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谈优秀生的进一步优化

作者:刘 雪 李凤堂




  优秀生相对于一般学生而言,他们能够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学习自觉性较强,成绩十分优秀。很多老师都把他们比喻成“红花”,把中等生和学困生比喻成“绿叶”。但是我们老师眼里的红花真是朵朵都那么惹人喜爱吗?答案是否定的。
  众所周知,鲜花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充足的阳光、空气和水分。同时需要园丁在管理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如果发现花园里杂草丛生,就应该及时除草。发现鲜花上出现了害虫,就应该及时喷药。鲜花缺了养分和水分时,就应该及时施肥和浇水,育人如同育花。优秀生同普通学生一样,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同样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何让我们眼里的这些“红花”开得更加鲜艳多姿呢?
  
  一、 强化理想教育,为“红花”提供充足的阳光
  
  有些优秀生思想、心理和价值取向上存在问题,多数是由于家长、老师不正确的做法,不知不觉中导致形成的,学生成绩好了就可以得到家长的奖金,老师的偏袒,从而滋生了自私、虚荣和功利主义的思想意识,还会导致学生的目标局限,后进不足,对此我们要及时采取个别谈话、家访等方法,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其树立远大的理想,解决为谁学习,学好本领干什么的问题,通过召开班、团支部主题会等多种形式,明辨是非,澄清思想认识,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目标。
  
  二、 把握表扬力度,为“红花”提供新鲜的空气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面对儿童,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孩子,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表扬。
  优秀生由于取得不少成绩,因而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态度往往是表扬多,批评少;奖励多,教育少。这样往往走向表扬的反面。因此,对优秀生我们要把握好表扬的度,实事求是。这样,才能引导其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使他们认识到“优秀”和“一般”只是相对而言。一个人要想取得不断进步,就应该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这样优秀生才有新的目标,才能激发其创新潜能,使其更好地发展。
  同时,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能把眼光只盯在一个或几个优秀生身上,否则不仅会使多数学生产生不满,遏制他们的创新精神,使其产生“反正我不行,连老师都不相信我”的消极思想,同时也会增加优秀生的负重和高傲心理。我们要善于运用公平原则把自己的爱心、诚心、期待同样给予每一个学生,同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在教学中,不管学生产生怎样的错误思想或行为,教师都应做到不歧视、不讽刺、不挖苦,要巧妙地从正面肯定中给予婉转的批评,使学生得到鼓舞和激励。我想这样才能使优秀生更加优秀,其他学生不甘示弱、迎头赶上,从而激发更多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 优化心理教育,为“红花”除草、剪枝和喷药
  
  教师要做有心人,时刻关注他们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的喜怒悲欢,从中发现他们思想上和心理上的缺陷,引导他们勇敢而正确地面对自身的问题,自觉地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把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积极的行为控制有机结合起来,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使自己由一个受教育的客体转化为善于进行自我教育的主体,把他律和自律统一起来,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最终解决自身遇到的心理困惑和行为障碍,达到人格的完美。
  同时,许多优等生缺少生活的磨练和失败的考验,一旦遭遇学习中的挫折或者打击,就会灰心丧气,甚至一蹶不振。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安排耐挫折教育,设计恰当的教育情境,选择适当的教育时机,在他们的成功之路上,人为地设置一定的困难和障碍,从而让优等生在活动中增强抗挫能力。
  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使学生感到一种莫大的信任,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力量。但一些优秀生却往往因被大家寄予过高的期望而对自己限制较严,不敢放松自己,心理自由度较低。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不得不反思。儿童心理专家认为,老师转变传统观念,并适度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与期望,是消除这些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所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对那些无损于其人格和健康成长的缺点与不足,尽可能宽容地将其“最小化”并淡然处之,在严格要求中适当降低期望,并给予关爱和鼓励,引导这些优秀生从偏爱和过重的压力下走出来。
  
  四、 加强方法指导,为“红花”松土、施肥和浇水
  
  第一,优秀生应作为班级体中的普通一员,不能越出界外,我们要客观而全面地分析、评价他们。对待成绩不抹杀,对待缺点不护短,做到爱之有度,严之有格,既满足了他们的荣誉感,又消除了他们的骄狂之气,帮助他们始终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能与全体同学平等相处。引导他们深刻理解“一朵鲜花打扮不出春天的美丽,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加强对他们的伦理道德教育,让他们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和乐趣,感受到集体、他人存在的意义,懂得尊重他人是为人之本、处事之基,进而培养健康的心理。
  第二,可以在班集体中建立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互帮小组。建立互帮小组,有以下几大好处。首先,优秀生在给中等生或后进生讲解知识时,本身对自己也是一个巩固和提高;其次,优秀生在与中等生、后进生进行接触时,也可以发现这些学生身上的长处,学习他们的优点,有利于克服优秀生的骄傲自满情绪;可以加强优秀生与中等生、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友谊,加强同学之间的团结。
  第三,建立优秀生信息库,储备优秀生信息。一方面,搜集本班优秀生听课、作业考试的材料;另一方面,多方搜集外班优秀生的材料,通过反复对比,使优秀生在横向上做到有自知之明;通过信息比较,学生对自己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做出相应的积极反应。
   第四,创立优秀生群体,培养优秀生气氛。跨越班级界线,组织全年级乃至全校的优秀生,多方开展活动,谈理想、谈学习体会,讨论学习方法,从而在思想基础好、积极要求进步的环境中,通过教师引导,使优秀生受到深层次熏陶,这样就避免了优秀生因“后无来者”而停滞不前的现象,同时也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希望我们共同携手,以辛勤的汗水,恒久的耐心,火热的爱心,来精心培育那些鲜艳的花朵吧。我坚信,如果我们的学校、社会和家庭都注重了对“红花”的培养,那么祖国大花园里的朵朵红花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姿。
  
  参考文献
  [1] 夏茂军,周银莉.如何对待优秀生身上的“瑕疵”.教育艺术,2005(5).
  [2] 张承芬.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济南:明天出版社,2002.
  [3] 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 袁绍旭.呼唤道德心灵的回归.青年教师,2006(8).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