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化学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纠偏

作者:田贵荣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也在全国轰轰烈烈地进行。但冷静反思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是在“改革”还是“新瓶装旧酒”?教师充当了知识的“传递者”还是知识的“引路人”?学生的学习是真的“主动”了还是“被动”了?我们教师的辛勤“付出”和学生的“收获”成正比了吗?很多人将问题的症结点归罪于现行的高考制度。笔者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因是我们的教学观念没有得到改变,教学设计中“定”的东西太多,它成了我们课堂改革中的累赘和束缚。现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一、 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 问题设计的“定”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了问题,学生根本反应不过来,一副茫然失措的样子,或者是应答如流;教师提出问题以后,如果学生回答的内容在教师教学设计之外,教师就不断地引导、纠正学生的思维,让他(她)回到自己的设计上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当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些教师始料未及的问题时,我们大多以“今后会讲、大学才学、与高考无关”等语言来搪塞过去。诸如此类的现象还很多,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太“固定”,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在教学中去发现学生存在的真正问题并加以解决。我们的教学就成了开“演唱会”,偶尔有观众参与也不过是事先安排好的“托”。
  2. 教学内容的“定”
  听了很多“合格课”、“公开课”、“示范课”、“表演课”、“优质课”等等,发现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教师不敢让学生积极参与;很多自主性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留于形式;有些时候,问题提出还没有1分钟,教师就不断地引导、引导,直到得出了结论;教师的嘴停不下来,不会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怕学生提出一些“不着边”的问题;教师课后反思经常会得出“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时间安排不合理”等结论;在各个学校教师拖堂的现象不在少数。反思我们的教学,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在教学设计中规定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去完成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就想把这些知识“灌”给学生。我们哪里还有精力和时间去顾及学生的参与、学生的掌握情况呢?特别是在一些具有“表演”性质的课上,表现就更加突出。
  3. 教学模式的“定”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关于课堂教学的各种模式应运而生。传统的“引入—讲解—练习—评讲—总结”的教学环节被披上了一些“华丽”的外衣。但只要你走进课堂,你就会发现很多教师在“穿新鞋走老路”。照抄、照搬一些所谓“成功教学模式”的大有人在,有些学校甚至强行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照某某模式进行教学,每节课只能讲30分钟,必须留10来分钟进行“放牧”式的教学等等。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教学风格是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的。评价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好不好的标准是看它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重视了知识和技能的落实,是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过程和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是否达到对他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二、 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挖掘教材,归纳整理问题
  每次备课前,我都要多次认真阅读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分析学生在阅读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归纳整理,然后将问题的答案写在书上。同时也将教材中涉及的需要复习和强化的知识点进行整理,特别是教材中的一些关键字和词,我都仔细分析、认真推敲,也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精读,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如高一第五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我就让学生精读了教材中对硅、磷、硫、氯四种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描述,从中让学生总结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方法,实际效果比教师单独讲好多了。如高二《化学》第一章第二节《氨和铵盐》中,我让学生认真阅读氨气物理性质,引导学生分析了易液化是因为氨气的沸点比较高,同时让学生理解了物质固、液、汽三态之间的变化关系以及吸热和放热的关系,解释了熔化、汽化、升华、液化、凝固、凝华等概念,让学生体会了物质的沸点受到温度和压强的影响,同时结合液氮做冷冻剂而液氨做致冷剂的不同之处。可以说,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教师引导、学生的分析讨论,让学生更多地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注重问题设计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讨论空间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定要注重问题设计的实效性,让学生有足够的讨论空间,所以教师在讨论问题的设计上一定要精益求精,确保讨论问题的质量。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要注意问题设计的梯度,要层层深入。在高二第三章《电离平衡》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中,我设计了两个讨论问题作为引子。问题1,有一杯溶液,其溶质可能是NaOH,你有哪些方法证明这是NaOH溶液?问题2,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测定该NaOH溶液的浓度?在学生的讨论中,出现了很多答案。有的在问题1中只考虑了鉴定OH-,鉴定OH-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有用沉淀的,有用指示剂的,有用有机物的。由于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多,很多学生都踊跃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指正别人的答案,对很多知识得到了有效的巩固和提升。针对问题2,学生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我选择了利用酸碱中和反应作为分析的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如果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测定NaOH的浓度,你认为怎样才能达到实验目的?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归纳出了实验的两个关键——准确测定酸碱的体积和如何确定酸碱恰好完全反应。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基本上解决了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实验的关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重视量的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强调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设计中,我特别突出量的实验,经常采用对照性实验,让学生在对比、鉴别中树立“量”的观念,同时要求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中,要如实记载好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
  4.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
  重“讲”不重“学”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能自己看懂的我们也要讲,学生可以自己归纳总结的,我们主动帮他们总结归纳了,所以我们讲得“细”、讲得“实”、讲得“死”,表面上体现了教师面面俱到的敬业精神,实质上反映出教师精益求精的包办思想。在实践中,学生能看懂的教师应坚决不讲;书上阐述很清楚的,一定让学生自己看;学生能自己归纳总结的,一定引导学生自己做。具体做法是:定时阅读教材或者是学习资料,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反复阅读重点部分,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理解、推敲、分析和判断;在评讲重点题的时候,叫学生重新读题,理解题意、抓住条件、明确目的,提高了学生做题的正确率;设计有针对性的自学问题;设计一些课外练习,让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来解决问题。如在高一第五章的《元素周期表》中,可安排学生去查阅其他周期表,并分析每种周期表的利与弊。
  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每个教育工作者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反思,强化实践,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教学设计仅仅是一个预案,它应该随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调试,力争使课堂教学设计最优化。
  (责任编辑 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