近而容易写别的字。③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意在推动广泛阅读中外文学名著,考查的仅仅是作家姓名、作品名称、主人公姓名等起码的知识。④识记古代文化常识。意在引导扩大知识面,考查的都是比较浅显的古代文化常识。⑤识记中国名言警句。意在强调注重积累知识,考查的都是富有教育意义的、经常被人引用的名言警句。这些语文基础知识,对一个高中毕业生来说,都是必备的。
语言技能的考查,“常考点”有:①判断和改正容易用错的标点。考查根据句子所表达的内容和语气正确使用标点的能力。②正确运用词语(包括同音词、近义词、成语、关联词语等)。考查根据语境准确、恰当地运用词语的能力。③辨析和修改语病。考查造句合乎语法规范的能力。④语言简明。考查表达意思明确、文字简洁的能力。⑤语言连贯。考查根据所表达的内容整合语言的能力。⑥语言得体。考查在不同的交际背景下恰当运用语言的能力。显然,高考命题显示了包含规范、简明、连贯、得体四个项目的语言基本功指标体系,而相关试题大多取材于生活中的语言材料,衡量考生是否具备解决实际语言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指标,这样的考法,为改善平时的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作了明确的导向。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从取材上看,以科技类、社科类和文学类文章为阅读材料,从而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新发展、新成果,汲取史学、美学、文学等著作中的精神营养。从试题的指向看,重在考查针对文章中的重要信息,进行信息搜寻、筛选、转述(对信息作阐释、分解、整理、概括、评价等加工)的能力。这种以汲取信息、加工信息为主线的阅读能力考查,体现了阅读的本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素质作出了积极的导向。
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从取材上看,大多选取表现我国传统道德和激励人们修身济世的文章,以引导学生注意阅读反映我国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古文。从考查内容看,立足于理解文意,从理解词义到理解句意进而把握文意,体现了古文阅读的基本目的和要求。
写作能力的考查,以话题作文为主要形式,从2006年起江苏又出现了命题作文。但无论是文体要求、语言表达要求还是立意要求都进一步地增强,立意深刻,有文采,能体现思辨色彩成为考查的要求。这样的考查,有利于中学写作教学向着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方向健康地发展。
二、 从考生解题失误看教学的“非素质化”现象
从学生答题失误分析,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证实语文教学的非素质化倾向:一是重知识轻能力。尽管“培养能力”的呼声日高,但事实上“把课文讲深讲透”仍然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二是重课本轻课外。只是死死地盯住几篇基本课文,不注重课外读写和语文社会实践活动,致使学生视野狭窄,积累单薄。三是重课后轻课内。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课后加班加点,练习资料成堆,妨害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重考前轻平时。平时教学不注重培养能力,考前复习大搞强化训练,违背学生能力形成的规律,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如果不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这些现象,分析这些现象,就很难根除这样那样的教学弊端,学科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也就仅仅是一句口号。
三、 对高中语文教学素质化的几点思考
高考命题在可能的范围内为语文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作出了积极的导向,如何遵循这种导向,调整教学观念,改善教学实践,以求得语文教学的高质量,这是一个紧迫而现实的实践课题。下面就此谈几点想法。
1.运用信息学理论指导现代文阅读教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汲取和消化信息成为人们阅读活动的第一需要,信息学逐渐取代文章学,成为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高考自从1984年开始考查现代文阅读能力起,就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导向。认真分析近几年的现代文阅读试题,就会发现命题的指导思想即针对文章中的几项重要信息,考查汲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若以信息学理论为指导,现代文阅读教学将发生革命性变化。教学目标上,重在培养搜寻、筛选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即根据需要,搜寻和提取关键性的语言材料,对此进行阐释、分析、整理、概括、评价等,并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进行恰当的转述。这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又是一个语言锤炼过程。教学内容上,抓住文章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信息)来设计和展开教学。教学方法上,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一系列信息处理和信息转述活动。这样的阅读教学,是顺应素质教育要求的。
2.调整文言文教学的重心。学生能读懂浅近的文言文,是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正确理解词义和句意,把握文意并进行分析和评价,是读懂文言文的标准。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都在词义、句意、文意上出题,就是给教学导向。可实际教学中却普遍存在“重词法、句法和章法,轻词义、句意和文章”的倾向,把教学重心放在辨析词性、用法、句式和分析写法上,检测教学效果,也往往在词性辨别、用法辨析、句式归类上出题。学习文言语法知识和文章作法,是为了正确理解词义、句意和文意,前者为教学途径,后者是教学目的,正确处理文言文教学中“法”和“意”的关系,使教学重心落在词义、句意和文意上,这是文言文教学改革的走向。
3.讲究能力训练的的科学性。考查语文学科能力,是高考给教学作出的导向。但在培养能力的实践上,却存在不少非科学现象,如考前集中突击、反复机械操练、传授套用样式等等,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能力又不见长进。因此,培养学生能力必须具有科学态度,遵循科学规律。
(1)培养能力要立足于平时教学。能力是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和提高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语文能力目标都属于长远目标,需要通过一次次实践逐渐达成,所以能力训练必须落实到平时教学中。
(2)培养能力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是练就的,不是靠教师“讲”就的。教师讲得再深再透再有水平,也只能使学生“懂得”,而不能使学生“会学”。所以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投入读写听说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有可能提高语文能力。
(3)培养能力要运用认知心理学原理。能力训练设计和实施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能力训练就要模拟这样的过程。两个过程的一致性越高,训练的效果也就越好。如分析人物形象,学生需要经历“搜寻有关材料—归纳性格特点—推论形成原因”这样的认识过程,教学就要顺应这个过程。
4.“硬化”课外阅读。死抠几篇基本课文不是语文教学的上策,大搞习题操练也不是语文教学的正道。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重视课外阅读,把课外阅读由“软任务”变为“硬任务”。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计划。指导学生如何鉴赏作品,积累知识。把课外阅读成果作为学业成绩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按阅读卡片、读书笔记(包括读书心得交流)的数量和质量评定成绩。
5.放眼大社会。因为语文是工具,所以要使学生运用这个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又因为语文素养的高低与生活阅历有着很大关系,所以要让学生多多接触社会生活。因此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还须放眼大社会。如引进生活中的语言材料进行语言训练,指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语言问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有积极作用;又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指导学生写作调查报告,举行社会生活现象论辩,这些大视野的语文教学活动,对于增加学生的生活积淀、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有深远的意义。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