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谈2007年高考作文的“三道半题”

作者:涂三广 曹祖红




  2007年高考早已结束,但是,围绕高考的后期话题依然连绵不绝,大有超越高考本身之势。拿高考作文而言,目前网络上对2007年的高考作文评述五花八门、莫衷一是。虽然,不乏大家评述得深刻透彻且有一定启示,但是笔者经过详细考证发现,他们也只是就事论事,就作文论作文,而没有超越作文本身、 超越地域限制去发现2007年全国作文的考试思想和命题规律。鉴于此,笔者通过对2007年高考作文的整体分析认为,2007年高考作文实际上可概括为“三道半题”;即上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浙江的“行走在消失中”,湖南的“诗意的生活”及另外“半道”。
  
  一、 “三道半题”之内与外
  
  “三道半题”之依据何在?
  笔者用“‘三道半题’之内与外”为标题作详细剖析,这里的“内”指的是内容与内涵,而“外”则是外延。也就是说,“三道半题”既有它本身的深刻内涵,又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张力。我们不仅要看到三道半题的本身,更要看其之外。
  1.第一道:“必须跨过这道坎”
  这是一道融“理性”与“感性”为一体的作文题。这种“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命题,符合高中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健康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这一思路,体现了高考命题的导向作用。
  首先,从内涵来看,“必须”一词限定了作者面对“这道坎”的情感态度:不是“要”(一般表态)跨,不是“努力”(主观设想)跨,而是果敢坚定毫不犹豫地“必须”跨,而且要求作者在行文时,必须经过一番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理性思考。“这道”一词则限定了感发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一样,“坎”也不一样,选择自己经历的成功跨过的坎才能写出“这道”的真谛。
  “坎”本是地面上低洼的地方,通常多比喻最紧要之处,因为最紧要之处总是充满坎坷与莫测,包括艰难困苦,烦忧困顿、重创失意,甚至灾祸磨难等。过去了又是一片天,过不去生存发展艰难。事实上,忧患的“坎”容易使人清醒,反倒易跨,而安逸中的“诱惑”之“坎”,如权力、金钱、美色等温馨的陷阱,英雄难过,常人更难,古往今来,不胜枚举。“坎”的喻义,具有共性与个性的多样选择,限定了取材的适切性和体验认知的深刻性。因此,这个“坎”可以具体化为人、社会、人类等等。
  “跨过”的可以是人。人生途中坎儿多,出生、求学、就业、婚姻、育子、病老等处处有坎儿。高考本身就是人生的一道重要的坎儿。能否顺利跨过,首先取决于面对困境不测自己能否与内心世界和谐。而人可以是自己,可以是他人。命题的倾向(促进的潜规则)总是倡导个人认知体验,结合自身,文章更适切,更具体,更见个性风采。“跨过”的可以是社会,包括城市、区域乃至民族、国家。社会在发展转型中坎儿也多。仅以当下中国社会而言,如何解决好贫富悬殊导致的社会矛盾,怎样扭转高耗低效导致的虚缓增长,如何解决好大自然因我们过度开发而产生的凶猛报复,等等,这些前进中的“瓶颈”,都是科学发展“必须跨过的坎”。跨过了,才会有中国社会的和谐,有综合国力的真正强大。至于上海,如何尽快消除社保案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中央交付的“四个中心建设”和“四个率先突破”,办好精彩的世博会,这就是上海“必须跨过”的“坎”。“跨过”的可以是整个人类,环境治理就是人类共同必须跨越的“坎”儿。正在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同五个发展中国家领导人的对话,商讨的就是如何密切合作妥善应对气候变化的长久大计,也可以说是“过坎”会议。“跨过”的不受时空限制,可以仰慕古人“跨过”的风范,可以赏玩今人“跨过”的韵味,可以感悟外人跨越的激励。“跨过”的不受地位限制,高贵者有高贵者的“坎”,普通人有普遍人的“坎”。“跨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实现个人或地区的生存价值,而且往往惠及一方、造福社稷百姓。中国改革开放的设计师邓小平,跨过了一道道“坎”(一次次被打倒),巨人般地站立,指引着濒临崩溃的共和国巨人般地屹立起来。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南非前领袖曼德拉等,都是一人“跨过”,一个民族“跨过”的典范。把握不准的考生,很可能滞留在生活学习情感中不足为“坎”的琐琐碎碎,写出没遇“坎”的无病呻吟之作。
  “跨过”蕴含的不是一个简单动作,而是一种昂扬的姿态、一番拼搏的过程、一种超越的境界。为何“跨”,怎样“跨”,是对考生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智慧的直接考量,也是对考生体验积累和表达技能的有效测定。
  其次,“必须跨过这道坎”之外延。通过上面对主题的分析,我们再去看07高考的作文,不难发现四川的“一步与一生”,宁夏的“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陕西的场景作文“出事了”和辽宁的“我能”作文完全是这道题的具体化。
  “一步与一生”这一步就是一道“坎”。跨出去了意味着一生幸福、荣耀、地位和成功等等,但也可能完全相反的一步,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我们很多人就是倒在这一步上,倒在这道“坎”上。“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的机遇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而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机遇在本质上有点对立。有人认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以就一直在努力;有人认为没有机遇你一辈子也出不了头。这样的选择的确有点两难,但是我们如何处理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一道“坎”。“出事了”很形象的一个场景,作为我们学生如何面对突发事件。在这里,出题者明确给我们规定了“坎”,每个人的“坎”都是一样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样去跨越?最后,辽宁的“人生如登山,往上即使迈一小步,也是一个新的高度——我能。”其实这段话表明的观点是我能跨越这一步,也能跨越未来更高的台阶,“我能”很好地迎合了“必须跨过”,至于我能怎么样都可以是人生的一道坎。
  2.第二道:“行走在消失中”
  这是一篇非常有哲理的作文题。如果学生有一些后现代的知识会很清楚理解作文的本意。每个人都在不停赶路,在行走;每个人又都消失在自己不停的脚步下。对于自己而言,行走和消失就是一种体验;对于他人而言,行走和消失又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是海德格尔在他著名的作品《林中路》表达的:林子里有两条通往前方的路,我不知道选择那一条,但我知道那条指引我一直向前的路注定将影响我一生。历史、自然和我们世界的一切都是在这样的规律下行走,也在这样的行走中消失。因此,这道题目很有开放性,这也体现了作文作为“开放题”的最大特点。
   首先,从题目本身的内涵来看。“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背景材料),这是原作文的引子…… 从引出话题的背景材料分析,考生可以从“过去”、“现在”、“将来”三大时空作出自由的选材。可以写对过往的“行走”与“消失”的演绎,可以写在过往的“消失”中如何把握现在的“行走”,可以写在“行走”与“消失”中如何面向未来。内容上可以是个人成长的沉思,可以是对社会发展的思考,还可以是对自然界进化的审视。从写作的文体上看,因为对“行走”与“消失”的表述是中性的,题材内容选择的自由度又极大,可以对“行走”与“消失”的存在作出演绎,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对“行走”与“消失”的存在展开思辨,写成议论文。各种文体都可以出彩。
  其次,“行走在消失中”在2007年高考题目中行走的范围有多大。从分析中可以发现,福建的“季节”,山东的“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江苏的“怀想天空”,天津的“有句话常挂在嘴边”,安徽的“提着篮子看妈妈”以及广东的“传递”都应该属于这个范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