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信仰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作者:李晓荣 邢千里




  一、 信仰与偶像崇拜的区别
  
  人生在世,不光有物质需求,还有心理需求及精神需求。精神需求是人类的最高需求,即信仰需求。“信仰”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对某种主张、主义或宗教极度相信和尊崇,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1];《辞源》认为,信仰是“信服尊敬”,如唐译华严经十四:“人无等类,同信仰。”[2];《新不列颠百科全书》则认为信仰是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重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信仰主要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或宗教教条的极度尊崇和信服,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为准则。信仰在心理上表现为对某种事物或目标的向往、仰慕和追求,在行为上表现为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去解释、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信仰的作用在于它弥补了人类及其社会本身的缺陷和不足,为人提供了生活所必须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奠定在科学、理性基础之上的信仰可以给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以正确的方向引导。
  偶像崇拜不是信仰。偶像崇拜是目前青少年群体中一个普遍而又引人注目的现象。首先,信仰的对象是至高无上的,而且往往是抽象的;偶像崇拜的对象是具体的,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崇拜的对象。黑格尔曾经在《历史哲学》中对古印度的精神进行了描述。在古印度,任何事物都会成为人崇拜的偶像,自然物和人为物。其次,信仰的对象是在思想层面,属于精神领域的活动,一般是神圣的;而偶像崇拜的对象多在娱乐和体育方面,多是盲目的。信仰是精神的升华,人甚至为了信仰牺牲自己的生命;偶像崇拜是庸俗的,它不过是一种精神的寄托。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太过理想化,即把偶像及其特质想象得完美无瑕;又太浪漫化,即对自己的偶像产生浪漫的幻想和依恋;还不免流于绝对,即对偶像投以绝对的信任,采取一种近似狂热追逐和迷恋,容不得他人有不同的见解。这些盲目的心理会导致冲动性心理活动倾向、超现实的情感体验及过度的行为反应。
  
  二、 信仰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
  
  1.塑造作用
  信仰的塑造作用表现在信仰可以帮助青少年塑造良好的心理及品格。第一,信仰帮助青少年塑造良好的心理。青少年是从儿童向成人过渡阶段,此时,他们情感丰富、情绪变化大、渴求理解、注重自我、理想化色彩浓厚,从而心理上也不够成熟,处于“心理社会合法延缓期”。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都产生巨大变化,校园也不再是一片纯洁的净土,从幼儿园就开始的各种各样的竞争与挑战,到流行于大学里的各种思潮,都会让心理不够成熟的青少年产生对前途、命运越来越深的危机感、渺茫感。而良好的信仰可以使青少年得以从其具体生活的狭小时空范围和基本的生理需要的限制中超越出来,从生命本身所具有的客观缺陷和限制中解脱出来,为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开辟出新的领域、秩序和方向,使他们压抑、积郁的情绪得到宣泄,使空虚无聊的精神有了寄托,从而使他们逃离心理挫折,恢复心理平衡。第二,信仰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完美健康人格的需要。青少年的思想敏锐,可塑性强,正是人格确立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还没有广泛地接触社会、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他们的人生阅历不够丰富,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也不够深刻。他们虽然接受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为严格的形式逻辑训练,但缺乏对大局的准确把握。加强青少年的信仰教育,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铸造他们健康完美的品格,使之能走好未来的人生道路。第三,信仰可以培养青少年正确的情感。青少年没有信仰,就不能形成正确的情感。青少年学生在信仰危机的支配下易形成失望、悲观的情绪,对亲人无孝心、对老师无尊敬情感、对学校无热爱、对同学无友谊之心、对社会无爱心,有的只是牢骚、怨恨、怀疑、冷漠或者紧张,甚至形成一些诸如“宁愿快快乐乐死,不愿忙忙碌碌生”或以制造他人痛苦或为社会造成危害为“最大快乐”等变态的情绪、情感。第四,信仰培育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是依靠舆论、文化传统和个体的自律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基本范畴是善恶,善就是利群,只有具有崇高信仰的人,才会有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道德情操,才能够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
  2.导向作用
  信仰对青少年成长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导向和行为导向两方面。第一,信仰可以帮助青少年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识。信仰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以最高信念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神导向,并调动各种精神因素为它服务。信仰是人生的主心骨,是人生价值的中枢机构,是人的全部价值意识的定向形式。错误的信仰就会导致错误的认识,没有信仰就会导致人对生活的绝望。青少年如果没有信仰或产生信仰危机,就会表现出认识错误或认识水平低等特点。第二,信仰可以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行为导向。信仰对行为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信仰为人的行为提供了正义、合理的解释,将人类具有的为真理正义而战的本性充分调动起来。如果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正义的,人们就会努力克服困难,不畏艰险。其次,信仰能为人的行为提供崇高性诠释。人不能忍受没有意义的生活,信仰恰恰能够赋予人们以崇高的意义。人们为了自己的信仰可以克服各种困难,甚至超越心理和生理的限制,情感上超越日常琐事、烦恼、矢志不渝。信仰可以使新世纪的青少年在社会的剧烈变动和发展过程中,坚持自己的正确选择,不为小事和私利诱惑,不怕困难,矢志不渝,坚持到底。但是,如果没有信仰或者在错误的信仰支配下,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叛逆时期,极易变成问题青少年。
  3.激励作用
  信仰对青少年成长具有激励作用,表现在:第一,信仰是青少年人生的动力。从人的行为动因的角度看,信仰对人类行为具有激励功能。信仰深藏于人的心灵深处,通过人的行为来显露,并且可以调节人的行为,锁定人努力的方向,明确成就事业的目标,增加行动的信心和勇气。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和信仰,就会精神低落,没有生活和创造的动力,以至于颓废和沉沦。信仰是力量的源泉、前进的动力,它给人以信心、勇气和毅力,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状态。反之,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他就会变得精神空虚,无所寄托,生活也就会显得黯然无光,毫无生气,甚至会失去生活的理想和目标,成为消极颓废、浑浑噩噩的人。信仰越坚定、越高尚,他在内心焕发出的驱动力就越强大,越持久。所以,信仰是人生力量的源泉,前进的动力。第二,信仰可以激励青少年的学习。学习是青少年个体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活动,在教育设置的环境中,个体通过不断的学习发掘其维持良好生存及发展状态的潜能,而学生的学习性情感是达到这些教育目标的重要动力源。即,学习并获得成就是个体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情感资源。一般认为,积极情感有利于发散性、变通性和创造性思维,促使个体追求问题解决。当个体追求的是问题解决目标而非单纯获得积极体验的情绪目标时,积极情感往往会增强精细的信息过程和行为动机。而消极情感则会导致注意力分散,行为活力降低,抑制个人能力的发挥。信仰则可以激励青少年去获得积极情感并减少或避免消极情感,使他们获得生活的主动权。
  4.支撑作用
  信仰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支撑作用。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在生理成熟的同时,他们内心的精神需求也在随之增长,并且因为青少年正处在情感的高峰期,他们对精神需求极大地超过了对知识的渴望。这种情感高峰表现为情感的极端性和情感的丰富性。极端性与丰富性的矛盾,构成了青少年的精神危机。他们要想摆脱这种状态,必须寻找一种终极的精神力量,来调节自己的情感矛盾,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而这种力量就是信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信仰作为支撑力量,主要原因在于人类的归属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人趋利避害和完善自己的本能。第一,青少年对信仰的需求源于人类的归属需要。空间无限,时间永恒,人不过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点,一个转瞬即逝的火花,因此在人的潜意识中,存在着孤立无援的茫然,及由此产生的回归渴望。信仰为人类开辟了一块精神独享的活动天地,在宇宙中圈定了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阻断了无限和永恒,建造了一个可以投身的精神家园,在这里便可以找到回家的感觉,满足他深刻的回归愿望,拯救他的孤独与绝望。因此,人的归属感让人需要信仰的支撑。第二,青少年对信仰的需求源于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依赖。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对社会、对群体的依赖,决定了人在与他人的联合、交往中依赖于群体来满足自己的生命需要、归属需要、关爱需要和尊重需要。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与他人联合在一起,结成社会群体力量,才能更好地满足自身需要和发展自己,才能充分发挥个体能力,实现对外部自然的能动支配和驾驭。人的依赖感在人的生活中日益复杂与扩展,由对某一具体对象的依赖,扩展到为整个生命寻找某种根本的庇护和归宿的愿望,由生存中的客观需要变为一种心理上的主观需要。这种愿望和需要便是各类信仰的情感基础。例如民间信仰中的祖先崇拜、神灵崇拜,宗教信仰中的神明崇拜等,都是对人的依赖感的满足。任何一种信仰都是人的情感的依托,不论哪一种信仰,如果不能给信仰主体提供这两方面情感依托的话,就会变成干瘪僵死的信条和低级庸俗的说教,就会失去对信仰主体的感召力。人的依赖感是树立信仰的基础。青少年正处在选择依赖对象的时期,随着生理成熟的迅速变化,他们的活动能力提高、活动范围扩大、独立性意识增强。而他们的认识能力又跟不上生理的迅速变化,他们毕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要独立地承担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是不大可能的,他们必须有依赖对象。青少年的这种依赖感为社会帮助他们树立健康信仰提供了心理基础。因此,每一个青少年都有发展自己的价值系统的追求,并在这种追求中确立自己的信仰。第三,青少年对信仰的需求,还源于人的趋利避害及完善自我的本能。他们在追求的过程中,由于主客观的分离及兴趣的转移,使原来得以寄托的精神对象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起源于社会对青少年的着力塑造及青少年的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在这个矛盾过程中,青少年利益和爱好不断受到社会的调整,直至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趋于一致时,青少年的追求才能固定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是非标准、价值标准、审美标准上,才能对稳定下来的标准评价体系作为一个心理上的依赖,才能成为这种标准评价体系指导下的行为实践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