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化学序言教学的不良现象与应对策略

作者:李 军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学生学习动力
  (1)新异之趣:形式的差异化。对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追求新异,追求变化,追求创新是其重要特性,这种特性也相应表现在其学习心理上,而与之不相应的是我国课堂教学中由来已久的僵化、刻板、保守的教学形式,这已成为扼杀学生学习兴趣、泯灭学生学习天性的重要原因。因此,唤醒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策略之一是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规律,采用生动、形象、灵活的教学方式。
  (2)活泼之趣:内容的生动化。尽管上教版新教材在序言章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阅读资料,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只能、只须使用这些材料,创造性地使用材料至关重要,增补、改编、重组等都是重要、必要的方式,在序言课的教学中,尤其如此。内容的丰富性与生动性是影响学生学习热情的第二个重要因素。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呈现一些富有趣味性、悬疑性、刺激性的化学史、化学小故事与发生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如在《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中向学生揭穿“水变油”的谎言、巫师神医“捉鬼治病”的骗局,在《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中向学生介绍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石油怎样变成衣物等。
  (3)变化之趣:手段的多元化。学习兴趣的另一个方面则来自于学生视听感官的刺激与享受,在知识能力要求较低的序言课上,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更多的辅助技术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学习的意识、方法与能力。使用PPT课件创设适切而新颖的学习情境;使用flash动画展现微观世界,展示物质变化的过程;使用视频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学习的直观性等都是值得借鉴的方法。
  (4)操作之趣:实验的拓展化。作为化学学习基础与特色的化学实验因其具有丰富绚烂而又变化莫测的反应现象的特点而早已成为教师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步入化学科学殿堂的重要手段。合理而创意地引入更多的趣味实验无疑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学生逐步投入到你的课堂中,并成为积极参与的一员。如在《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的教学中,以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浑浊的水是如何依靠化学的方法而变得澄清,并最终可以被饮用的,使得学生开始逐步了解化学的价值,并最终喜欢上它;再如在《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教学中,补充诸如“魔棒点灯”、“魔瓶生烟”、“清水变牛奶、清水变饮料”等实验,也许能更深入浅出地说明什么是化学,化学要做什么。
  3.树立合理规则意识,确立课堂学习规范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经常出现一些问题,诸如总是使用铅笔而不是钢笔或圆珠笔答题,在实验中用手取用药品或仪器而不是利用适当的工具完成这些工作,在做作业时不能按照规定的格式书写,或在实验室吃东西并大声吵闹、随意触摸实验用品等,甚至,在教师反复强调与纠正后,学生仍不时重复这些错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在第一次进行以上活动时没有树立合理的规则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规范。由此,强化正确行为,杜绝错误行为必须从源头抓起,让学生产生正面的第一印象。
  (1)常见的方法与策略。帮助学生建立规则意识、形成自觉意识。一些学习管理规则诸如书面作业格式的要求、课堂回答问题的要求、收交作业的要求等通常以教师口头的约定即可。制订书面规则是以文字的形式把要求与规范确定下来,如安全操作规则、一些学习技能规则以及课前预习规则等重要的课堂管理规则等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呈现。其特别适用于必须经常重复的规则、涉及维护学生安全的规则以及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有重要保障作用的规则等。但有时书面规则通常会由于文字描述或表达等原因不利于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思想与核心内容,此时就必须对书面规则进行释义,释义的过程,其实也是让学生明确相关规则的过程。
  除此之外,被教师们广泛使用、效果更佳的是通过创设特定情境、利用现实情境等方式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深化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养成学生的规范行为。
  (2)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规则的建立与使用不是为了约束、限制与压抑学生,恰恰相反,规则存在的最大价值是使学生成为自觉的、自由的、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者,在建立与实施规则的过程中必须明确一些问题。
  首先,规则并非总是明确而显性的,许多规则通常以隐含而不确切的形式存在,师生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们在不同的活动中遵从不同的规则,这些差异有时非常精细微妙。例如,在开始新授内容的教学之前的复习提问时,学生们必须举手发表意见,但是当大家对某个复杂问题进行研讨交流时,也许只需教师的目光许可。换而言之,规则的使用是有条件的,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情境之中的规则往往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理解方式。
  同时,从更深入的层次上而言,规则最终要完成从显性的文字到隐性的契约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往往意味着一项规则被升华,从而使得人的行为“随心所欲不逾矩”。
  其次,教师所营建的规则应该是合理的。这意味着规则必须兼顾普遍性与特殊性、群体性与个体性、原则性与灵活性。
  再次,教师借助确立与内化规则的方法与途径必须是合理的。借助于不合理的方式与途径建立起来的规则其外在可能是有效的,但其实质必然是扭曲的。
  最后,规则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序言课只是让学生初步建立起规则意识,并开始初步接触与掌握一些基本与重要的规则,切忌在序言课上就把各种规则与规范一步讲到位,从而使序言课的教学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参考文献
  
  [1] [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 [美]杰拉尔德·格林伯格.罗伯特·A·巴伦.组织行为学(第七版).范庭卫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3] 王祖浩,金惠文主编.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方案.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4] 王祖浩主编.初中化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付一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