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数学教学中需要克服的两种不良倾向

作者:李 棉

附庸,严重抑制了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束缚了人的个性的和谐发展。
  
  2 一味尊奉标准答案
  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分数,不少教师心中都有一个标准答案“情结”,教学中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向自己预设的标准答案靠拢,全然无视学生个体数学思维的差异的存在,这样,学生可贵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就被无情地扼杀了。这种过分强调答案的统一和标准的做法,与“照本宣科”的机械式的教法,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成为僵死知识的容器,思维力被抑制,想象力被泯灭,创造力被扼杀。
  对“标准答案”的过度崇拜,最终将凝固为一种情结,即凡事都要查本本、找框框,本本说了的、框框套住了的就是“真理”;本本上查不到、框框里没有的,即使有鲜明的事实摆在面前,也会持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的态度。其实,这些标准答案还并非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藏在教师心中的无数个“标准答案”。难怪有学者在回顾自己的经历后,。无限感慨地说道:“真不知道这样的教育到底在追求什么,是在培养思想的主人呢,还是在养成思想的懒汉,是在造就知识的创造者呢,还是在训练知识的奴隶。”
  寻根究底,这是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密不可分的。中国传统的伦理原则在个人自我意识中的泛化,使个体与自由始终处于压抑与自我收缩状态。如果有人敢于“标新立异”、“鹤立鸡群”、“出人头地”,那就难以逃脱受排斥、被铲平的厄运。在这种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下,教育中对个人行为的同化往往多于顺应,教育的目标基本上就是同化人的个性,用同一的规范约制每个人的思想,使受教育者被群体所认同和接纳,这显然是与目前的教学价值趋向背道而驰的。
  
  3 机械进行解题训练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普遍喜欢归纳解题程序,强调公式记忆,将数学教学归结为应付升学的解题训练,讲类型化例题、练公式化步骤,对题型、套解法,期望通过“题海战术”来产生“习题效应”,其结果是导致所学知识的机械、教条和僵化。比如,在2006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中,有一道关于正六棱柱和正六棱锥构成的帐篷体积最值的问题,阅卷中发现58%的考生得0分,多数学生对此题“束手无策”,因为正六边形面积不会求,原因是记忆储存中未曾有过正六边形的面积公式。这不能不说是片面追求应试而导致的恶果之一。
  传统的科举制度在人们的思想上烙上了深深的印记,入股取仕被废除后,千余年来积淀的传统价值取向很难在较短时期内根除。同时,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用人观念、就业压力等,使得人们普遍把升学作为改变个人命运的惟一途径,导致应试教育如日中天、越演越烈。这样,人们的思想仍然普遍定位在应试上,造成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现实,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可理喻的教育现象和结果。
  
  (责任编辑 刘永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