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考试文化”背景下情意目标的生存空间
作者:程 琳
1.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说
1956年,布鲁姆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一书,他第一次将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布鲁姆把情感领域的目标分为五个主要类别,它们是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估、组织、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1964年,克拉斯沃尔又出版了一本专门阐述情意目标的专著《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意领域》,从此情意目标被全世界各个国家所关注。
2.情意的定义
关于情意的确切含义众说纷纭,现在的中小学教师也表述得不是很完整。那么究竟什么是情意呢?“情意就是认知领域和动作领域之外的与道德情感联系比较紧密的那些变量,如兴趣、动机、态度,笼统地说,情意领域主要涉及一个人的情感、态度、兴趣和价值观等”[1]。
3.新课程中情意目标的界定
新课程重新界定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是布鲁姆的情意目标的具体体现。这里的“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主观需要的评价的反映。态度是指对某一客观事物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价值观,可以说是态度的凝炼,个体的有些态度经过时间的冲刷而流存下来,融进了人格,于是就变成了价值观”。[2]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构成人的意识的三个侧面,三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相互协调。情感、态度属于社会心理领域,价值观属于更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愉快、兴奋的情感必然产生积极乐观的态度,而沮丧、厌恶的情感必然导致消极悲观的态度,情感是人的内心体验,是一个心理过程,态度是一个心理倾向,是由于多次情感刺激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心理习惯,因此情感与态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价值观念,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会影响着人的内心情感和做事态度。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人的整个情意发展领域的递进的连续体。
二、 “考试文化”背景下情意的“销蚀”
1.“考试文化”的形成
中国的“考试文化”要追溯到古代“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耳熟能详的俗语已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考试心理。社会发展到现在,考试依托于文化的沉淀逐渐成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有着中国特色的考试文化。
考试文化为社会遴选出众多的人才,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弊端。如今,成千上万的人从儿童考到少年,从少年考到成年,从校内考到校外,从学历教育部门的考试到非学历教育部门的考试,绵延不断,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束缚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考试文化”。
2.情意目标隐身于频考之中
所谓应试教育,不是指为了升学考试的教育,它应泛指为了应付求学过程中一系列非升学性质的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教育。虽然近些年来小学阶段、初中阶段考试后名次的公布频率有所下降,但考试的频率仍有上升之势。且不说期末考试,单是周考、月考、季考、期中考试等都足以让学生喘不过气来,教师也大都为了各类大大小小的考试而奔波。新课标中提到的情意目标往往在这样的频考背景下不知不觉地隐身了。兴趣、爱好、快乐、审美等教学目标都被教育者抛在了脑后,剩下的只是付诸笔端的知识的掌握。情意目标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显得微不足道,学生的创造力逐渐被抹杀,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教育的畸形所在。
三、 情意目标的生存空间
1.情感浸润:教育之水
我们需要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教育,我们希望培养出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把会做几道题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教育必然是走向衰竭。我们知道,水是生命的源泉,那么什么才是维系教育生命的因素呢?教育之水是什么?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培养目标,人们最普遍的理解是三个目标的并列性。但也有人曾提出“渡船”之说:教师作为撑船人带领着学生在“课堂”这艘船上,采取不同的“过程与方法”渡河,而河中的水被看成是“情意目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要沉浸在情意目标的领域当中。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不同的情感,如果忽略了情感的因素,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样,必然会导致教育的异化。因此,我们要时刻把情意目标渗透在我们的教学之中,让情感浸润着我们的学生和教师,这样才能呈现出一个生机勃勃的课堂。
2.情知互惠:原生态的教育
叶澜教授曾说:“在一定意义上,教育就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原生态的教育就是促进生命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活常态的教育。“生”表示是活着的、有生命的,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发展、长大; “态”是指姿态、情况、形状、样子。“生态”即“生命体或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或活动环境中发展、成长的情形、样子,生态的本质就是生命及其多样性。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就是尊重个体的差别性、生命的多样性,促进生命的共生性。”[3]学习首先是一种自由,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婴幼儿时期孩子的学习,幼儿园的教师和家长对婴幼儿学习形成的宽容氛围,体现了最大限度的无为而为,是一种尊重生命的良好文化。
我们之所以强调在认知教育的过程中时刻渗透情意目标的达成,是由于情意因素和认知因素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学习习惯、自我效能感等情意因素都会影响认知目标的实现。同时,良好的记忆力、理解力、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于情意目标的实现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种认知与情意之间的互惠互利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诱发,评价时恰到好处,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那么情意目标就能够在应试教育的夹缝中得以生存。
3.生存策略:终端评价的情意导向
情意目标的评价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利克特量表法、完型填空法等。进行情意目标评价的目的是使学生从情意目标领域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学习兴趣、审美情趣,了解自己的人生态度、求知态度,了解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元认知体验。情意领域评价还可以使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实现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
虽然情意目标的评价已经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中,但是中国多年来形成的考试文化仍然制约着与升学考试无关的评价的进程,情意目标的评价在很多所学校都被忽略掉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仍然是关系着学生的切身利益的认知评价。如果情意评价能够与终端评价挂钩,能够在终端评价的考卷中有所体现,那么我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何愁不被重视起来。这样的的考题不一定很多,得分标准不一定是零分和满分,我们可以设等级分。例如,美国某中学的入学考试有这样一道情意领域的考题:“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五个抽屉,他有个习惯,平时只带一把抽屉的钥匙,把其余四把钥匙锁在这个抽屉里,这五个抽屉分别是:财富、荣誉、幸福、成功、兴趣。如果你是比尔·盖茨,你随身携带的是哪把抽屉的钥匙?”结果,选择兴趣的给满分10分,选择财富的给0分,其他各个选项给了不同的分值。这道情意目标的评价题在我们中国的考试中并没有出现过,如果我们国家的考试能够迈向这个领域,那么情意目标的生存空间一定能扩大很多。
中国的考试文化由来已久,传统的考试观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我国在21世纪之初进行的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明智之举,这次改革给中国的教育领域注进入了新的理念,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一次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改革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我们能够充分重视情意目标,尤其在终端评价中重视情意的导向,经过大家的努力,情意目标一定会占有一个更大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 W.James Popham.Modern Educational Measurement.A practioner’s Perspective.Prentice-Hall,Inc,1990.
[2] 樊琪.科学学习心理学.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3] 徐朝晖.谈生态教育与学生的成长.上海教育科研,2006(11).(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