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创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作者:刘国际




  创建和谐校园,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什么是和谐校园,为什么要建设和谐校园,怎样建设,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把创建和谐校园落到实处,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 和谐校园的内涵
  
  和谐,其作为一个重要哲学范畴,所指的是事物协调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和谐校园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发展状态。从和谐校园的基本内容来看,它包括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师生员工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学校教育、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等等;从和谐校园的形成过程看,主要是以学校为中心,立足于调和解决学校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系,使其成为一个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协调发展的系统;从和谐校园的结构形式看,和谐校园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这种组织主要表现为各要素间协调运转、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从和谐校园的内在精神实质看,主要表现为树立了依法治校的观念,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公正的理念,形成民主的氛围,广泛调动积极因素,学校师生员工之间形成诚信友爱、互帮互助、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和安定有序的和谐发展氛围;从和谐校园实现的目标看,和谐校园要获得一种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综合以上分析可见,和谐校园就是指校园内部各种关系以及校园与周边环境和整个社会、家庭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提高而形成的一种科学、公正、合理、合法、有序,并能够使教育事业繁荣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过程和状态。
  
  二、 创建和谐校园的现实意义
  
  1.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实到学校就是要建设和谐校园,创造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基础和校园环境。学校是社会整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学校的教育是社会大教育的主体,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两大功能,没有和谐的校园,就没有和谐的社会。因此,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创建和谐校园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要在教育目的上把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服务人,这正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所以,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学校的具体体现。
  2.创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
  和谐校园的实质应该是能够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正在走进一个全民的、大众的、普及的基础教育阶段,教育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教育事业中最突出的矛盾即表现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要求和优质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方面的合理发展越来越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而要减缓矛盾、解决问题,就需要创建和谐的校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因为学校办学效率的提高,得益于学校各方面协调持续和谐的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得益于学校各方面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和谐发展,所以创建和谐校园,符合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符合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现实需要,符合增强校园生机和活力的现实需要。总之,创建和谐校园是学校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3.创建和谐校园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学校是培养国家和民族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只有校园和谐,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德,凝聚师生员工的力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创建和谐校园就是要营造一种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探索一种学校教育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机制,形成一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从而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创建和谐校园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需要
  校园安定有序指学校组织健全,学校管理完善,教育教学秩序良好,师生员工安居乐业,学校保持安定团结。安定有序,是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校园安定有序,才能使学校各组织机构协调运转,产生强大的群体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人际氛围;才能真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和谐、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真正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综合办学实力。
  
  三、 创建和谐校园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创建和谐校园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面临的任务很多,需要从思想认识、管理创新、政策调整等方面着手,从具体实践来说,当前应着重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要努力实现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统一
  校园内的人际关系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前提。教育的主体是人,核心是人,目的也是人。创建和谐校园必须以人为本,实现校园内人际关系的和谐。
  第一,师生关系要和谐。师生关系是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力量,学习的催化剂。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占有主导地位,是决定师生关系距离、沟通师生感情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首先,要教师树立正确的师生观,破除“师道尊严”的封建师生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要在平等、民主的师生观基础上,倡导师生之间的双向学习和平等交流,积极开展师生之间的真诚沟通,以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第二,学生之间关系要和谐。学生在校园内人际交往的发展蕴涵着教育的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教育活动的成效。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使人际交往能力成为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方面,这也是人才培养的内容之一。还要看到学生间关系的和睦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动力。因此,学校应充分重视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团结互助、健康成长。第三,学校管理服务人员与师生之间的关系要和谐。只有将教学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结合起来,才能统一学校管理服务人员与教师的教育思想,形成教育的凝聚力,共同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2.要努力实现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诸教育活动中“教”与“学”过程的和谐统一
  学校培养人才是通过“教”与“学”的过程实现和完成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诸教育活动中“教”与“学”过程的和谐统一,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学校生活的核心是课堂,学生生活的核心是学习,课堂是教学活动产生作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对每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教”与“学”和谐的实质,就是要使教育的节奏和学生发展的节奏和谐。因而教师如何把握好课堂,使课堂和谐就成为问题的关键。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落实“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树立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创造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第二,要主动克服“教”与“学”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如灌输式和强制性的陈旧教学方法、对学生主体性和个体差异的忽视、师生关系的疏远和淡漠等。第三,要不断丰富“教”与“学”的内涵。一方面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宽和深化,不断增添新知识和新成果,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第四,要创设宽松、民主、平等、向上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要热爱学生,以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教师要善于调节自身心理状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鼓励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教学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
  3.要努力实现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为主的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关系的和谐统一
  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为主的、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关系的和谐统一,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虽然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系统有计划,但其影响却是长期的和潜在的,有时甚至是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它是学校整体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资源之一。因此,学校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独具的优势,指导和帮助家庭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社会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学生离不开社会,学校也离不开社会环境。学生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在生活中学习,以满足学生发展自己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的需要。因此,学校应该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施展教育,充分利用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积极因素,预防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消极因素,努力实现学校教育的最大效率,培养全面健康自由发展的社会的人。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一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学校教育是主导,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又直接对学校教育产生影响,只有三者相互衔接、功能互补、密切配合,才能营造出富有内涵的全方位德育、智育氛围,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川生,郑师渠.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大学建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童富勇.现代教育新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12.
  [3] 段建国,孟根龙.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
  [4] 朱仁宝.现代教师素质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2.(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