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化学课堂教学中实验探究的误区分析
作者:赵兴振
误区四:纸上谈兵、画饼充饥——实验探究的虚拟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黑板加粉笔”为教学媒体的教学模式,使教师能够在虚拟环境下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资源来为教学服务,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并且随着先进软件的不断开发,虚拟化学实验室也应运而生了。在虚拟化学实验室中,仪器装置完备,化学药品齐全,在没有污染、没有危险的条件下可以模拟各种化学实验,并且省时省力。于是许多教师错误地以为网上虚拟化学实验室完全可以替代传统实验室了,便热衷于这种软件,并把它作为实验探究的一种新手段,以为不采用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所以,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开始不加选择地、过度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化学实验,能做的、有条件做的实验也不做了。
毋庸置疑,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实能够创设情境,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并可以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但过分夸大它的作用,用它来进行实验探究,则值得我们商榷了。首先,多媒体演示屏蔽了诸如气味、热量等感官信息,不能给学生带来亲身体验;第二,多媒体演示完全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对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大打折扣;第三,由于是人们早已设计好的程序,用多媒体演示化学实验时,是不会出现异常情况的,容易使学生对其“真实性”产生怀疑,而老师和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探究因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存在变数,其知识和内涵远比课件所展示的要丰富和完整得多。而面对非预期的效果或异常情况的出现,优秀的教师则会抓住时机,利用教学生成的这种实验情景,及时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
可以说,实验教学的功能是任何手段都替代不了的,实验探究绝不能脱离具体的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中所经受的思维、操作、分析、观察能力的锻炼,实验中情绪、意志、毅力等品质的形成只能通过动手实验才能实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网络化学学习模式下仍然改变不了这一本质。所以说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演示实验,一定要把握“适时”与“适度”的原则,决不能因喧宾夺主而事倍功半。
实验探究作为一种主要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在新的化学课程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化学教师一定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传统认识,拓宽教学思路,与时俱进,从而尽量避免步入或尽快走出化学课堂教学中实验探究的误区,将新课改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 王族浩,王磊.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 郑长龙.关于科学探究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化学教育,2006(8):6~12.
[3] 胡久华.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化学教学,2007(2):29~31.
(责任编辑付一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