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中学音乐第二课堂中参与主体的多维思考

作者:王 君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音乐基础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单一形式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中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需求和音乐实践活动上的需要,因此在新课改下,更应该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第二课堂活动。为了更好地配合音乐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搞好中学音乐教学,我们必须以新课改为依据,从新课改所制定的目标及要求出发,实施中学音乐第二课堂活动。
  
  一、 音乐第二课堂的管理主体——学校
  
  学校管理者也就是组织者,音乐第二课堂需要严密的组织工作做保证。没有严密的组织工作就很难把音乐第二课堂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和轨道上去,也难以使音乐第二课堂较为完善地得到落实。从学校的角度来讲,既要有统筹音乐第二课堂全局工作的机构,也应有负责具体实施音乐第二课堂计划的工作机构。在新课改下,音乐第二课堂计划应当作为学校管理工作计划的一部分,由教导处负责,通过两个渠道具体落实的机构下达。第一个渠道是:教导处把计划、任务、要求下达给老师,由老师指导本班班干部具体实施。第二个渠道是:教导处把计划、任务、要求、措施下达给学生会,再由学生会将其转达给各班文艺委员,然后再来负责实施。但是,新课改下音乐第二课堂却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主要表现在:(1)师资配备不到位,得不到行之有效的培训。(2)没有独立的经济预算,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得不到保证。(3)排练场地缺乏,激励机制不到位,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若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势必会影响到中学音乐第二课堂的有效开展,新课改的理念也无法真正得到落实。因此,在中学音乐第二课堂的实施中,应首先明确学校和教师在音乐第二课堂中的任务和作用。一方面,学校要为第二课堂提供必要的物资条件,如场地、经费等,加强对音乐第二课堂的规范、有效管理,诸如宣传、选拔等此类问题,一个环节不到位,活动都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学校为学生指派具体负责的指导教师,对教师进行责任管理。为中学生开辟各种音乐第二课堂的渠道,如开设多种培训班,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充分利用校内板报、广播等开展音乐第二课堂活动。再次,建立有效的音乐第二课堂激励机制,分析学生的“需求和动机”,学校可以通过择优形式推荐学生参加学校和校外的文艺活动,这本身就是一种认可和鼓励,学生在激励下,会表现出对音乐第二课堂更大的参与兴趣。
  
  二、 音乐第二课堂的组织主体——教师
  
  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教书不再是“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教育理念、懂得反思、善于合作的探索者,新课改指出了中学音乐第二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是共同参与音乐审美过程中的主体。目前,在如何对待音乐第二课堂的教学上,不少音乐教师还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积极性,更加影响了学校音乐教育的正常开展。主要体现在:(1)对培养目标的片面理解。往往把音乐第二课堂片面的理解为培养音乐尖子。其实,第二课堂最重要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为所有热爱音乐的学生创造和提供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2)对教学内容的片面理解。音乐第二课堂往往被片面地理解为应该解决第一课堂上没有解决或根本无法解决的难点和重点。于是,在第二课堂中,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乐理知识、实谱练习及发声练习等内容的练习上,并布置大量的作业,强迫学生完成。这既有悖于“减负”的要求,也有悖于音乐教育的审美原则。(3)把自主学习简单地视为“自学”,就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完全脱离教师指导下的自我学习。当前,部分中学音乐老师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单独地学习,音乐教师的职责只是维护纪律。那么,在新课改下我们教师又应采取哪些对策呢?(1)要处理好普及和提高的关系。开展音乐第二课堂,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注意发展学生的音乐特长。在授课方式上,采取个别与全体相结合的方式,个别授课因材施教,重在提高,集体授课循序渐进,重在普及。(2)要处理好校内和校外的关系。教师应把学校作为音乐第二课堂的主阵地,充分利用学校的设施,多开展一些广大学生乐于参加的音乐活动。(3)在教学模式上坚持多样性原则。要改变和超越“问题——解答——结论”的传统模式,根据第二课堂的不同主题和目的,灵活运用“参与——体验”、“暗示——领悟”、“模仿——练习”、“引导——发现”等多种教学模式。(4)坚持参与性原则,为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供服务,使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体验,使学生成为第二课堂的主人,充分施展音乐才能。
  
  三、 音乐第二课堂的活动主体——学生
  
  学生对艺术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在第二课堂中就是针对学生的不同爱好和特点,满足他们不同的要求。在各种类型的排练演出和创作活动中,学生最容易找到自我锻炼的机会,最容易实现自由交流、互通信息、自我表现的目的。比如在准备歌谱、乐谱、服装、道具等的过程中,在排练、演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制作道具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第二课堂的开展,无疑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并能使他们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程度不同地有所提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自主权还给学生,这个“自主权”包括学生兴趣的自主,同时也包括学生管理的自主。在中学校园里,音乐第二课堂在学生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凡是以学校名义组织的音乐第二课堂活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有部分学生表现为不太情愿,课堂中出现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并且还有部分学生会有“参与这种活动对我有什么好处”的想法。而那些由学生自发组织的音乐第二课堂,哪怕在学校不提供场地、不提供经费的情况下,参与的积极性还很好,能把活动进行得轰轰烈烈。(2)学生喜欢音乐第二课堂,但层次较低,学生对音乐有着普遍的兴趣,但参加的人不太多,学生对音乐的了解比较简单、浅显,兴趣一般集中在歌曲这个单一方面,所唱的歌曲又主要来自于社会媒体的传播。(3)很多学生在音乐第二课堂中缺乏自信心,很少参加音乐表演,如有的学生不敢当众歌唱表演等,这不仅是学生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也是学生音乐知识积淀太少的写照。所以,在新课改的实施下,我们在音乐第二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以自由,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导者,注重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同时在课间也可以在广播中让他们欣赏一些有意义的音乐。
  
  四、 音乐第二课堂的协助主体——家长
  
  新课改下,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了一切孩子的发展”的家长走进了音乐新课程,家庭教育的社会发展趋势已从实践上证明了这种音乐教育形式的重要性。但是,事实也是不容乐观的,家长对孩子的音乐教育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1)明确音乐教育的动机。作为家长应该明确对子女进行音乐教育是为了下一代的身心的健全发展和思想品格的完善,让家长参与到新课改中来,发挥家长在新课改中的作用;(2)科学的教育方法。要注意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德育为重点,多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广泛吸收一些先进的教育方法,将科学的教育方法应用于家庭音乐教育之中,优化家庭音乐环境,从而更好地提高教育效率。总之,家庭是进行音乐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恰当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家长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虽然不宜以培养音乐家为目的,但是它确实是音乐家的摇篮。古往今来,许多音乐大师都是接受了良好的家庭音乐教育。另外,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中的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有互补作用,主要表现在:社会音乐直接面向全社会,由于覆盖面大,音乐的功能可以在社会教育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音乐文化水平。
  综上所述,音乐第二课堂的开展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确实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只有充分发挥好参与主体的作用,才能最终服务于学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表明,音乐第二课堂的开辟是培养艺术人才的一项有效手段,是实现艺术教育目的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章连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 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3] 李霞.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反思.中国音乐教育,2006(10).
  [4] 席向阳. 组织音乐课外活动应注意的问题.音乐天地,2005(2).
  [5] 邓晓霞.浅谈音乐教学中教师的及时评价.音乐天地,2006(4).
  [6] 牛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7] 何俭.课外音乐活动与第二课堂.郴州师专学报,1995(8).
  [8] 赵玲,任琳,吴威.新课标实施中如何开展中小学音乐第二课堂活动.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9] 程民生.音乐美纵横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10] 王双有.关于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中国音乐教育,2006(10).(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