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开放性提问在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作者:王先宏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有人认为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很值得探讨。鉴于此,本人认为,在英语阅读课教学实践中,问题设计要具有开放性。用开放的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用开放的问题满足课堂中学生个性化的需求,用开放的问题展示英语阅读教学的开放性。
  
  一、 从情感的角度设计
  
  情感是人对事物的态度。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对文本中的人或事物会产生喜爱、厌恶、赞赏、痛恨等情感。教师由此设问,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例如,在教学SEFC Book 2AUnit 1为例,该单元的Reading部分以No Boundaries 时,介绍了科学家Stephen Hawking 与病魔抗争的故事极其对生活的态度;文中以较大篇幅介绍了他对宇宙起源的研究和理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伟大科学家的形象。为了让学生对文章的上述内容有一个整体理解,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What attitude does Hawking have towards his life and dreams?
  (2)How does Hawking understand science? Do you agree with him?
  (3)Can you tell from the reading what kind of person StephenHawking is?
  (4)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title “No Boundaries”?
  通过这些提问向学生展示了伟大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人生观。同时也是启发学生实行自我教育的过程。
  在教学SEFC Book 2Unit 19 The Merchant of Venice 时,笔者组织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组织学生讨论文中Bassanio、Antonio、 Portia和Shylock的性格特征,并要求学生在描述人物性格时,引用文中相关语句阐述自己的观点,以提高学生进行分析、对比和归纳的能力。
  
  二、 从想象的角度设计
  
  “空白”指的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透过可知部分去想象、思考,而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越丰富,创新能力则越强。因此,有效利用文中的空白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SEFCBook 1B Unit 15 The Necklace 时,在学生熟悉故事内容后,笔者问了以下问题:
  (1)What wouldthey do after Mathilde went back home from the park and told Pierre the truth ?
  (2)Why does the play go like this ?What was the main idea of the story?
  引导学生分析Mathilde的环境(地位) 、梦想(追求)、心境等,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思考问题,这种开发性的设计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 从体验的角度设计
  
  体验是人由客体的刺激而生成的切身感受。《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一部作品,由于读者的认识水平、生活经历、思想境界的不同,体验也不一样。“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比如在教学SEFC Book 2BUnit 19 The Merchant of Venice一 文时,我在学生阅读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辩题为:身为法官的Portia对此案的审理公正吗?在现代社会法制健全的情况下, Shylock 会败诉吗?笔者要求学生客观地评价文中人物的行为,力求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 从拓展的角度设计
  
  语言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肩负着思想教育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思想内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仅可以涉及所学课文的一般事实,还可以扩展到相关领域,也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启发学生去思考,使学生对所学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针对SEFCBook 2AUnit 9 Welcome to the Earth Summit 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What’s your opinion towards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
  What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solve the problem?
  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is passage?
  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了解到是人类制造了污染,并深受其害, 从而树立“地球公民”的环境意识,共同为保护人类的栖息地而努力。
  
  五、 从比较的角度设计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为了巩固旧知,开拓新知,教师往往运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方法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这种提问能让学生发现矛盾,激发思维,在比较中提高认识和鉴别事物的能力,养成分析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SEFC Book 1B Unit 19 Modern Agriculture 一文时,Pre-reading 这一教学环节,笔者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farming?
  通过对比“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不同及优缺点,旨在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现代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诱发学生去探究如何健康发展现代农业。激发学生探索、研究、开辟农业新天地的兴趣及欲望。
  再如在教学SEFC Book 1B Unit 20 Humor 一文时,笔者提出以下问题Compare Western and Chinese comedy shows. What do they have in common? How are different? 使学生详细了解本民族传统相声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并将之与西方喜剧做一比较,要求学生结合文章谈论自己的想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六、 从探究的角度设计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对文章作深层次的理解,如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其态度如何、文章为什么要提到这个句子等、文章接下来会如何发展、结局会是怎样,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推断和综合预测能力。
  例如SEFC Book 1B Unit 19 Modern Agriculture 一文可以从以下几点挖掘。
   (1)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assage, why does the writer say “ It is on the arable land that the farmers produce food for the whole population of China?”
   (2)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by saying, “Not only food production is important but also taking care of the environment”?
  (3)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sentence “In China about one hundred research stations are nowdoing GM research to make better tomatoes, cotton…?”
  (4)What can you imagine about the future of food production?
  开放性问题设计的方法还很多,但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要问得巧妙,要力求问到学生的兴趣点、情感的共鸣点、思维的兴奋点上,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顾小京.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推理和归纳能力.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5).
  [2] 何玉平.优化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4).
  [3] 杨颖,黄娟.英语课堂提问的语言设计与提问策略.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3).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