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作者:孙瑞欣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课程资源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充足、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搞好课程改革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课程改革的成功是无法得到保障的。因此,许多地区、学校和教师都把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当作保障课程改革成功的头等大事来对待,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有些地区、学校和教师也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他们之中有的认为,课程资源就是学校的图书馆、操场、电脑、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施,因此,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就竭尽全力地加强这些硬件设施的建设;没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尤其是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则消极地等待上级的“恩赐”,而不想积极主动、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也有人认为,开发课程资源就是开展课外活动、开发校本课程,因此,这些学校就把注意力放到大张旗鼓地开展课外活动和开发校本课程(实际上仅限于编写几本所谓的校本教材)上了,而根本不管这些课外活动的开展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课程资源的有关理论告诉我们,课程资源“绝不仅仅限于学校内部,课程资源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中所有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标准和实施教育目的的教育资源,所以课程资源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它弥散在学校内外的方方面面”[1]。通俗地说,就是凡是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可以纳入课程资源,都应当开发和利用,而不必顾及它是课内还是课外,是硬件还是“软件”。据此,我们不难断定,那种把课程资源开发等同于图书资料、操场、电脑、多媒体教室等硬件建设的做法,那种认为自己学校条件差而消极对待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思维方式,以及盲目地开展课外活动、开发校本课程的行动,都是窄化了课程资源的外延、浅化了课程资源的内涵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因而是不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必然造成许多课程资源的浪费。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找准自身优势,强化课程资源意识,积极主动、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符合本地区、本学校和教师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的课程资源。
  多姿多彩的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对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来说尤其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同优势学校相比,薄弱学校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可以弥补资金不足,解决课程资源短缺的问题;同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与自然环境更接近,利用自然资源有着更为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且利用起来更为直接、方便、有效,易于为师生所吸纳。这些可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可以是家乡的四季变化、天体气象、日出日落、山川树木、风霜雨雪、地形地貌、花鸟草虫、飞禽走兽、田野果园,也可以是村边蜿蜒流淌的小溪、乡野散发着芬芳气息的泥土、天边七色的彩虹、村里崭新(或古朴)的农舍,等等。这些朴实、鲜活的自然资源就在一些学校附近,就在师生身边,关键看学校和教师是否有课程资源意识,怎么识别、开发和利用。比如,我们可能天天看到田野日出或山间日落,但如果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则“日出”、“日落”这一资源永远也成不了课程资源;而如果我们把它用到语文口语交际课上,或者用到作文课上,引导学生观察、想象,说话写景抒情,则“日出”、“日落”之景就成了语文课程资源了。
  独特丰厚的人文(文化)资源。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乃至班级,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文(文化)资源。这些资源进入课程,就成了素材性课程资源(指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的课程资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它与由时间、场地、设施、环境、人力、物力等构成的条件性资源是一对相对应的概念)。比如,本地区的英雄人物、学校的先进人物(教师和学生)、班里发生的引人思考的事情以及民俗节日(元宵节猜灯谜、闹龙灯,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赏月观菊、各种祭祖活动……)、建筑、艺术、各种谚语俗语、传说故事等,这些地域性资源都具有较强的独特性,都可以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素材性课程资源,或纳入地方课程,或纳入校本课程,或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然,它们也可以成为国家课程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
  以上我们提到的这些人文(文化)资源都是可以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属于显性课程资源。由于它们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内容(或形式),相对比较容易开发和利用,所以也就易于为各地、各校和教师们所重视。而对于那些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人文(文化)资源(属于隐性资源),比如校风班风、师生关系、教育理念、社区(社会)风尚、行为方式等。由于开发和利用起来相对困难,则容易被人所忽视,从而造成一部分资源的浪费,造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狭窄化和浅表化。这是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中应当高度注意克服的一个问题。
  实际上,恰恰是这部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但不需要优越的物质条件,而且还可以弥补显性条件性资源的不足,甚至会因这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促进特色学校的建设和形成。因此,无论是城市学校、还是乡村学校,优势学校、还是薄弱学校,都可以在开发和利用隐性人文(文化)资源方面多做文章,多下点功夫,努力发挥隐性人文(文化)课程资源在育人中的作用。
  取之不尽的生活资源。生活是无比广阔、色彩斑斓的,师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劳动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着无限的资源可供我们挖掘,使之成为课程资源。比如,社区、学校或班级乃至学生自己组织开展的一些活动,诸如运动会、募捐、郊游、歌舞晚会、智力竞赛、城乡学生“手拉手”互助等,如果运用到语文课程中,可以让学生写观察日记,记述所见所感,这些资源就成了语文课程资源;如果运用到数学课上,可以让学生丈量距离、测算速度、统计数字,这些资源就成了数学课程资源。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更要关注学生生活经验,运用学生身边的有深切体会的材料。一位美术教师在讲“焦点透视”的概念时,并没有空对空地讲理论,而是联系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讨论:①你们平时看到的笔直的公路,近处和远处有什么变化?②公路两边的电线杆,近处和远处的有什么不同?经过讨论、回忆,学生理解了“焦点透视”的概念。
  开发和利用生活资源,使之成为课程资源,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更可以把学校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价值和力量。
  融会贯通其他学科资源。每门学科都与其他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相近学科(如文、史、哲,理、化、生等)是这样,看来不太相近的学科(如文与理)也是如此。所以,某门学科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时,一定不要忘了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到其他学科那里去找课程资源。这样做,有利于学科间的知识合理整合,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还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弥补课程资源的不足。比如,语文课上给出几幅图画,让学生根据图画,通过想象说出其内容,练习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训练了观察力、想象力等;也可以直接把史、地、政等教材中的内容拿来,作为阅读材料,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把理、化、生等课上解题的内容拿来,让学生写作有关解题过程的说明文。美术课上,可以给出一些几何图形,让学生组合成卡通人物、动物或其他事物;也可以给出一首短小古诗,让学生根据诗意画画儿等。如此看来,其他学科是个取之不尽的可供我们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宝库。
  

[2]