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校长如何管理隐性知识

作者:熊伟荣




  (2)建立学校知识库。知识库是知识的集合,是存储、传播知识的系统。它能够将学校隐性知识集中起来,使每个人、每个部门创造的隐性知识存储到学校的知识库中,而需要知识的人也能从知识库中找到所需要的知识。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依据知识的内容和结构而搭建的一个“知识平台”。概括地说,学校知识库要做好两件事情:知识的吸收与传播。首先,对于学校内部而言,每一位教师都应把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益的信息及时地放入知识系统,把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以供大家共享使用。学校可以经常采用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诊断、专题研讨、教育沙龙等形式来进行知识的分享。就学校外部而言,应加强校际间的知识联盟,学校与科研所的合作,家访、家长会、征询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要求,和社会沟通,向其他学校取经等等,从外部获取学校所需的隐性知识,并和学校内部知识进行融合。其次,教师及时地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体会和心得,将隐性知识转化成有形的符号,做到尽量的清晰详尽。管理者要对各种隐性知识“分门别类”,如设立学生成长档案、案例记录、学习进展管理、辅导测评、经验访谈、各科教学、班主任常规、品德工作等类别,以便做到知识脉络的清晰和知识提取的便捷。最后,知识库应有利于存储的知识能得到迅速的传播,学校可以采取互联网、人工智能、软件技术等信息技术来促进隐性知识传播的效率与速度。
  (3)建设支持性的学校组织结构。学校隐性知识管理共享的组织文化倚赖于支持性的学校组织结构。一方面,传统的学校管理是一种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成员无法突破岗位对个人的约束,实现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这种外控式、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层次过多,缺乏适应性与灵活性,内部沟通很难跨越层级鸿沟,严重阻碍了隐性知识的共享与交流。所以应建立一种更加开放、扁平化、符合人性、有机的管理结构,尽量减少中间的管理层次,以便于教师之间的流动交往和学校与系统外的知识交流,从而加快了知识的转化和创新。另一方面,创建学习型学校。这种组织的优点是,加强了各职能部门的横向联系,具有较大的机动性和适应性;正确处理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使两者得到较好的统一;有利于调动大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环境的变化适应性强。它是一种共同参与的组织结构,它为共享的知识在学校里快捷通畅的流动提供了组织保障[7]。因此,学校成员都乐于学习与成长,意味着减少知识的垄断,隐性知识的拥有者也就不会有不愿分享隐性知识的心态,因为即使他不“暴露”,别人也会通过学习而主动生成,相反,和别人一起分享则会实现其隐性知识的最大化。
  (4)完善学校激励机制。隐性知识管理的前提是学校源源不断地产生大量的隐性知识。正如科尔曼所言:“奖励不足会产生坐享其成的现象”,学校应完善内部的激励机制,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采取措施来调动教职工积极性,鼓励隐性知识的产生、流动和共享。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一种天然的“知识利己主义”,通常他用自己掌握而别人尚未掌握的知识来衡量自身价值,当其知识被别人分享时,他会认为降低了自己的专家权和物质利益,从而威胁自己的“工作优势”。因此,要让教师意识到不单是他们拥有隐性知识的重要,还有他们持续共享和转化隐性知识的愿望和能力的价值,好比让一个有钱人把自己的钱不要总存在银行,而去投资得到更大的收益。这就需要加强对教师知识贡献的考核与奖励,鼓励“按知识贡献分配”,营造尊重知识和保护知识的良好气氛。如教师可申请某一教学方面的专利并获得奖赏和晋升,学校可以改变传统的仅由工作绩效决定奖励的制度,实行知识薪酬支付制,使教师分享隐性知识的回报高于其独占隐性知识的利益。同时,让教师在知识共享的活动中,认识到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对自己的教学或人际关系的好处,把由外在机制的激励转为其内心的需要,达到对教师隐性知识共享长期激励的目的。
  
  三、 结语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专业反思和探究,从而使学校面临着知识管理的挑战。学校尤其要促使隐性知识能够在学校组织内部迅速扩散,所有教师都能分享,才能推动教师专业的成长。学校隐性知识管理应从传统的技能中心、人与机器之间的知识管理模式,扩展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赵曙明,沈群红.知识企业与知识管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张庆普,李志超.企业隐性知识的特征与管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11).
  [3] 诸宏启主编,中国教育管理评论(第一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 廖泉文,樊建芳.组织中的隐性知识管理.经济与管理,2003(12).
  [5] 王健.促进教师个人知识共享的学校知识管理策略.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8).
  [6] 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冯大鸣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7] 朱小蔓主编,对策与建议——2005-2006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责任编辑付一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