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让集体备课的优势在新课程观照下亮起来
作者:蔡子鸣
一、 研究教材,个人初备
每位教师应该超前一周备课,要尽力提出有独创性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在教学环节上要有创新,要写出教学目标达成的具体方法。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集体研讨,攻克难点。这样有利于把握全局,也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解决部分学生因超前预习提出的问题。
1.理解知识点、重难点、注意点
化学教材由众多的知识点组成,每章节教学内容都有其较为独立的若干知识点,需要我们准确全面予以理解与把握;教学重点是指在教材各章节中起关键作用的知识内容或问题;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现有知识水平基础上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或不易解决的问题;注意点是指各知识(块)点、重难点中易混淆的或关键的问题。找出教材中德育目标教育点、重难点、注意点,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逐一落实。
教师个人备课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考纲、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其他的相关材料;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认知、能力和情感目标);要深入了解学生,摸清学情,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要详备突出重点的方法和突破难点的策略,归纳注意点的方式方法,以便设计合理有效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活动方案,利于授课时切中要害,化难为易,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2.把握了解、理解、应用三个认知层次
了解(或练习)是指对知识的认识和识别或对实验的一般了解和练习。如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和强、弱电解质等知识均属此类。理解(或初步学会)是指在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的领会、解释和说明或对实验的理解或初步学会。如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知识。应用(或学会)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的初步运用、分析和重新组合以及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实验,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如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规律、酸碱中和滴定等知识。这三个认知层次是基于认知水平和该知识点在本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两个方面考虑提出的三级教学要求,使整体教育合理化和教育要求具体化。在每节课时教案中,不仅要一一列出各知识点,而且要分别用A、B、C注明教学认知要求,以便把握教学、练习的深度、难度和广度。特别是复习阶段,拟出双向细目表,以使学生全面正确掌握。
二、 研讨教法,集思广益
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最好采用“说课”的形式进行比较,以便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1.探讨教法、学法、考(练)法
教法、学法、考(练)法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的方式和师生考练的方式。教法服务于学法,考(练)法检验教法和学法。备课既要对课程标准“心中有数”,还要“胸中有书”,更要“目中有人”;既要备教师怎么教,更要备学生怎么学,还要备怎么考与练。备教法,就是遵循大纲,驾驭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方法、板书、作业等,把教材中学生看不到摸不着的深层含义挖掘出来(即备出深度);把梯度大的知识点、重难点分散化,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即备出梯度);把各知识点的精要方面和关键字句进行归纳提取分析(即备出精度);使学生获得新的教材内容中有关的知识和观念(即备出广度)。备学法,就是根据学生年龄、心理和已有知识水平及教学要求等特点,施之以有效的教法,导之以高效的学法:从课前预习、课堂阅读、听课笔记、知识记忆、分析运用,到课后训练、笔记整理、知识梳理拓展等方面都精心设计,以便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备考(练)法,就是针对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重难点和注意点,并研究分析不同考纲考题,从中找出考练规律,精心创设课堂提问,设疑讨论、目标练习、课后作业、单元检测、模拟训练、各类题型解析等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动脑、强化学生记忆、深化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能力。
2.研究知能结合、知技结合、知行结合
知能结合,就是把认知与理解记忆、应用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界的化学现象,解决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的问题。知技结合,就是把认识与实验动手技能相结合。不仅要求学生明确实验器材、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及结果、结论,而且要求学生亲自动手,熟练掌握每个实验的分解操作技能技巧、失败原因分析、实验改进设计,提高动手能力。如将比较卤族元素单质间氧化性强弱的实验,由在试管中滴加药品观察现象改为在滤纸上滴加相关药品观察现象,不仅药品用量少,而且现象明显。知行结合,就是把认知与知情转化、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结合教学内容,有机进行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环境观的认知泛化教育,使学生养成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学习、热爱劳动、文明礼貌、注重美育、遵守纪律、讲究卫生、爱护环境及保护环境等行为规范。知能结合属知识智能领域,知技结合属于操作技能领域,知行结合属品德情感领域,只有三个领域有机结合,才能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育目标,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知、情、意、行、性的全面发展,培养四有新人。
3.注意“四个统一”
“四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阶段测试。提倡“四统一”不是要“一刀切”,而是应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经集体分析,作出合理安排。
4.备发言
集体备课时要确定一个主备课的发言人,一般由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担任,也要大胆启用青年教师担任主备课发言人。这样做有利于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集体备课时也可邀请备课组以外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来组内进行专题讲座,以开阔组内教师的视野,扩大交流的空间。
集体备课时由主备课发言人说课,教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综合集体智慧,完善创新方案,使教案内容更加充实。但教案应避免千篇一律,否则就没有创新精神。
建立健全的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对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教育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学校管理措施更加以人为本,转而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考核和评价,“各家自扫门前雪”的现象就会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学校把教育教学任务要求具体落实到备课组,备课组“千斤重担人人挑,个个肩上有指标”。这样备课组自然会注意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性效应,会充分利用好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会想方设法使教师群策群力,在互补共生中成长。每位教师教学各有所长,个人研究成果各有所专,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弥补主讲教师的不足,帮助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取长补短,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