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重视中小学生视力健康
作者:甘海霞 郄爱萍 田振生
一、 生活方式是影响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的重要因素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人的健康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社会、心理因素和个人生活方式之制约”。[1]我国中医的天人合一观念便揭示了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天人相应观与统一整体观特别重视环境与行为因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尤其重视疾病的综合防治。[2]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越来越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美国在20世纪60、70年代的健康调查表明,人们的疾病50%以上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近年来我国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文明病居高不下,原因之一便是不良的生活方式所造成。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人的健康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只占15%,而环境因素却占85%,其中60%取决于自己。[2]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眼睛疾病的发病率高于20世纪60、70年代。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已达70%!人数超过六千万!因近视致盲的人数达三十万人,而且势头仍在增长。这其中学生的负担重、学习时间长是影响视力健康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问题,就如优越的物质生活不是造就高血压、高血脂等文明病的必然因素一样,学习不是影响视力健康的必然因素。而学习方法、学习手段、用眼卫生、眼睛健康的重视程度等生活方式问题才是学生视力健康的最大杀手。
二、 不良生活方式对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的影响
生活方式包括人的学习、工作、娱乐、卫生、饮食、行为习惯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人的健康、视力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在自身无法改变学习负担重、时间长的情况下,个人良好的生活方式的建立是进行健康储蓄的最好方法。比如:在校的课间休息期间,是否用来调整身体放松眼睛,是否积极进行眼保健运动。上学放学路上是否用来做眼睛的放松运动,锻炼眼睛的望远能力;比如在家庭作业时,是否注意学习和放松的尺度,学习的环境等;随着中小学生近视问题的不断加剧,照明环境以及照明灯具对视力健康的影响也应得到教育界及学生家长的重视;再比如:眼睛角膜的光洁度、明亮度、对事物反应的灵敏度及视力状况都与营养密切相关,合理的营养可以增强眼睛的抗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家长饮食是否合理,营养的摄入是否考虑到眼睛器官的需要。假期和学习之余对电视网络的利用是否合理,是否有意识增加身体和眼睛的运动。这些生活行为和生活习惯都会对视力健康有重要的影响。
三、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有人说:健康的身体、心理来源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人生健康的基本标志,是人类实现自我价值和为社会作贡献的基本保证。也是视力健康的重要因素。
1.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健康是基本的人权,达到极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的一项重要社会目标。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了健康的十个标准,其中一条便是: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睛不发炎。可见健康包含了眼睛器官在内的所有身体、心理的健康状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一定要将视力问题考虑进去,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重视眼睛器官的养护和卫生,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社会的要求,是人类的要求,是健康的要求,也是人类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2.学习视力健康知识强化视力健康观
视力健康就是指在没有眼病,也没有视觉疲劳等症状的前提下,视觉“生理、心理”的正常以及社会适应性的良好状态。视力疾病的发生如近视、弱视等不是一天形成的,都有一个反应期,并且在此期间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学生家长、学校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眼睛的生理、生物学知识,学习视力健康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掌握一切有益于视力健康的原理、方法和经验。了解视力疾病为眼睛的美丽、人体的形象,就业、日常工作学习带来的不便,重视视力健康,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建立积极预防的观念。
3.营造视力健康环境培养视力健康技能
儿童少年体质、营养、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可以影响近视眼的发生发展或成为诱发近视的原因。处于青春生长突增期的少年,在学习负担过重、不良学习和生活环境影响下容易发生眼球壁发育不良、韧性不足,以致眼轴容易变长的现象。近年来国内外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少年儿童近视眼与糖、蛋白质、钙质摄入量以及体内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如铬、锌、铜、钠等)或与体内微量元素失去平衡有关。通过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从采光、照明、桌椅设备及读写姿势,眼部的适当休息与运动,饮食营养等入手,全力创造避免视力损伤的视觉环境,达到个人身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并经过行为、习惯矫正辅助视力矫正,对弱视、近视等进行积极的治疗和行为干预,通过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维护视力健康。
参考文献
[1] 田振生.大学体育教程.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8.
[2] 郑荣领,翟黎东,樊舒非等.弘扬中医上医医国思想,健全我国近视防治体系.北京: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2002,2(4):343-347.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