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经典阅读——语文教学不能承受之重

作者:张祖林




  当前,语文教学进入进退维谷尴尬的境地。首先是媒体的攻击,《北京文学》引发的大讨论几乎攻陷语文的半壁河山。然后是关于语文性质的讨论,又在语文教育界炒得沸沸扬扬。接着,语文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边缘化又让语文教育界忧心如焚……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教育似乎便成为母语教育的救命稻草,然而我们的经典阅读的现状又如何呢?有数据显示,在抽样调查的321名中学生里,从对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来看,读过其中4本的占6%,读过其中3本的占11%,读过其中2本的占23%,读过其中1本的占41%,一本也没有读的占19%。从对教育部指定中学生必读的30部中外文学名著的阅读量来看,结果只有5%的初中生和20%的高中生读过其中5~10本,且这5~10本大多是中国的文学名著,国外的作品极少涉猎。56%的初中生和18%的高中生对这30部作品竟一本也没有读过。这实际上是城市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现状,实际上农村的情况更糟,在笔者工作的学校,读过其中一本的简直寥如晨星,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与此相反的是,由经典为原型制作的游戏和戏说类的电视剧却吸引大量的中学生。有人惊呼:这是一个图像与文字生死搏斗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可以被称为网上成长的一代,今天的文化已经进入了又一个“视文化”时代,或者称为“读图时代”,有人说,这是一个大众阅读取代经典阅读的时代。青少年对经典的日益疏离,对流行文化的热心追逐,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景观。经典文本所追求的思想内容的超越性、反思性、批判性,艺术形式的独创性、实验性、先锋性,以及充盈其间的忧患意识、苦难意识、神圣意识,在大众阅读中是统统被弃如敝屣的。
  但是,仅仅阅读肤浅的流行读物就像只吃单一品种的快餐食物一样,会造成思想上的营养不良。流行文化的“创作”过程仅仅是一种文化操作,而“鉴赏”过程则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文化消费。不存在审美距离,也不需要凝神细观,快餐性、一次性的特点对语文教学带来的直接损害,最为突出的表现在对语言艺术诗性魅力的消解和对文学审美经验的淡化方面。
   “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博尔赫斯语)其阅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众人皆知,毋庸置疑。
  
  一、 经典文本难以走入学生生活的原因
  
  1. 教育功利化的引诱下,语文精神世界的缺失。在当下的商业社会的背景下,物质和欲望把人们的生活填充得满满的人们被不断膨胀的欲望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经典在日常生活中显得越来越无足轻重。这种现象折射在教育中就是对功利主义和技术主义的盲目崇拜。日常的语文教学亦以应考为目的,大多是“速成式”的“短平快”,常常败坏了学生读书的胃口,塞满了自我学习的时间。表面上功课优秀,实际上与文学与文化名著绝缘,“学得”的能力是提高了但“习得”的能力却远远未达到要求,很多同学是高中毕业了,却仍然没有学会读书,没有读书的方法和审美意识。
  2. 缺乏过渡性的引导。我们现在所谓“经典”大多远离我们生活的世界,有些对于中学生来说过于深邃,应该提供给他们一个接近经典的阶梯。事实证明,很多学者就是通过一些适合于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才走上经典阅读以至文学道路的。可以说对于中学生原有的阅读兴趣和积累,是决定他们阅读态度和效果的根本因素。但是,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很少看到能有影响力的且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就是因为其中的教育味太浓,有太多的道德教化的内容。忽视了少年儿童的心灵的展开,这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人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3.其他学科的冲击。时下“外语热”以及铺天盖地的“双语教学”也是妨碍经典阅读的外部原因之一。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语文不断被边缘化,“英语”的霸权地位逐渐形成,越来越呈现出蚕食,甚至取代了许多国家的母语权。再加上数理化等学科的围剿,语文教学只能偏安一隅。在这种状况下,被视作“老古董”的经典束之高阁的命运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4. 教师的原因。正如课程改革最大的阻力来自教师和家庭一样,经典阅读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现在很多语文老师之所以能走上教师的岗位,是应试教育成就的,经典的阅读并没有给他带来既得的利益,更不用说在“六十分包打天下”的大学校园能有多少时间分配给经典阅读。当我们要求学生读经典的时候,连四大名著都没有读齐的语文教师大有人在。更何况在选拔甄别为主要方式的考试还在舞台上的情况下,读经典是被视作不务正业的。
  正如以上分析的原因,我们中学语文经典阅读的现状令人堪忧,这些可以从学校图书馆室的借阅记录可以查实。很少有学生或教师会主动借读经典文本。
  经典阅读是提高个人语文素养民族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这种见解并不是一种时髦提法,翻开教育史,远的不说,就是在新文化运动中扛起“文学革命”大旗的胡适也极力提倡中学国文教学中加强对古文教材的自修。朱自清先生也十分强调:“我可还主张中学生应该阅读相当份量的文言文,特别是所谓古文,乃至古书。这是古典的训练,文化的教育。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必须得经过古典的训练,才成其为受教育的中国人。”[1]正是因为母语教育承担着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从而养成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品格的重任。再看国外的母语教育,英国、德国、法国、美国都是以自己国家或民族历史上的文化经典为主,并吸收了其他一些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文化精华作为课程的核心。[2]其目的自然不是为了实用而在于文化的接触、熏陶和传承,也即为了学生文化的素养。
  
  二、 倡导经典阅读的几点做法
  
  1.教师先行研读。自己的身体力行,自己先读过两遍,认真研究其中的疑点和难点,并研读相关的研究著作,加深自己对此名著的理解,精心设计好需要研究的、有价值的课题。不但要读通读懂,而且要读出新意,改变阅读教学中的专制与独裁,改变以往贴标签式的课堂阅读教学,才能与学生游刃有余地展开交流。比如,在阅读《社戏》时不妨与鲁迅的《一件小事》与《故乡》相比较,不难发现,这篇作品除了常论之外,实际上还有鲁迅先生对友爱的理想世界的抒写和理想世界的向往。
  2.拓宽思路,让经典与生活接壤。“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让经典作品向当前生活靠拢在鲜活有趣的现实中体验经典的精神厚度和审美冲击力。当前,股票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学生对此很有想法,教师可以顺势引导选读矛盾的《子夜》看看吴荪甫当年怎样在交易所里炒公债,一会儿“多头”,一会儿“空头”,最终将自己也炒了进去的过程,从而领会吴荪甫这个投机者的人物形象。
  3.逆转思维,将学生引导到经典阅读。很多流行读物是作者巧妙地吸收前人的成果加以融会新编的产物,越是风行的流行读物与经典读物的关联就越大。比如,《哈利波特》中的“魔法杯”实际上就是受到宗教影响的西方“圣杯”文学形象的变形。指出流行读物中精彩的真正来源,就有可能将学生的兴趣导向经典著作的阅读。要告诉学生文学名著是历代精英文豪呕心沥血、千锤百炼铸就的智慧精华,是一个人了解历史、品味人生的窗口,是一座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是一个人增加学识、改善气质的必经之路。阅读名著不会影响学习,只要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控制好阅读的时间,日积月累,不仅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阅读品位,还会提高其整体文化素质。
  4.精心选编相对集中的经典文学读本。经典文学浩如烟海,有本土的,也有外域的;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如果要求中学生全部阅读是不现实的。我想,假如将其中的精华部分经过选编,加以整理后形成系列的语文读本,这对于中学生的阅读有可能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经典阅读的路是相当漫长的,在被升学压力束缚、被流行和快餐文化浸染的学生非常需要从这个辉煌的通道去品味生活——人的生活,世界的存在。在理智的思考中,让青春的心灵有内在的飞跃,让生命达到圆融自在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朱自清选集(第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
  [2] 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