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生活与哲学》教材需完善的几个方面

作者:韩广军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4·必修·生活与哲学》(2004年12月第1版)图文并茂,材料详实,便于合作探究,利于启迪智慧。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教材的数处编写值得商榷,现就这些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 内容编写有误,需更正
  
  教材第50页“探究路径参考”中的第二自然段是这样表述的:“从国外载人航天的实践经验和中国的国情出发,我国从技术要求和成本投入都相对较低的飞船起步,突破载人航天技术,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一表述中,有“从国外载人航天的实践经验……出发”的内容,实践经验能否成为出发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出发,不是从已有的经验或教条出发;同时它还认为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但无论是什么意识,即使是正确的意识,也只是起能动作用而不是起决定作用,不能把意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不能把实践经验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因此,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立足我国的实际,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同时还要借鉴国外载人航天的实践经验来指导我国航天事业。所以,教材“从国外载人航天的实践经验和中国的国情出发”这一内容中从“实践经验”出发的表述是错误的。建议教材将此处表述更改为“借鉴国外载人航天的实践经验,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教材第34页“西气东输工程输气运行实现全线贯通”图片下方的文字说明是:“西气东输工程输气管道西起新疆轮南,东至上海市白鹤镇,途经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线路全长约4000公里,设计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但从该图片的图示看,工程途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只有9个,而不是10个,它们分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三册(2005年2月第1版)第66页至第67页,对“西气东输工程”的文字表述:“它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轮南,途经甘肃、宁夏、陕西……,在贯穿黄河后,经山西、河南、安徽、江苏到达上海”,该工程也只途经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但从该册《地理》教科书中的第67页“图3—3—3西气东输线路”的显示看,该工程达上海后又延伸到浙江省的杭州,若把浙江省算在内该工程则是途经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保证教科书中图示与文字说明内容的统一性和准确性,避免歧义,建议在思想政治教材该页图片下方的文字说明“东至上海市的白鹤镇”内容的后面加上“达浙江省的杭州”,或者把该文字说明中的数字“10”改为“9”。
  
  二、 观点顺序编排不妥,需调整
  
  教材第47页“目”的标题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在此标题内容中对真理的特点是先表述“具体的”,后表述“有条件的”,但在“目”下面的正文内容中却把表述的顺序颠倒了过来,先表述“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后表述“真理都是具体的”。正文中具体内容的编写顺序与标题中观点内容顺序不对应、不一致,给教学的连续性带来了麻烦,造成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不连贯的脱节现象。由于真理的具体性和有条件性这两个特点之间并无固定的先后顺序之分,为避免教学中上述的不连贯现象的发生,建议在修订教材时,把该页“目”中“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两特点的表述顺序颠倒一下,变更为“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或者把“目”下面正文中关于“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与“真理都是具体的”这两个自然段内容的先后顺序颠倒一下。
  
  三、 问题设置超前,需整合
  
  教材第11页在第二虚框中针对《尚书·洪范》、荀子、王夫之对世界本原的观点设置了两个问题,其中的第2个问题是“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作为辨析题,其要求是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辨别和分析所给的辨题。而在这里,教材只介绍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还没有涉及到这些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该内容在后面才阐述到),此时超前设置该辨析题来让学生作答,既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实际教学效果也较差。我们在第一个教学班按教材进行教学呈现的结果是,学生因未学过此内容而无法迁移知识组织答案或答案组织不到位,致使教学效率较低。我们在第二个教学班则尝试把此辨析题改为探究题,学生则会用已学过的知识并联系将要学习的知识来回答、探究该问题,教学则收到了意想不到甚至是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议教材将此处的辨析变为探究,即将第二个问题的表述变为“探究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或者是此处设置的问题不变,将该页第二虚框中的所有内容移至第12页中唯物主义三种历史形态的内容之后、唯心主义的内容之前。
  教材第24页在“探究路径参考”中,针对“中国古代有许多成语,如‘田忌赛马’、‘围魏救赵’……”这一自然段,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这些故事中包含哪些哲学道理?”由于这些成语所涉及的哲学道理大都是有关唯物论、辩证法的内容,而学生在这之前所学过的哲学道理仅仅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等有关知识,同学们因哲学知识储备太少,在探究这些成语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时显得力不从心,更谈不上表述的准确性和术语化,探究活动效率低是显而易见的。超越学生实际超前设置探究问题,其实也是一种“拔苗助长”。建议教材在修订时,把这些成语(亦可归类)分插到教材各课相关的材料中去,引导学生探究。如可把“田忌赛马”典故编写到第五课第二框第三目中去探究,赛马获胜要从三匹马的实际情况出发;或编写到第七课第二框第一目中探究,要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或编写到第八课第二框第二目中探究,要安排好三匹马的出场次序,量变会引起质变;或编写到教材第三单元的综合探究中去,从多个方面去综合探究等。
  
  四、 设问指向宽泛,需具体化
  
  教材第60页虚框中的第一个问题是:“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从探究材料看,人类的演化过程能说明许多内容,如,①人类的产生是生命不断进化的结果;②人类的演化过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③人类(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等等。可以说该问题的答案呈现多元性和开放性,这与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是一致的,但此处探究问题设置的太宽泛,使得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对问题的探究不能聚焦,不能聚焦到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结论上,从而使探究缺失针对性和目的性。建议将该问题中的第二问“它说明了什么?”更改为“它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教材第61页最后一行设置了探究问题“20世纪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对你有什么启示?”这一问题的设置同样是指向宽泛而不具体。从该页的图文材料看,可从政治、经济、社会、哲学等方面来谈启示,但教材在这里聚焦的则是哲学启示,即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建议将此探究问题更改为“20世纪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对你有何哲学启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4·必修·生活与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
  [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教材研究发展中心,山东省教学研究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第三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6.
  [3]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