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慎行复读:关于复读的冷思考
作者:张继明
一、 复读之现状
复读作为高考的伴生物,自上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之日起就产生了。由于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短缺,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相当匮乏,即使步入了大众化阶段,现有的教育资源与机会空间也远不足以满足日益高涨的社会需求。尤其是目前高等教育仍作为一种促进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主要机制,对于提升个体社会层级和获得预期教育回报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而这也正是高等教育社会需求高涨的一个内在动因。所以,高考失利者选择复读并不难理解。部分考生一年复读不成、继续两年、三年甚至多年复读的现象,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从复读队伍的实际结构看,除了高考落榜者构成了主要阵容外,还有相当比例的复读者高考成绩并不差,甚至达到了一本、二本录取线,只是离他们的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的预期目标尚有差距,所以选择了复读,以期明年有新的收获。这类复读考生显然追求的是“名牌”、“重点”高校,与落榜生有着很大区别,复读期望值更高。
从某种意义上说,复读一定程度上挤占了现有的中等教育资源,复读生入读高中,势必影响应届学生的学习机会和高考机会,客观上造成了教育不公。2002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自2002年秋季开学始,各地公办高中不得占用学校正常的教育资源举办复读班,也不得招收高中毕业生就读。在今年的“落实中职国家资助政策及2007年招生任务中部片区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再次提出,公办高中办复读班,是利用国家资源收费,不利于教育公平;自明年起全国所有公办普通高中禁止举办复读班,招收高三复读生。
姑且不谈这纸禁令会不会遭遇公办普通高中群体早已“轻车熟路”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式的抵抗,即使公办高中复读之路被封堵,一些社会组织仍提供了大量复读机会,给复读者带来了另一线生机。在“招考经济”日见端倪的形势下,许多私人或社会团体瞄准复读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大办复读学校(班)以收取复读费,从中营利。部分复读校(班)甚至由于“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高”,复读收费额之高,令人咂舌。“复读经济”成了“高考后经济”中的中坚力量,“复读创收”成了公开的秘密。
从权利的角度,高考失利者选择复读是受教育权的运用;于个人而言,选择复读是争取大学教育机会,是成长路径的个人设计,反映了考生的世界观及人生态度。如果说公办高中举办复读班有碍教育公平,但禁办复读班似乎也是对有复读愿望的人的不平等。无论是落榜复读还是高分复读,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甚或是一种悲壮的赌注,复读是必须的吗?并非尽然。
二、 复读风险与成本解析
复读,必然少不得足够的破釜沉舟、厉兵秣马的勇气。虽然期望在新一轮“独木之战”中有所收获,但复读毕竟是一种冒险,尤其是对于高分复读者,就更多了冒险的成分。拒绝了大学,重复一年的卧薪尝胆,换来的可能不仅仅是“颗粒无收”,还有可能“本息无存”。从这个角度而言,复读可谓是一个充满变数的赌局。据2003年北京市教育学会心理学研究理事会对当年2000多名高分复读生的调查显示,80%多的学生复读后的成绩并未提高,反而有下跌现象(《北京青年报》)。教育心理学上有个“高原期”理论,表明个体的学习状态达到一定高度后即很难再有所提高,其学习效率也随即停留在某一水平阶段。就复读生而言,虽然初次高考可能会因某些主客观因素影响未能发挥出最佳水平,但其学习能力、学习状态事实上已达到自身的相当高的水平,成绩提高的空间已然不大。考试成绩从10分提高10分到20分相对容易,但要从99分提高1分达到100分却非常之难。这种推算是具有科学依据的。因此,就总体而言,复读生能如愿以偿取得实质性进步的只占30%左右,大部分考生将维持在原水平,甚至不乏下滑倒退的案例。所以说,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复读,也并非每个人都有能力复读,是否选择复读还需从自身条件出发。实际上,某些考生已投入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即便是不算理想的考试成绩,对其而言也已属正常水平,甚至已是超常发挥了。而对学习效果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能力、知识与认知结构、思维习惯及智力类型等,通常是相对稳定的,难以通过短时间的训练达到优化。
选择复读,于己、于家庭,都需要花费较大成本,而且由于复读本身具有较大的冒险性,投资回报的概率也是不确定的。首先,复读者要承担由环境变化导致的风险。近些年来,高校招考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领域的重要内容,国家招考政策的不稳定为复读者造成了风险压力。复读的一年里,谁也不能保证不会发生不利于复读生的政策变动,如各地高考试卷模式的频繁变化就是对考生适应性的巨大挑战。
其次,复读无疑是一次破釜沉舟式的选择,复读生一般都承受着远远大于应届考生的压力。曾经枯燥的三年高中学习和艰苦异常的高考备战已使复读生的学习激情消耗殆尽,重复性的学习生活难免使其出现学习疲劳和味同嚼蜡之感。一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极易产生挫败感、自卑感。因此,复读生常常伴有低落、郁闷、焦躁等不良情绪。长此以往,对个体的身心成长、发育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心理承受能力差、身体状况不好的复读生,复读期间的不良情绪无异于是对他们的一场摧残。
再者,很多高考复读学校(班)以商业化模式运作,具有浓厚商业营利色彩。一些复读学校(班)在师资、办学设施等方面投入较大,具有一定的社会声望,成了所谓的“复读名校(班)”。这些学校收取的复读费更是不比普通高中学费低。不菲的复读费用往往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尤其对于那些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或农村家庭而言更是如此。
此外,复读还需要付出机会成本,即考生可能因复读而丧失了择业、就业的机会,进而失去了获得工作回报的可能性。因为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其精神气质、个性特点、思想类型等具有很大的偏向性,适合于社会锻炼而非学校教育。他们在社会舞台上的表演可能博得喝彩和掌声,而在学校里却有可能成为失败者。何况接受高等教育并非实现梦想与价值的唯一途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已日益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三、 复读并非唯一出路
不可否认,包括大学教育在内的正规学校教育对于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但同样不能否认,正规教育并非唯一的有效教育方式。更不可否认,并非只有诸如北大、清华等名牌高校才可以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我们甚至可以说,即使是一般性院校也完全可以培育出超越名牌毕业生水平的优秀人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空间越来越大,通往高等教育的路径已远不只是一座“独木桥”。高考落榜者完全可以通过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途径接受高等教育,这同样可以提高学历层次。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民办高校、高职院校、独立学院、网络学院、广播电视大学等非传统、非正规的高等教育机构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大,有专家预言,它们将是中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主力军。从社会与市场发展来看,就业期望低、具有实践能力的技术工人的需求极大,就业状况良好,且能够较好获得预期回报。此外,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各学历层次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因此,“曲线成才”对于落榜生来说也不失为好的策略,即先读专科,再升本,甚至最后考研。
总之,高考失利者大可不必用一年的复读时间作赌注,多种多样的高等教育形式为每一名考生提供了提高和发展的机会。例如,通过高等职业教育而成为高水平的技术工人,这正是国家建设所急需的人力资源;通过专升本,迈入高一级学府深造等等。从另一角度说,大学教育不同于中等教育,思维的锻炼可能远比知识获得本身更重要,个体只要设计出科学的发展方案,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故而无须把求学范围缩放到那些重点或名牌院校。从教育预期回报来看,名牌效应与实际回报之间也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美国的经济学家曾调查过不同学校大学毕业生十年后的收入。从统计数字看,确实是名牌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收入大大高于普通大学(尤其社区大学)毕业生。但深入分析的结论是:名牌大学毕业生收入高并不是因为他们上了名牌大学,而是他们本身的潜能本来就高。换句话说,潜能高的人即使上不了名牌大学,同样成功且有高收入,潜能低的人即使上了名牌大学也往往一无所成。人的潜能取决于人先天与后天的多种因素,绝非应试或复读所能提高的。一个潜能高的人即使只上了一般大学,甚至没上大学,都会成功。
退一万步说,即使真的与大学教育无缘,广阔的社会也是大有可为。总之,那些执著于甚至醉心于复读的考生及家长,应保持冷静的头脑,走出复读的怪圈。至少应认识到,复读的路上并非一路平坦,切须慎行。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