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创新教学的策略和走向

作者:于泽元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1]这表明,创新是世界发展对中华民族提出的必然要求,教育必须回应这种要求,教育更应该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服务,创新教学势在必行。本文试图提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教学的策略和走向。
  
  一、 创新教学的策略
  
  回应时代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在创新教学领域涌现出不少理论和实践。概括这些理论与实践,可以发现创新教学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学生创新环境,赋予学生创新空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环境才是创造力的真正创造者。大量的研究证明,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不断下降。因此,维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成为创新教学的首要任务,创新教学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和谐的、安全的创新环境和空间。可以有以下具体的策略。
  (1)鼓励大胆质疑,赋予学生创新权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做的就是对知识和文化的复制,并没有对知识和文化进行质疑和创新的权力,而学生拥有这种权力则是进行创新教学的前提。要赋予学生探索的权力首先就是要重新理解知识,不能再把知识看作是不变的确定的东西,知识实质上是一些有待不断验证的命题,是人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出来的,学生不但有权质疑,而且有权力和能力进行创新。第二,充分重视学生的实践知识。这些实践知识也许是错误的、变形的,但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却是学生进一步进行知识建构的基础。教学不应该只重视书本知识、学科知识而忽略学生本来具有的实践知识,而是要利用这些知识导向学生的正确认知和创新。赋予学生创新权力更重要的一环是对学生评价的改革。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事先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评价的标准,学生的创新不被肯定或者被视为异端,这也就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进行创新的权力。因此,创新教学要建立一个开放性的评价系统,所谓开放性就是不事先确定唯一的标准,而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多少和创新知识的多少给予评定,而且给予后者以更多的鼓励。同时,开放性也意味着任何一次评定都只是下一个阶段学习的起点,而不是上一个阶段的终点。
  (2)营造创新氛围,赋予学生心理安全
  创新的环境不仅仅是外部的,更重要的是学生愿意进行创新的内部心理环境。维护学生创新的心理安全是保护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新动机的首要任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标新立异者往往是人们嘲笑和打击的对象,这种嘲笑和打击恰恰是创新精神的致命杀手。因此,改变班级的文化氛围,使创新成为一种光荣和时尚,是提高学生创新积极性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的创新也是提高创新动机的方法,因为这种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一旦学生认识到自己创新产品的意义,他们就会提高自己的信心,并不再为创新发愁。要提高学生欣赏自己作品的兴奋,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让他们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而不是为了外在的奖励而去创新。让学生学会对模糊性(ambiguity)和不确定性(uncertainty)的忍受也是提高学生心理安全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讲,学生小时候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非此即彼、黑白分明的,传统教学对确定性、结构化知识的推崇加剧了这种错误认识。当学生进入到实际探究过程情境中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那种清晰性、确定性并不存在,迎接他们的是大量的、复杂的、模糊的信息,有些信息甚至是无法把握的。如果此时不提供心理支援,他们有可能望而却步。教师可以利用的策略包括训练学生对环境的敏感性、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帮助学生确认并克服障碍等。
  (3)开放课程教材,赋予学生想象的空间
  课程或教材也是影响创新教学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我们可以将传统的课程和教材称为“知识充塞”的课程。这种课程强调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知识与知识之间是用严密的逻辑联系起来的,并没有留下什么空白供学生来创新。这种课程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更是没有置喙之处。然而,在我国的智者老子看来,“无”中才能“生有”、“无为”才能“无不为”是事物运行的规律[2],课程和教学必须为学生留下空间,学生才有发挥想象的余地,只有课程和教学“无为”,学生才可以“无不为”,产生丰富的理解和想象。
  2.寻找混沌和秩序的结合点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能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和能量的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当它内部的某个参数变化达到一定的临界值的时候,通过扰动(fluctuation)的作用,系统便可能发生突变,使原来的混乱无序的状态转变成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新状态——新的质就出现了,这种耗散结构能够自行产生组织性和凝聚性的现象,也就是自组织的现象[3]。
   耗散结构理论表明,创新实际上就发生在混沌和秩序之间。很多科学家的经验也显示,当他们为纷繁的现象迷惑、找不到头绪的时候,一个意外现象的出现打破了谜局,所有的现象似乎一下子都变得条理清晰,一个新的理论或者发现就出现了。因此,美国课程学者多尔(W.E.Do11)认为要促进学生的创新发生,教师需要创造这种“混沌”和秩序的临界点,让学生通过自组织来达到越来越丰富的创造[4]。寻找混沌和秩序的结合点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这种教学艺术通常具有如下策略。
  (1)勇于拥抱混沌,从不确定中产生顿悟
  尽管大家都承认,教学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可是在现代范式里,大家都在寻找教学的规律和法则,力求对教育教学进行更为有效的控制。然而,这种寻求控制和秩序的现代思想无疑扼杀了学生创造性,因为直觉、创造性等是经由教学艺术过程所产生的[5],而艺术性则在片面追求秩序的过程中丧失了。创新教学的策略之一就是要拥抱混沌,把学生置于无限的可能性而不是固定的答案之中,把一些外在的干扰(比如学生的不同观点、出现的意外事件等)看作是创造性出现的契机,并抓住这种契机,使创造性的变革浮现出来,使学生产生一种顿悟式的直觉体验。
  (2)容纳多元的观点,由碰撞和质疑形成火花
  容纳多元的观点是走向创新的必要条件,其核心在于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使课程内容变得富有多样性、疑问性和启发性,并使教室充满探索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新的观点才容易浮现出来。这种策略首先要求教师使用参与式的课堂领导策略,鼓励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地互相分享。其次,教师要通过种种暗示或者活动提升每个学生挑战高品质学习的动机,同时教师也提供每个学生完成这种学习的支持,让学生在安全的氛围中自由发表意见、展示自己的天赋和兴趣。再次,对于一些看似异类的观点要允许学生仔细品味,提醒学生能否以更大的概念去涵括这些观点或者修改大家已经形成的思维模式,通过这一过程往往会有新知产生。
  (3)不断导向丰富性
  在自由开放的探讨过程中,一个容易出现的障碍就是学生无法放开自己的思维,找不出更多的可能性。因此,适时的点拨对于教师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探讨的进程,在学生思维的尽头巧妙地展示更加丰富的可能性。此时可以运用的策略有:①前进一步,在已有的共识上加上一些新的条件或者赋予新的情境;②进行创造性回顾,重新思考已有的共识是否有新的解决途径。知识就在这种螺旋式的上升中不断得到扩展和创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